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 文 趙天 編
科學家認為,地球上可能存在一個新的人種——這并不意味著在黑人、白人、黃種人、棕色人種等現有種族外又多了一個新的膚色,而是一個完全不同于人類的、全新的人族物種。
2004年,印度尼西亞的弗洛勒斯島出土了一具個頭矮小的人形化石,被命名為弗洛勒斯人,這一發現震驚了學界。據科學家推測,弗洛勒斯人生活在更新世晚期,是東南亞地區的早期現代人類(智人)。然而,它們卻與南方古猿甚至黑猩猩在某些方面頗為相似。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加拿大埃博塔大學人類學家格雷戈里·福斯在弗洛勒斯島開展研究時,就聽當地人描述過一種傳聞中的類人生物,有些人聲稱自己親眼見過。2004年在印度尼西亞發現弗洛勒斯人的科研團隊帶頭人,時任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教授的邁克·莫爾伍德也曾表示,當地人對那些傳說中的類人生物的描述,和弗洛勒斯人如出一轍。
然而弗洛勒斯人被學界認為早已滅絕。那為何當地人所描述的類人生物,與弗洛勒斯人如此相像?它們是同一種生物嗎?
格雷戈里·福斯對此進行了研究,并將結果著成書,名為《猿與人之間》,福斯的結論讓學界大吃一驚,甚至比發現弗洛勒斯人更令人震驚。

↑印度尼西亞的弗洛勒斯島出土了一具個頭矮小的人形化石頭骨

←科學家用電腦復原的模擬弗洛勒斯人頭像
在書中,福斯與30多名弗洛勒斯島當地“目擊證人”進行交談后,發現在當地人眼中,那些傳說中的與弗洛勒斯人極其相似的類人生物,并不是真正的人類,而更像一種“動物”。因此福斯認為,弗洛勒斯島存在著一種不屬于現代人類(智人)的人族物種,它們很可能一直存活至今、或至少存活到近代。目前,福斯只能以“猿人”作為該未知物種的代稱。
在當地人看來,“猿人”的相貌與人類并不全然相同,看起來頗為反常,顯得很是古怪、令人不安。而在科學家看來,弗洛勒斯人究竟是滅絕已久的古猿,還是當地人傳說中有目擊記錄的“猿人”,尚值得商榷,倒不是因為它們與智人有相似之處,而是因為該物種在地質記錄中的出現時間相當晚,甚至在現代人類出現之后,還與我們同期生存了一段時間。如果將弗洛勒斯人解讀為一種直立猿,而非人族物種,很難說是讓人更容易接受還是更難接受。不過莫爾伍德認為,人族的進化并不是單線發展的,弗洛勒斯人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較晚,足以證明它們與我們屬于同屬物種。當然,這種說法建立于莫爾伍德的觀念——“只要是活到近代的類人物種,似乎都是我們的同類。”
弗洛勒斯島當地人則認為,“猿人”是動物。事實上,它們屬于當地人的認知中由人類進化出的幾種動物之一。但這種分類方法沒有任何地質測年或古人類學依據。相反,當地人區分自然和超自然(或者說靈性)生物的方法與西方宗教基本一致——將“猿人”解讀為非人類生物,具有明顯區別于靈性生物的特征;同時也區別于他們熟悉的動物,尤其是區別于人類。“猿人”的某些特征甚至顯示,它們有可能是一種科學上尚未發現的物種或者是現代猿類的一種。但這種假說與大多數弗洛勒斯島當地人的說法不符,也與目前學界所掌握的印度尼西亞東部生物地理學情況相悖。

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上的梁布亞山洞。考古學家就是在這里發現了弗洛勒斯人的骸骨。

印尼弗洛勒斯島上的土著居民村落

弗洛勒斯人的頭骨與現代人類的頭骨對比。他們的腦容量只有現代人類的三分之一,大小和黑猩猩的大腦相當。
很多人可能下意識認為,弗洛勒斯島的當地居民們發展水平落后、文化層次低,所以傳說中的“猿人”可能是居民們想象出來的。然而福斯認為,目前尚未找到當地居民的說法值得懷疑的依據。因為他們對這些生物的目擊描述,再加上其它各類研究結果,完全符合一個存活至今、或在過去100年間剛剛滅絕的人族物種可能具備的特征。福斯指出,目前尚未有動物學家開始搜尋仍然在世的弗洛勒斯人或者相關人族物種,但這并不意味著找到它們的概率為零。
古生物學家以及研究其它生命的科學家也會將這些土著居民掌握的知識考慮在內,對印尼和其它地區的人族進化史開展進一步研究調查。假如地球上真的存在完全區別于我們認知的全新人族生物,那很可能將是顛覆現代生物學的一大發現,或許有助于研究傳說中的“地心文明”與“U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