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年齡增長,以及吸煙、睡眠不足、重力、日光照射等因素的影響,人體皮膚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或多或少的皺紋,使人看起來疲憊、老態
,雖然日常使用一些護膚品可以使這種情況有所改善,但周期較長且效果不顯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觀念的變化使越來越多的愛美人士把目光投向了醫學整形美容。肉毒毒素注射、激光、微創懸吊提升術、溶脂、脂肪填充等除皺方法雖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基本適用于輕度皺紋,且維持時間短
,對于面部皮膚松弛嚴重的中老年人,這些方法改善效果一般難以令人滿意。傳統面部除皺術能將多余皮膚切除并且通過切口設計恢復皮膚平整,效果明顯
。但為了使切口隱蔽,傳統面部除皺術切口常選擇在靠發際線、耳后、耳屏等處
。長且薄的皮瓣易留下較大的皮下死腔,形成皮下血腫。在傳統的面部除皺術中,常常需要對多余的皮膚進行切除、修整,導致閉合手術切口時皮瓣邊緣所受張力較大,從而導致切口處血供差、瘢痕明顯、增寬等問題。通過遞進式張力縫合可使組織間接觸面增大、切口張力分散,減少上述并發癥發生幾率。現報道如下。
2019年6 月-2020年9月因顏面部皮膚松弛在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就診的就醫者9例,均為女性,年齡40~64歲。排除標準:①之前有面部除皺手術史者;②哺乳期、月經期及妊娠期女性;③瘢痕體質者;④面部皮膚破潰感染者;⑤患有嚴重疾病不耐受手術者。
2.1 術前準備:詢問病史、根據病史進行輔助檢查及術前常規檢查,告知手術風險、預期和手術效果局限性,就醫者簽字。囑就醫者術前新潔爾滅洗頭、編發。術前拍照記錄。
2.2 術前設計:就醫者取坐位,自耳輪腳前緣沿耳輪腳弧線向下至耳屏處,貼耳屏接著向下至耳垂前緣畫線標記。
3)預制光纜兩端由密封帽或密封套管保護,敷設時不能打開,敷設到柜內,安裝時再打開密封帽或密封套管并找到對應的安裝位置固定。
9例就醫者術后早期均未發生血腫、感染。耳前切口縫線拆除后未見瘢痕增生。術后6個月、1年隨訪就醫者面部皺紋改善,面部平整,無局部凹陷,遞進減張縫合固定處絲線拆除后局部未留下線痕,切口瘢痕小,效果滿意。典型病例見圖2。
2.4 術中操作:就醫者取仰臥位。由助手進行常規手術區域消毒、鋪無菌洞巾、注射配置好的麻醉劑。麻醉起效后,術者沿設計的切口標記線切開皮膚至淺筋膜層,于淺部脂肪層自切口處用剪刀潛行剝離至鼻唇溝,在耳前1 cm處切斷表淺肌肉腱膜系統(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SMAS)附著在耳前的纖維,在腮腺表面切開,從腮腺包膜淺面掀起并剝離,直至腮腺前緣形成SMAS瓣,并將此瓣向后上方拉緊、重疊固定。拉緊皮膚瓣,用5-0絲線在耳屏前緣固定一針,自皮瓣蒂部開始向外間隔約1 cm(也可根據就醫者情況調整間距)用5-0絲線漸進性將皮瓣縫合固定于皮下脂肪與深部肌肉之間的深筋膜上(見圖1A)。拆除耳屏前固定縫線(見圖1B),在無張力的情況下修整耳前多余皮膚、對合傷口。修剪因拉緊松弛皮膚使多余皮膚隆起重合而形成的“貓耳”,以保證面部曲線流暢,并做減張縫合。

采用遞進式縫合方法將皮瓣固定于皮瓣下方的深筋膜上,使皮瓣與深部組織貼合更加緊密,大大減少了皮下死腔形成,從而使血腫發生率下降
。也有人提出采用組織密封劑來消除死腔的方法,但是目前關于組織密封劑的益處的科學證據有限
,而且可能形成難以清除的局部血塊,并有產生過敏反應的風險,還增加了手術成本和手術時間,遠不如直接在術中用縫針固定封閉更加安全、簡單、有效。擇期拆除縫線,組織內不留異物。同時,兩排漸進性縫合的縫線之間的空間也是放置引流條的絕佳位置,在此位置放置引流條可以使其得到良好的固定、不易移位,且使引流條分布均勻,引流充分。
2.3 麻醉:5 ml:0.1 g鹽酸利多卡因+1:200 000腎上腺素用生理鹽水稀釋3倍后在手術區域進行局部麻醉。

2.5 術后處理:在相鄰兩行漸進式縫合的縫線中放置引流條,消毒、涂抹紅霉素軟膏,然后用無菌紗布覆蓋,面部均勻加壓包扎2 d后取下,同時拔出引流條,定期更換無菌紗布,4~5 d后拆除漸進縫合固定皮瓣的絲線。7 d后拆除耳前切口縫線以及切除“貓耳”時留下的切口縫線。
作為一項學科競賽,他的實施主要依托于學校和學生這兩個主體,其具備以下特點:一是學生的準備、訓練場地主要在學校內部,與外部環境(例如企業)沒有關系,這樣學校和學生掌握主動權,可以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二是該競賽以學生為主,學生的選拔首要就是學生根據興趣自己報名參加,這就保證了參與者的積極性,在工作中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指導人員全部是所在高校教師,這樣就排除了外部人員因素的干擾,而且指導學生參加競賽對教師的業務能力提高、職稱評定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益處,因此,老師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該項工作中去。
觀察組急性闌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排氣時間(2.34±1.02)d、住院時間(7.52±1.04)d 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在面部除皺術中,傳統的縫合方法使切口部位張力較為集中,而利用遞進式張力縫合的方法可以將切口處的拉力分散至各縫合點,減少切口邊緣張力
。切口邊緣張力降低可以使術后瘢痕更細、更淺
,并且使血液循環流暢,對術后的切口愈合產生了積極影響。漸進性固定皮瓣還可以防止皮膚回縮移位,減少了因皮膚回縮切口邊緣產生機械拉力導致的后期瘢痕增生
。根據皮膚的生物力學特性,以恒定外力牽拉皮膚會使其在一段時間后造成松弛
,此法可減少皮膚過度拉伸,增加了手術效果維持時間,改善了現階段以及遠期預后。術后4~5 d即可拆線,此時面部不易留下線痕。
術者在術中應注意:①結扎出血動脈,務必做到徹底止血以防止血腫形成;②耳垂下方多余皮膚不可過度切除,預防術后耳垂下移或變形;③同水平線上的漸進性縫合線盡量整齊,排列成行,以便放置引流;④皮膚切口須無張力縫合;⑤遞進式張力縫合的縫線拆除時間不可過早或過晚,一般4~5 d。過早拆線起不到固定皮瓣及引流條、防止皮膚回縮、均勻張力、減少血腫的作用,過晚拆線則容易留下縫線壓痕。
[1]Ko A C,Korn B S,Kikkawa D O.The aging face[J].Surv Ophthalmol,2017,62(2):190-202.
[2]李鳳英,熊堅癸,馮程程.黃金微針射頻聯合透明質酸在面部皮膚年輕化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9):38-40.
[3]單偶奇,田慧敏,尤艷.超分子水楊酸在醫學美容中的應用與展望[J].中國美容醫學,2019,28(3): 171-173.
[4]何葆華.目前非手術面部除皺緊膚方法的療效及合理聯合應用[J].中國激光醫學雜志,2018,27(2):98.
[5]周宇,李森愷,李強.面部除皺術的外科進展[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7,28(1):53-56.
[6]Van Pham T,Truong K.Short or minimum incision deep plane/extended deep plane facelift/rhytidectomy[J].Facial Plast Surg,2020,36(4):376-385.
[7]Luu N N,Friedman O.Facelift surgery: history, anatomy, and recent innovations[J].Facial Plast Surg,2021,37(5):556-563.
[8]Chan S L S,Rutherford C,Kong T Y.No-drain technique in abdominal closure for breast reconstruction: lower complication rate, shorter hospitalization stay[J].Plast Reconstr Surg Glob Open,2020,8(2):e2637.
[9]Giordano S,Koskivuo I,Suominen E,et al.Tissue sealants may reduce haematoma and complications in face-lifts: A meta-analysis of comparative studies[J].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2017,70(3):297-306.
[10]肖明根,鐘永福,劉紹梅,等.自創遞進式縫合法一期關閉皮膚高張力創口的應用討論[J].江西醫藥,2018,53(9):942-943.
[11]Zhang S,Nabi O,Jiang X.New strategy of modulating incision tension: A wound tension offloading device applied before surgery[J].Dermatol Ther,2021,34(2):e14797.
[12]余州,楊寬,王彤,等.機械張力致小鼠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模型構建[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9,30(1):43-47.
[13]周錦烽,楊蓊勃,顧延慶,等.機械牽張對移植皮片攣縮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9,28(2):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