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主要是指高溫、電流和輻射等造成的皮膚和黏膜組織損害,燒傷愈合時往往伴隨著瘢痕的形成
。瘢痕增生是指機體皮膚組織在損傷修復過程中出現異常,發生過度增生而形成的病理結果,常表現為皮膚痛癢、隆起、明顯充血等,嚴重者甚至可出現皮膚攣縮畸形
。人工真皮聯合自體刃厚皮片移植能夠有效減少皮膚損傷的同時可改善局部功能,但由于部分深度燒傷患者創面供血不足,極易導致基底發生感染甚至壞死,從而降低皮片存活率
。VSD能夠為創面提供持續的負壓引流,從而有效去除創面組織滲液
。本研究旨在探討人工真皮聯合VSD及自體刃厚皮片移植治療燒傷后瘢痕增生的療效,并分析影響其術后療效的相關因素。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筆者醫院2017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燒傷后瘢痕增生患者10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4例,女42例;年齡20~56歲,平均年齡(38.56±9.64)歲;瘢痕面積(188.24±72.49)cm
;面部24例,軀干34例,四肢48例;高溫燙傷54例,電灼傷19例,其他33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標準:①均經臨床診斷為燒傷;②創面愈合后1~3個月內出現的瘢痕增生;③治療前未經其他針對瘢痕的干預措施;④臨床資料完整。
1.3 排除標準:①皮膚病患者;②傷口嚴重感染者;③藥物禁忌證者。
1.4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于全麻下進行手術,沿瘢痕與正常皮膚邊界完整切除瘢痕組織,銳性分離直到基底為柔軟有彈性的正常組織,創面止血,碘伏、醋酸氯已定、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均采用人工植皮聯合VSD及自體刃厚皮復合移植治療。先行人工真皮(皮耐克,日本郡是株式會社生產)植入和VSD,將人工真皮用生理鹽水浸泡后再用尖刀打孔,根據創面大小及形狀進行裁剪覆蓋,用3-0絲線縫合固定,隨后用油紗和無菌紗布加壓包扎,外置VSD裝置(山東威高新生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術后持續負壓吸引,維持在-10~-6 kPa。5~7 d后皮耐克膠原蛋白海綿層色澤呈粉紅色、富有光澤,則提示已“血管化”,再在皮耐克膠原蛋白海綿層表面行自體刃厚皮移植和VSD,用電動取皮刀切取0.05~0.15 mm的自體薄皮片,將皮片移植于血管化的人工真皮上,隨后再用3-0絲線縫合。術后5 d拆除VSD裝置,術后常規換藥直至創面封閉。
根據患者療效情況將所有患者分為有效組(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組,并記錄其燒傷部位、致傷因素、創面深度等相關臨床資料。
2.3 影響術后療效的單因素分析結果:單因素分析顯示,瘢痕部位、創面深度、瘢痕增生時間、瘢痕厚度、瘢痕柔軟度、瘢痕體質均與患者術后療效有關(
<0.05)。見表2。
2.2 治療前后瘢痕厚度和VSS評分比較:治療后,患者瘢痕厚度、V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1。
高職院校足球愛好者對足球方面的需求和滿足是靠時間的累計過程來實現的,從調查中可以看出,有10%的足球愛好者每次活動時間在30分鐘左右,70%的足球愛好者每次活動時間在60餓90分鐘左右,反映出多數學生對每次活動時間要求程度是比較高的。20%在90分鐘以上,上述調查表明,橫店影視職業學院學生足球愛好者在課程量很大的情況下,仍能保持比較高的活動時間,學生們對足球運動的熱愛程度與參與足球活動的積極性也很高。
于治療前后檢測瘢痕厚度,并采用VSS對瘢痕情況進行評分,總分15分,分值越高,代表瘢痕越嚴重。
2.4 影響術后療效的多因素分析結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創面深度、瘢痕厚度、瘢痕柔軟度、瘢痕體質均是術后療效的獨立影響因素(
<0.05)。見表3。
2.1 療效情況:106例患者痊愈23例(21.70%),顯效45例(42.45%),有效30例(28.30%),無效8例(7.55%),總有效率為92.45%。
樣式是指用有意義的名稱保存的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的集合,也就是說將要設置的多個格式命令加以組合、命名,應用一次樣式,就可相當于設定這些格式,每個樣式都有唯一確定的名稱,用戶可以將一種樣式應用于一個段落或選定的字符上。例如使用系統自帶的“標題1”樣式,即可將所選文字設置為2號字體、加粗、多倍行距等效果。當鼠標指向“標題1”時,就可以看到應用樣式的效果,就是應用了一組格式的集合,這一組格式設置按常規要分幾步才能完成,現在只需要應用樣式就可一步完成,從而簡化了字符、段落的格式排版,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1.5 療效評價:痊愈為瘢痕外觀、形態恢復正常,瘙癢等癥狀消失;顯效為瘢痕外觀、形態接近正常皮膚,有輕微瘙癢等癥狀;有效為瘢痕外觀、形態有所改善,瘙癢等癥狀減輕;無效為瘢痕外觀、形態及瘙癢等癥狀輕微改善甚至無改善。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依據激勵組織發生形變方式的不同,將超聲彈性成像分3種:⑴靜態應變成像;⑵實時組織彈性成像;⑶聲輻射力超聲彈性成像。靜態應變成像和實時組織超聲彈性成像是直接施壓在被檢組織表面,其激勵來源于組織之外;而聲輻射力超聲彈性成像則是通過使組織內部發生應變,其激勵來源于組織的內部。


2.道路綠化覆蓋率低,道路綠化帶窄小,部分已形成的道路沒有植樹綠化。行道樹樹種單一,沒有形成立體空間的和諧,與點的結合還不夠,城市的防護林體系沒有形成,預防災害能力不高。

燒傷是臨床常見外傷疾病之一,在其愈合過程中往往伴隨著瘢痕形成
。瘢痕增生是組織修復過度所致,多發生于深度燒傷患者。瘢痕增生可發生退行性改變,隨時間推移,瘢痕顏色變暗、質地變軟變薄,但是在發生退行性改變之前,瘢痕增生期可長達數月甚至數年,若瘢痕發生于面頸部、四肢等裸露部位,極易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負擔
。因此,如何有效治療燒傷后瘢痕增生極為重要。筆者醫院在治療燒傷后瘢痕增生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本研究通過總結科室醫師多年燒傷后瘢痕增生治療經驗,為臨床應用提供一定的參考。
經濟活動排放的污染物的結構處于動態變動之中。Arrow[22]指出,某種污染物排放的減少,常常意味著新污染物排放的出現或其他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某種污染物排放的減少也許只是污染物的結構發生了變化,污染物排放總量并未減少甚至反而增加。在發達國家,隨著環境規制的強化和技術的進步,雖然單位產出的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但污染物混合體從硫磺和氮氧化物等轉向了二氧化碳和固體廢物,所以污染物排放總量仍然巨大,減少一種污染物排放的努力也許加劇了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本研究結果顯示,106例患者治療后痊愈23例,顯效45例,有效30例,無效8例,有效率92.45%,且瘢痕厚度、V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說明人工真皮聯合VSD及自體刃厚皮片移植治療燒傷后瘢痕增生療效好,能夠減少瘢痕厚度,改善瘢痕情況。分析其中原因為,人工真皮是一種組織移植物,覆蓋創面后,可直接作用于創面,誘導真皮形成,還可通過基底組織血運促進血管化和上皮化,明顯減輕創面損傷,從而達到封閉創面的作用,但其仍存在局限性,對基底血運要求較高,且抗感染力較差
。而VSD能夠及時去除創面局部滲出的分泌物,減少細菌增長的機會,避免傷口感染。且VSD可提供持續的負壓吸引作用,保證回植皮膚與創面緊密接觸,促進了血液循環的重建,從而有利于創口愈合
。因此,兩者聯合治療有助于提升療效。筆者科室醫師通過反復進行手術操作,術后相互學習討論,總結術中經驗,認為燒傷后瘢痕增生創面呈進行性壞死,其瘢痕較為厚實,且凹凸不平,容易出現局部感染灶,再加上人工真皮抗感染力較差,因此切除瘢痕時術區應嚴格進行無菌操作,避免污染術區,還需要保證充分的引流以改善局部血運,避免真皮下積血或積液以防皮片感染或壞死。燒傷后血管常伴有不同程度損傷,術中應做好充分止血,以防負壓下血管破裂出血。
本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創面深度、瘢痕厚度、瘢痕柔軟度、瘢痕體質均是術后療效情況的獨立影響因素。分析其中原因為,不同創面深度對組織損害不同,創面越深,機體損傷越大,機體自我修復能力越弱,進而導致皮膚恢復效果不佳,瘢痕增生越明顯。由于瘢痕增生多伴有痛癢等癥狀,而瘢痕厚、質地硬的患者由于需要長時間的恢復才可發生退行性變化,在此過程中患者極易因為搔抓導致表面破潰,從而影響療效。人與人體質不同,瘢痕體質的患者身體出現任何損失,都能導致瘢痕無限增生,大面積燒傷后,往往會出現大面積瘢痕疙瘩,嚴重影響患者肢體功能,且瘢痕一般不能自行退化和萎縮
。
綜上,人工真皮聯合VSD及自體刃厚皮片移植治療燒傷后瘢痕增生療效好,能夠有效減少瘢痕厚度,改善瘢痕情況,值得推廣。創面深度、瘢痕厚度、瘢痕柔軟度、瘢痕體質均與燒傷后瘢痕增生患者術后療效有關。
[1]丁美軍,劉馳,程章亮,等.外用硅酮凝膠對燒傷后增生性瘢痕的療效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6):77-80.
[2]胡驍驊,覃鳳均,李娟,等.穿支皮瓣整復嚴重燒傷患者四肢大關節部位瘢痕增生攣縮畸形的效果[J].中華燒傷雜志,2019,35(6):417-422.
[3]Zhang D Z,Liu F,Xiao W L,et al.Longitudinal study of scar hyperplasia formation following cleft lip wound healing[J].J Craniofac Surg,2018,29(2):e211-e215.
[4]趙丹丹,彭國琴,金素琴.小兒燒傷后增生性瘢痕的特點和康復治療效果[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16):3036-3038.
[5]陳健,盧政,謝包根,等.單層型人工真皮聯合自體刃厚皮片一期修復骨/肌腱外露創面的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9):58-61.
[6]楊力,黃巧洪,朱小平,等.人工真皮聯合自體刃厚皮片移植治療瘢痕的臨床效果[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17,23(3):181-183.
[7]Chen X J,Liu S,Gao G Z,et al.Effects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on the treatment of cranial bone-exposed wounds in rabbits[J].Braz J Med Biol Res,2017,50(12):e5837.
[8]Chen X,Liu L,Nie W,et al.Vacuum sealing drainage therapy for refractory infectious wound on 16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J].Transplant Proc,2018,50(8):2479-2484.
[9]蔣丹,張長風,郭魚,等.彈力壓迫硅膠噴劑外用聯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療燒傷后瘢痕增生的效果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9,28(1):39-41.
[10]李娜,楊麗,程靜,等.脈沖染料激光與超脈沖點陣二氧化碳激光治療燒傷后增生性瘢痕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華燒傷雜志,2018,34(9):603-607.
[11]趙卓偉,華振,霍君藝,等.彈力壓迫硅膠噴劑外用聯合強脈沖光治療燒傷后瘢痕增生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20,49(8):951-954.
[12]Xu Q L,Song J H.Characteristics of scar hyperplasia after burn and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in children[J].Zhonghua Shaoshang Zazhi,2018,34(8):509-512.
[13]胡克蘇,祁俊,王磊,等.人工真皮支架聯合負壓封閉引流和自體刃厚皮片移植治療難愈創面20例[J].中華燒傷雜志,2017,33(11):708-711.
[14]劉丹,馮國友,程翔.人工真皮結合自體刃厚皮片修復小面積Ⅳ°燒傷療效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2017,19(3):489-490.
[15]劉江濤,曾純,歐陽容蘭,等.人工真皮+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自體刃厚皮片移植聯合修復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20,15(3):215-218.
[16]Duan H,He Y,Zhang H,et al.Vacuum sealing drainage with instil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crotising soft-tissue infectio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J].J Wound Care,2020,29(9):510-517.
[17]李丙燕,曹春育.超脈沖CO
激光治療面部痤瘡凹陷性瘢痕的療效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19,28(1):82-84.
[18]楊光強,韓丹,張子茜,等.面部外傷美容縫合術的療效觀察及術后瘢痕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19,28(7):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