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苗寶泉
當燕霞回到中條山涑源村娘家時,大門口的一懸白色棉紙隨風飄蕩著,院里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她顧不得回答鄉親的問候,跌跌撞撞地奔到正屋,“爹——”,一聲呼喚,便跪倒在棺材前泣不成聲……
燕霞是個苦命的孩子。早年,她嫁到了鳳凰垣上一個世代單傳的家庭,婆婆已經去世,公公雖是干公家事的,可封建思想依然頑固。丈夫從小嬌生慣養,對父母百依百順,從不敢有半點違抗。燕霞在醫院生孩子時大出血,公公聽說生了個女孩,扭頭就離開了醫院,丈夫不敢吭聲。娘知道后,到醫院交了三百多元的醫藥費,才救下了燕霞一條命。當燕霞生下次女時,公公徹底翻臉,丈夫離家失蹤。可憐的燕霞,一手抱著小女兒一手拉著大女兒,回到了娘家。
年關到了,當地有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的講究。雖然娘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苦苦挽留,可架不住老爹一直拉著黑黑的臉,燕霞只好冒著鵝毛大雪拖著兩個女兒出走。北風呼嘯,大雪漫天,大女兒瑟瑟發抖,小女兒嚎啕大哭。正當燕霞哭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娘抱著一床大被褥悄悄地追上說,村邊有一個破窯洞,里邊有土炕,現在也沒人用了,去那兒湊合兩天。隔幾天,娘就給燕霞送去一些吃的。直到正月初二,燕霞才又回到娘家。
面對困境,天生不服輸的大山女子燕霞,一咬牙把兩個女兒托付給娘家照看,自己南下打工。在一家大型農業公司里,她憑著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作風,贏得了領導的賞識和重用。幾年后,她創建了自己的有機蔬菜種植銷售基地。后來,她與人合作組建了國飲桑產業專業合作社,擔任總經理,擁有蛋白桑基地上千畝,蛋白桑茶生產工廠一座。
十余年后,公公接到兒子客死他鄉的消息,一口氣沒有上來便一命嗚呼。村主任急忙給燕霞打電話說:“你也知道他家的情況,這事還非得你出面不可,誰也代替不了。”燕霞二話沒說,立刻趕到出事地點,把老公后事辦好又趕回家鄉。安葬公公和老公那天,燕霞帶著兩個女兒跪在地上哭得一塌糊涂,鄉鄰們唏噓之余紛紛夸贊燕霞有情有義……有個“老秀才”揮筆寫下了一條上聯:“世俗,陳俗,皆為封建俗規,抱殘守缺害人害己。”大家拍手叫好,紛紛吟誦下聯,可沒有一條讓人滿意的。“老秀才”揮了揮手說:“罷了罷了,可遇不可求啊。”
應當地縣委縣政府“鳳還巢”計劃,她毅然辭去南方國飲桑產業專業合作社總經理的職務,帶著一千多萬資金回到家鄉成立了七彩中條旅游開發有限公司。
燕霞的父親去世了,燕霞問娘:“哥知道嗎?”娘哭著說:“死活聯系不上……”
哥與嫂離婚后,把兩個孩子丟給父母外出打工,十幾年了對家里不管不問,大事小情都是她這個做女兒的出面。特別是近些年來,哥干脆與家人失去了聯系。
娘嘆氣說:“這應該是你哥操心的事,可他卻偏偏指望不上。”燕霞安慰道:“娘,有我呢……”
安葬老人畢竟是件大事,兒子回不來,誰讀祭文,誰扛引魂幡,誰摔砂鍋……一連串的問題困擾著村紅白理事會的人,一個個急得團團轉。時令雖是金秋,但天氣依然炎熱。喪事不能拖,不僅主家拖不起,鄉親們也拖不起,因為地里的莊稼正當收獲期,如果遇到陰雨天損失可就大了。
正當人們不知如何是好時,村主任回來了。經過商量,村主任把前來幫忙的眾家鄉鄰召集在一起,鄭重地宣布道
眾人皆大歡喜,便提議就支部書記的講話寫副對聯。一位老教師思慮良久,寫下“男兒,女兒,都是爹娘骨肉,破舊立新利國利民”。有人提出疑問:“應該還有一句吧?”老教師說:“這是一條下聯,你們誰能對出上聯?”眾人你瞧瞧我,我看看你,都搭不上話。燕霞突然想起早些年葬公公時老秀才寫下的上聯,一說,眾人皆贊對得妙。
安葬父親那天,燕霞扛著引魂幡抬頭挺胸地在前面走著,引得鄉鄰們刮目相看。
小說描寫了一個絕不屈服于命運,堅強不屈的女子形象。作品宣揚了正能量,對當下暫處于困難狀況,還在生活的道路上苦悶、彷徨、動搖、猶豫的人,是一個極大的鼓舞。不要企望什么救世主,路就在腳下。不怕難,不動搖,堅持,努力,前面就是一片艷陽天。同時,作品鞭撻了封建糟粕、陳規陋俗,倡導了男女平等的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