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光宇

隱私是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不愿告人或不愿公開的個人私事。隱私除了一些不為人知的經歷、傷痛、傷疤之外,還包括女士的年齡、夫妻感情、經濟狀況、家庭生活等。
不打聽別人的隱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空間,都有自己隱秘的“私人花園”。既然自己的隱私都不希望被別人知道,那么我們就都不應該打聽別人的隱私。人都有想知道別人隱私的欲望,這是應該克制的有害無益的欲望。比如我們有個必須要改掉的愛好,就是特別關注明星的隱私。那些街頭小報一旦出現了一篇有關某某明星的隱私,如《某某離婚揭秘》《某某情變內幕》之類,肯定會被哄搶一空。
不打聽別人的隱私,可以贏得別人的敬重。有一次,一名員工請假:“經理,我有些不舒服,想明天請假去醫院檢查一下,希望您能批準。”經理關心地問:“嚴重嗎?要不要現在就去醫院看看?請病假我當然會批準,你放心去吧!”員工好奇地問:“您不問我生的是什么病嗎?”經理說:“你不告訴我,肯定有你的難言之隱,我為什么要主動問呢,對吧?”后來,員工從醫院回來后告訴經理:“當時擔心得了乳腺癌,不過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真是虛驚一場。謝謝您沒有追問我為什么要去醫院看病,我很擔心別人知道后會在背后議論我!”
不打聽別人的隱私,可以避免引起別人的反感,甚至怨恨。在一次對3000人的調查中,有44.6%的人表示:如果有人故意冒犯自己的隱私,那么一定會對其敬而遠之;有33.7%的人表示:不管對方是不是有意,只要觸碰了自己的隱私都會憤怒。可見,很多人都堅決反對侵犯自己的隱私。
不打聽別人的隱私,可以消災去禍。一只老虎登上了森林之王的寶座,許多動物都送禮祝賀。一只狐貍為了巴結老虎,送了一條十分珍貴的波斯地毯,鋪在了虎王的洞里,尺寸大小正好合適,一點不差。動物們都稱贊狐貍的眼光,狐貍也沾沾自喜,可是老虎心里卻很不舒服:狐貍對自己的洞都能計算得如此準確,毫厘不差,恐怕對自己的隱私也一定了如指掌。把這樣的狐貍留在身邊,實在是太危險了。于是,老虎找個借口把狐貍殺了。其實,不僅老虎厭惡別人了解自己的隱私,人類也有這樣的心理。
不打聽別人的隱私,是做人處世必須堅持的一個原則。對于別人的隱私,絕不多問一句。即使別人主動地說出了隱私,聽后也要替其保守秘密,守口如瓶,絕不傳言,讓它爛在肚子里。只有學會尊重他人的隱私,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不尊重別人的隱私,即便是再親密的關系,最終都會分道揚鑣。正如西方一句諺語所說:“擅自偷聽或公開朋友的秘密,你將失去這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