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鄭玉超
鵝城的傳奇無處不在。
距鵝城大約六里有個玉門小鎮,鎮東放個屁,鎮西都能聽到響兒。別看鎮不大,奇聞怪事一樣不少。
1943年冬大雪之夜,小鎮發生一件奇案。孤門獨院的張紳士報案,稱家中寶物九龍戲珠不翼而飛。此寶物他從不示人,說起它可大有來歷呢。張紳士的高祖張軒是洪秀全幼子洪天佑的侍衛,天京城被洋槍隊攻破時,張軒受托攜天佑逃亡,并帶走宮廷寶物九龍戲珠——九條黃龍伏于玉璧之上,張口仰望,大有吞珠之勢,夜間還會發出光華。
現場沒留下任何物證,三個家丁也沒聽到一絲聲響。
鵝城市長王瓢心生疑竇,于是就命有“神探”美譽的警長關玉昭率隊去張府偵查。
關警長叼著煙斗踱出門外,望著覆蓋大地的厚雪出神,雪地上還殘留著嫌犯的鞋印,可是,鞋印延伸到玉門鎮上,與早起的人們的鞋印交疊,已無法分辨了。
沿著張府院外走了幾步,關警長發現了什么。他喚過鎮長長貴,耳語一番。長貴往鎮上一走,不到一個時辰,小鎮人人皆知:嫌犯作案后鞋上沾血,關警長第二天要挨家挨戶搜查物證。
有人質疑長貴:“你這樣說出來,那人知道了不會趕緊燒掉么?”
長貴眼一翻:“今夜誰家燒,可有味兒散發出來?”
“有味你也聞不到。”那人毫不示弱。
長貴斜著眼:“帶的那條狼狗見到沒?警犬,鼻子靈得很,聞到血味立馬死死咬住不放。”
那人一哆嗦,仿佛感覺自己就是疑犯了。
又有人問:“鞋子埋掉呢?”
長貴冷笑:“那雪地的血味警犬早聞了去。方圓十里,鞋子埋得再深,它也一準兒找到。”
聽得人們個個目瞪口呆。
“不過,鞋子要是扔進鵝湖,怕就尋不見了。”長貴似乎想到了警方的漏洞,驚道。
夜幕降臨,小鎮漸漸入了夢鄉。子夜時分,一個男人鬼鬼祟祟貓著腰溜出家門,躡手躡腳穿過街道,最后到了鵝湖邊。他從懷里摸出一個東西,正打算扔進湖中,就被暗中跟蹤的警員抓了個正著。
警員奪過一看,是只帶血的鞋子。
那人大喊冤枉。聽說捉住了嫌犯,許多人深夜來看。那人名叫張三,長得濃眉大眼。有人低聲嘀咕:“瞧他賊眉鼠眼那樣,九龍戲珠一定是他偷去的。”
張三死活不認。
問他為何扔鞋,他說鞋上有血,怕說不清。
問他為何扔掉而不是燒掉埋掉,他指著吐著舌頭的狼狗說:“怕它聞到。”
關警長銜著煙斗吸了口,讓張三站起來,到門前雪地上走幾步。走了四五步后,關警長喝聲“停”,張三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關警長蹲下身來,看了看鞋印,說:“不是他。”
警員們面面相覷。圍觀者交頭接耳,有的本就對關警長光憑鞋印斷案表示懷疑,這回見他問都不問鞋上血跡,就將人一放了之,認為他不過是故弄玄虛罷了。

聽得人云里霧里。
關警長叫過長貴,輕聲問:“鎮上跛子有幾個?”
“11人。”
關警長將警員分成兩隊,突擊搜查這些跛子家。讓他大失所望,跛子們身上均無新傷。關警長眉頭皺成一團。有的警員私下埋怨他瞎折騰,有的念叨明擺著張三就是,偏又放了。
夜幕再次降臨,關警長正在小酒館獨酌,瞧見酒館對門有個男人出來。關警長眼睛一亮,急追過去。在男人家中,搜到了帶血的鞋子。
當人們聽說李四是案犯,都不肯相信,雖說李四來小鎮時間不長,但為人忠厚講義氣,從不貪財。再說了,嫌犯不是跛子嗎?李四不是啊!
關警長叩了叩煙斗,胸有成竹。
他讓李四在雪地上走兩圈。人們發現,李四跛了。
“您怎么知道是跛子作案?”警員問。
關警長微笑著說:“張府門前雪地上留下鞋印,一深一淺交替,那是行走時兩腳著力不均,只有跛子才會這樣。”

私下里,人們紛紛吐槽關警長的神探稱謂。
無人知曉張紳士和關警長交談的內容。
但鵝城人都知道,當天關警長就向王瓢市長遞交了辭呈。第二天,人們發現,關警長消失了,張紳士、李四也失蹤了。
解放后,九龍戲珠重現鵝城,成為鵝城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民間又有了新的傳說。
當年,攻破天京城的洋槍隊長名叫戈爾,知道洪天佑帶走九龍戲珠后,一直覬覦,想占為己有,臨死前叮囑子孫一定要找到此物。其后人戈比多方打聽,得知當年天佑隨著張軒去了鵝城,不久就在鵝山寺削發為僧,遁入空門。那九龍戲珠自然就歸張軒保管,后來就傳到了張紳士手上。
戈比花重金買通鵝城市長王瓢,對張紳士軟硬兼施,奈何他就是不愿交出寶物。王瓢以保護為由,派軍警趁機搜查無果。戈比派人多次潛入張府,也未找到蹤跡。張紳士乃全省知名人士,王瓢不敢過分放肆,只好安排人日夜盯守。
至于李四,他與張紳士有過命之交,那次受托從鵝城來到玉門,相機而動。他趁狂風暴雪之夜,秘密行動。想到黑暗里有眼線,心里多少有點緊張,越墻時腰間利刃不慎墜落,傷了腳踝。那他為何不丟了鞋子,乃是因為事妥之后再未外出,正待潛回鵝城,不料又被關警長識破。
關警長從張紳士口中得知真相后,決心保護國寶。他深知王瓢心狠手辣、戈比詭計多端,請辭當夜就帶著張紳士和李四遠走他鄉。至于去了哪里,就像鵝城眾多傳奇一樣,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