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明月 徐劍雄

鐘期光
解放戰爭后期,為順利接管上海這一國際性的大城市,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早就展開了各項準備工作,中共華東局和總前委在部署渡江戰役時,接管上海的工作已著手進行。鐘期光當時任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兼任上海市軍事接管委員會政工部主任和黨委書記,負責接管期間的政治工作。他在三野政治部組成20個接管小組,另從敵工部訓練團抽調100名干部,組成2個機動接管小組,經過緊張有序和周密細致的工作,圓滿完成了任務。
部隊入城后,隨著任務的變化、環境的影響,各種與當時的形勢任務不相適應的思想逐漸滋長,一些干部放松要求、不安心工作,甚至向組織要房子、要車子、要待遇、要位子。鐘期光通過調查研究,把主要問題概括為以下幾點。
第一,攀比物質生活。一些干部戰士耳聞目睹上海部分條件較好市民的生活,產生了攀比思想,心里失去平衡,感覺部隊的待遇低、生活苦,免不了發牢騷。
第二,離隊復員思想抬頭。
一些人認為解放了,當兵也當夠了,與其留在部隊吃苦,不如回家過日子。部分連、排級干部想轉業到地方,而一些士兵則想復員回鄉、成家立業。
第三,婚姻家庭問題日趨突出。許多干部戰士因戰爭影響還沒有成家,進入上海后,看到大街上的男女成雙成對,觸發了他們對婚姻問題的焦慮。家里有老婆的要求接出來,沒有結婚的想讓家里定親后趕緊來隊。而來隊看望的家屬也日益增多,給部隊的思想穩定、日常管理帶來影響和壓力。
第四,一些單位組織紀律開始松懈。在接管過程中,有的本位主義抬頭,私自截留公款公物;有的制度松弛,管理不嚴,車禍和槍支走火事故時有發生;有的管教方法簡單生硬,軍閥作風死灰復燃,引起較嚴重的逃亡現象,等等。
鐘期光在經過深入分析后指出,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是功臣思想和驕傲自滿情緒作祟。有些干部戰士認為:“上海是我們打下來的,別人可以享受,為啥我們不能過好一點?”加之入城部隊優良的表現獲得上海市民廣泛贊譽,有些人就開始飄飄然,以至忘乎所以了。二是客觀環境的不良影響。上海灘十里洋場的“花花世界”,三教九流無奇不有,燈紅酒綠、物欲橫流。這些在剛解放時難以一下清除,意志薄弱者面對這眼花繚亂的新天地,經不住誘惑,產生了動搖。三是領導思想建設的放松。以前在戰場上,面對的是看得見的敵人,他們指揮打仗全神貫注;進城后,各級領導忙于接管與警備工作,頭緒多、任務重,以至于對部隊在新形勢下可能出現的新問題缺乏預見與相應的舉措。為此,鐘期光領導政工部接管小組在部隊中進行了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開展“讓舊上海改造我們,還是我們來改造舊上海”的教育討論活動,幫助廣大干部戰士認清舊上海是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侵略和剝削壓迫中國勞動人民而畸形發展起來的,是中外剝削者的樂園;讓大家懂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打天下、解放大上海,是為了改造天下與改造上海,要把上海改造為人民的城市,把中外剝削者的樂園變為人民的樂園。
二是開展“先照顧部隊,還是先照顧人民”的教育討論活動,發動廣大干部戰士在討論中明事理、辨是非,從而認識到新生的上海百廢待興,上海人民面臨著重重困難。我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定秩序、恢復生產、穩定經濟、肅清殘敵和救濟難民、搶險救災等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上,而不能只顧自己,甚至要人民來照顧部隊。
三是引導部隊干部和戰士開展“怎么比,和誰比”的討論,讓同志們了解,上海與其他地區的差別是歷史形成的。我們革命的目的就是要逐步改變這種差別,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們在生活上不能只和基礎好、收入高的市民與商人比,而應和全國大多數人民比,和過去比,和兄弟部隊比。特別是一野、二野、四野部隊正在西北和西南各地艱苦作戰,我們要和這些部隊比艱苦,比革命精神,比革命貢獻,把改造上海、逐步消滅城鄉差別的工作做好。
四是告誡大家要借鑒國民黨失敗的教訓。我們勝利了,國民黨失敗了,不是“天意”,是我們為人民利益奮戰而得人心的必然結果,也是國民黨二十幾年來腐化墮落而失人心的苦果。假如我們剛進大城市就講享受,那么今天占領上海,以后還會失去的。只有不忘歷史教訓,紀律好、作風好、貢獻好,永遠保持人民軍隊愛人民的優良品質,上海和全國才永遠是我們的。

鐘期光凌奔夫婦在寓所合影(攝于1978年8月)
1949年7月10日,上海市軍事接管委員會政工部的工作任務圓滿完成,其間,鐘期光領導政工部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第一,再一次證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是人民的子弟兵,為黨和人民軍隊在上海市民中樹立了正義的形象,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取得了積極的政治影響。上海是中國工業、商業、金融中心,中外矚目;上海接管得好壞,具有十分明顯的示范效應,對全國和全世界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解放上海的槍聲剛停息下來,不甘心失敗的國內外敵對勢力,散布種種謠言和謬論:“共產黨治理不了上海這座全國最大的城市”,“共產黨在上海,維持不了三個月”。一些敵視中國共產黨、仇視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資產階級分子揚言:“看吧,解放軍紅著進來,要黑著出去!”對此,作為黨和軍隊的優秀政治工作干部,鐘期光是十分警惕的。他針對部隊中產生的問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制定了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在關鍵時刻遏制住了不良思想苗頭,保持和發揚了人民軍隊艱苦奮斗和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使上海市民對人民軍隊刮目相看,在上海乃至全國都產生了積極的政治影響,使敵對勢力的謠言不攻自破。
第二,以實際行動驗證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決策的科學性,證明了黨的城市接管政策的正確性,也為黨在接管城市、建設城市過程中,如何加強黨、軍隊和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積累了經驗。
黨的重心從農村轉移到城市,是一個重大變化。環境的改變,需要我們干部做好思想準備,以便比較快地、比較順利地適應這種轉變,應對新的城市環境。為此,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就提出了告誡和要求。在以陳毅為主任的上海軍管會領導下,鐘期光和他的戰友在接管上海期間,之所以能順利開展各項工作、能在實踐中及時發現問題并快速解決問題,關鍵在于他們忠實地創造性地貫徹了七屆二中全會的精神,嚴格執行了毛澤東和黨中央制定的城市接管政策,模范遵守了接管城市的各項紀律。
鐘期光在加強部隊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非常注意研究解決指戰員的各種實際問題。如:想方設法辦好食堂,在標準定量范圍內通過合理調劑,變換花樣,不斷改善大家生活;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娛體育活動,軍民聯歡、官兵同樂,活躍部隊業余文化生活,調節官兵思想情緒;辦好來隊家屬招待所,做好臨時來隊家屬的思想工作,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影響;救濟困難烈軍屬,積極與地方有關部門聯系協調,對城鎮軍烈屬的失業者,優先給予就業機會;對干部的婚姻問題逐級向上反映,并建議根據形勢任務的變化,全軍做出新的統一規定。
從革命環境轉變為建設環境,從農村環境進入城市環境,全國解放后,黨和軍隊思想政治工作的環境隨之發生了變化。這也是當時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新課題。鐘期光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