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是指熱力、化學物質等引發的皮膚組織傷害,顏面部是人體暴露最為明顯的部位之一,且其解剖結構復雜,燒傷發生率較高,存在面部毀容風險,患者易因難以接受相貌受損,而產生歧視感增加及傷殘接受度低下等問題,給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帶來嚴重影響
。各種心理問題會影響患者治療的積極性,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在清創、植皮過程中需要采取積極而有效的護理方式
。精細面部護理注重人性化以及護理流程中的細節操作,能幫助患者認識疾病
。同步激勵理論也稱S理論,表達公式為激勵力量=Σf(物質激勵·精神激勵),其實質是調動人的積極性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同步激勵理論結合精細面部護理應用于面部燒傷修復患者的效果及對其傷殘接受度、歧視感及希望水平的影響,報道如下。
牙齒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解剖形態在不同民族和地區間存在一定的差異[1]。維吾爾族在遺傳、生活習俗、生活環境等與漢族明顯不同,其牙體解剖形態上也具有不同特點。目前,國內外有很多學者對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恒牙解剖形態進行了相關研究[2-4]。而對維吾爾族牙齒解剖結構的研究較少,且研究樣本量也較小[5-6]。牙齒測量是研究牙齒形態的最基本方法,本研究對新疆地區維吾爾族第一前磨牙的解剖形態進行測量,以期為新疆地區口腔臨床、教學和科研提供解剖學資料和理論依據。
1.1 臨床資料:選擇2018年1月-2021年12月筆者醫院就診的面部燒傷患者98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
=49)和對照組(
=49)。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1。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大會赫爾辛基宣言》。

1.2 納入標準:①均存在面部燒傷
,燒傷深度為深Ⅱ度、Ⅲ度;②無溝通障礙者;③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
1.3 排除標準:①伴有惡性腫瘤者;②伴有心臟、腎臟等功能障礙者;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或自身免疫疾病者;④合并重度吸入性損傷或發生休克者;⑤既往存在精神病史、心理疾病史者;⑥面部肌肉、神經嚴重損傷者。
2.1 兩組CD-RISC評分比較:干預后,兩組的堅韌性、力量性、樂觀性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2。
2.4 兩組疼痛評分及睡眠質量比較:干預后,兩組VAS評分及PSQI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5。
1.4.1 對照組:采用精細面部護理。①環境。保持病房整潔干凈,維持適宜溫、濕度,定期進行消毒;②皮膚及創面護理。剃除創面周圍毛發,采用棉簽或無菌紗布清潔分泌物,并更換潮濕敷料,避免感染,保持創面干燥及周圍皮膚清潔,不壓迫燒傷部位,避免撓抓;對于耳道腫脹患者,在其耳內塞入干棉球以利于引流;合理使用抑制瘢痕增生的藥物,佩戴口周下頜頭套;患者注意穿著純棉、柔軟、寬松的衣物;對于臥床時間較長患者,定時幫其翻身;③飲食護理。采用高熱量、高蛋白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宜少量多餐,同時注意補水,對于飲食較為困難者可考慮鼻飼;④健康教育。采用視頻或宣傳手冊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燒傷護理、轉歸及預后、日常注意事項等相關內容;⑤康復訓練:顏面部腫脹消退后,進行睜眼、抬眉、微笑等運動;待創面愈合后,加強口周肌肉的運動,包括張大口、縮唇、鼓腮等運動,預防面部瘢痕攣縮;⑥做好防曬措施,防止新生皮膚色素沉著,冬日注意保暖。
當前,燃氣企業在開展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時,沒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設定對應的信息化系統規劃標準和流程,在無形之間導致信息孤島以及重新建設現象出現,給企業整體運營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并且,燃氣企業旗下設有的子公司數量繁多,在分配方面受到地域性差異影響比較深,這就使得企業總部無法對各個子公司財務情況的及時把控,不能實現對子公司財務狀況的實時監管。
1.4.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同步激勵理論。①精神激勵: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給予積極暗示,收集成功治愈患者前后照片,提高患者治療信心;開展病友交流會,鼓勵患者之間多交流,克服自卑心理;在病房內播放輕音樂,舒緩患者情緒;鼓勵家屬積極參與到治療中,囑咐患者家人朋友多陪伴患者,增強患者的社會支持感;②物質激勵:鼓勵能自由活動患者積極清理個人衛生,鼓勵患者參加一定的社會活動,對于有進步患者進行表揚,增強其自信心。兩組均干預3個月。
2.3 兩組希望水平比較:干預后,兩組希望水平各項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4。
2.2 兩組AODS及歧視感評分比較:干預后,兩組AODS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兩組歧視感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3。
在干燥處理之前,莖瘤芥分別在功率為0,200,400,600 W的超聲波條件下進行30,60 min預處理(見表1)。在超聲波預處理過程中,將莖瘤芥樣品放入500 mL蒸餾水中。超聲波處理后,用吸水紙吸去表面多余水分,隨后放入干燥箱中進行熱風干燥[5]。



1.5 觀察指標:①兩組患者心理狀態比較。干預前后采用CD-RISC
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堅韌性(13個條目)、力量性(8個條目)和樂觀性(4個條目)三個維度,從“從不”到“幾乎總是”分別計0~4分,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說明心理彈性水平越高;②兩組患者傷殘接受度比較。干預前后采用AODS
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對傷殘影響的包容、價值范圍的擴大、從對比價值向固有價值的轉變及身體形態從屬性4個維度,總分為32~128分,分數越高傷殘接受度越高;③兩組患者歧視感評分比較。干預前后采用歧視感現狀評價量表
進行評估。該量表共7個條目,按照“從來沒有”到“非常頻繁”記為1~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感受到的歧視感越強;④兩組患者希望水平比較。干預前后采用希望水平指數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
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對現實和未來的積極態度、采取積極行動以及與他人的親密關系3個維度,共計12個條目,總分12~48分,分數越高希望水平越高;⑤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干預前后采用VAS
進行疼痛評分,總分10分,0為無痛,10分劇痛;⑥兩組患者睡眠質量比較。干預前后,采用PSQI
進行睡眠質量評估,主要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障礙等24項內容,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

1.4 護理方法
昨天在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碩導培訓班總結時科大副校長徐景坤二級教授講解碩導對研究生的指導責任;如何把碩士研究生科研專業前沿性技術及前沿性開拓思想指導學生去探索和發展新的成果。徐教授一段話深深觸動著我作為一名江西省陶瓷科研的教授級工藝美術師,碩士生導師如何引導學生探索陶瓷文化、陶瓷技術融合教育。使陶瓷悠久的文化在教育中產生陶瓷文化傳承新概念,促使我想寫這方面的陶瓷文化傳承動機,但由于個人水平有限只能是拋磚引玉。
今年以來,江蘇省沛縣財政全力以赴做好資金落實、籌措、管理和使用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財政保障。一是提高認識,落實管理責任。強化責任意識,堅決貫徹落實精準扶貧政策,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責任分解到具體崗位、細化到具體環節、落實到具體人員。二是籌措資金,加大財政投入。著力優化財政涉農資金投入整合機制,加大扶貧投入力度,2018年落實財政扶貧資金6863.28萬元。三是強化監管,提高資金效益。加強扶貧資金下達、資金撥付、政府采購、招標投標、項目實施等環節的監督管理,完善資金審核程序,確保資金合規、安全、高效運行。

燒傷屬于意外事故,由于顏面部特殊的解剖結構及生理特點,其燒傷發生率達52%,持續的創面疼痛、容貌改變及較長的病程,會刺激患者心理,多數患者會產生悲觀、厭世等負面情緒,嚴重影響其預后治療及生存質量
。因此臨床護士需指導患者正確認知面部燒傷情況,激勵其積極參與治療,并使其恢復適應社會能力。精細化護理基于患者實際出發,將護理流程更細致化,能使患者得到更貼心、專業的服務,幫助其更好地認知疾病
。同步激勵理論是物質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將其用于臨床護理中,能激發患者的潛能及積極性,獲得滿意護理效果
。劉飛飛等
研究表明應激理論下的激勵式護理聯合情志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應激狀態,提高其社會支持水平。
面部燒傷患者因面容受損,常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心理彈性降低,治療依從性較差。本研究干預后,觀察組的堅韌性、力量性及樂觀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同步激勵理論結合精細面部護理能夠改善面部燒傷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這主要是由于精細面部護理能夠全面而細致護理患者創面,有利于其恢復;而同步激勵理論能夠利用精神激勵及物質激勵的方式,幫助患者樹立治療和社會交際信心,從而有效配合護理工作
。面部燒傷患者因容貌變化易產生歧視感,對社交活動產生抵觸情緒,影響其回歸社會。傷殘接受度是患者對自身傷殘狀態的認知,重建積極自我價值的復雜過程
。本研究干預后,觀察組AOD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歧視感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本研究方法能夠改善患者傷殘接受度及歧視感。同步激勵理論結合精細面部護理能夠避免患者陷入盲目的心理困擾,通過成功治愈患者前后照片、病友會等,幫助改善其對傷殘事件的態度,降低其歧視感
。面部燒傷患者面容受損可能會喪失對未來的信心,不愿與外界溝通,甚至自暴自棄,而希望作為一種積極情緒,能促進患者以積極的情感及態度去面對挑戰,緩解急性應激狀態
。本研究干預后,觀察組希望水平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本研究方法能夠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同步激勵理論結合精細面部護理能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利用外界的支持資源,使其獲得正性情緒體驗,鼓舞患者,提高其克服力及承受力,舒緩其不良情緒,更快地接受和適應現有環境
。本研究干預后,觀察組VAS評分及PSQ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本研究方法能夠改善患者疼痛情況,提高睡眠質量。
綜上,同步激勵理論結合精細面部護理能夠改善面部燒傷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提高其希望水平,改善其傷殘接受度及歧視感,改善其疼痛情況并能提高睡眠質量。
[1]周滇,顧在秋,呂國忠.重度燒傷膿毒癥患者中性粒細胞指數與血小板計數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9,29(19):3012-3016,3026.
[2]盧迎,周琴,王立娜,等.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特重度燒傷患者肢體體位擺放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燒傷雜志,2021,37(11):1078-1084.
[3]鐘澄,徐海婷.精細化護理模式輔助美容整形清創縫合術對頜面部外傷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21,30(3):163-166.
[4]李慧敏,姚翠,孫躍明,等.激勵式護理對結直腸癌患者希望水平及疾病不確定感的影響[J].重慶醫學,2021,50(21):3772-3775.
[5]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燒傷科醫師分會.燒傷康復治療指南(2013版)[J].中華燒傷雜志,2013,29(6):497-504.
[6]Connor K M,Davidson J R.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J].Depress Anxiety,2003,18(2):76-82.
[7]Darlene A G,Donald C.Examining the smcture of the Revised Acceptance Disability Scale[J].J Rehabil,2007,73(3):3-9.
[8]Patrick D L,Edwards T C,Topolski T D.Adolescent quality of life, part II: initial validation of a new instrument[J].J Adolesc,2002,25(3):287-300.
[9]趙海平,王健.血液透析患者的社會支持和希望[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5):306-308.
[10]孫兵,車曉明(整理).視覺模擬評分法(VAS)[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2,28(6):645.
[11]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194-378.
[12]高兵,曲濱,李巍,等.擴創植皮聯合封閉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大面積燒傷感染難愈創面的療效[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0,30(10):1536-1540.
[13]李莎,黃美霞,王秀美,等.精細化美容護理對燒傷整形植皮術后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6):82-84.
[14]梁玉潔,姚昆,鄒文,等.時效性激勵護理在慢性鼻竇炎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18):2505-2509.
[15]劉飛飛,劉玉樹,張潔,等.應激理論下的激勵式護理聯合情志干預對年輕燒傷患者心理應激和社會支持水平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1,7(2):166-168.
[16]朱文靜,夏文佳,王中秋,等.體位管理聯合激勵式護理在食管癌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33):4584-4587.
[17]孫林利,孫麗娟,何珍珍,等.基于TTM的康復護理方案對顏面部燒傷病人歧視感及傷殘接受度的影響[J].護理研究,2021,35(11):2006-2009.
[18]高佳麗,陳曉娟.全程程序化疼痛管理聯合正性暗示激勵干預在燒傷植皮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21,30(12):152-155.
[19]鐘莉,劉靜,周曉倩.治療與康復一體化護理模式結合心理疏導在燒傷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21,30(6):174-176.
[20]劉秀娟,張婷,姚敏.系統性護理干預在顏面部燒傷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貴州醫藥,2022,46(1):168,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