記者 鄒孝聽

又是一年畢業季,又到了面臨人生重要選擇的時期。近兩年,或是受疫情影響,大學畢業生對于未來規劃,最明顯的特征便是“求穩”,辦公室里的實習生異口同聲:“準備考研。”相關數據顯示,以備戰公務員考試、研究生考試為代表的未就業比例不斷上升,求穩求優的就業心態愈趨明顯。但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那些跳脫出傳統求職路徑,打破“考公”“考事業編”等條框,站在畢業季的三岔路口,追尋個性化選擇的群體。
小孫今年6月剛畢業,雖然實習了一段時間,但她短期內并沒有就業的打算。“實習的時候,覺得上班太累了,想再逃避幾年。”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她忍不住笑了,盡管這樣的理由看起來有點頹廢,但確是內心真實寫照。
既不就業,又不考研,家里怎么說得過去?小孫盤算著要不就考個公務員吧!上班嘛,能晚一點是一點。“今年3月份初,我在淘寶上買了行測5000題,然后在B站上看網課,到了7月份因為實習安排,復習暫時擱淺,等實習結束后,再恢復復習。”
雖然選擇了考公,但是小孫直言希望以后還是可以從事和專業有關的工作。至于就業為何不趁早,她最終還是說出了大實話:“我學的是廣播電視學專業,就業范圍太狹窄,當下的形勢找對口的工作不容易。”
其實和小孫一樣走出象牙塔后不選擇馬上就業的畢業生不在少數,他們或因求職壓力大,或因尚未想好職業方向,選擇短暫逃避現實,給自己一段緩沖期,想明白之后再做職業規劃。
不稀罕國企、事業單位等“鐵飯碗”,不愿意被職場焦慮裹挾,拒絕給別人打工,創業成為特立獨行的年輕人之首選,自媒體、新餐飲、咖啡店、各類工作室……貼上個性化標簽,以極具個人色彩的人設,解鎖流量密碼。
這些不走尋常路的年輕人,開辟出多種職業可能。當然,一些新型職業,也給他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比如當前人社部已把互聯網營銷師列為新型職業,明確了其職業標準、職業準入門檻。網絡直播悄然成為不少應屆畢業生的職業選擇,網絡主播職業化的路徑愈發清晰。
新東方教師董宇輝的爆火,將電商直播推向輿論高潮。事實上,像董宇輝這樣的主播在抖音、快手等平臺上數以萬計,盡管能夠成為頭部主播的鳳毛麟角,但仍然有大批熱血青年投身其中。不得不說,這種看似“沒個正形”的職業,的確是未來職業的又一風向標。
在這個快時代,走得稍微慢些基本上就會被淹沒在人潮中,連與良機擦肩而過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觸摸前方的曙光了。業內人士稱,畢業后無論走向何方、做出何種選擇,思想都要跑得夠快。
今年流行一個熱詞:內卷,很多“創新”項目一面世,很快就有人來模仿、復制,因此只有跑得夠快,才有搶占先機的優勢。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表示,時代的變化很快,只有跑過變化,才能夠引領時代。“既要有理念,還要有實踐,大學不只是為了一紙文憑,要學會了解自己、發現自己、放飛自己,在一個愛做夢的年紀,讓夢想騰飛。”
心理咨詢師劉乃菡建議大學生在學生時代就安排職業生涯咨詢,幫助理解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