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宏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東辛采油廠, 山東 東營 257000)
傳統的變換器開關采用的是硬開關技術,已經不能滿足開關電源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低成本的發展趨勢。諧振電源由于容易實現開關管的軟開關過程,在中大功率場合和對功率密度要求較高的場合得到廣泛應用[1]。LLC諧振變換器由于電路性能優良,能夠在全頻率范圍內實現開關管的軟開關過程,是近年來實現軟開關技術的重點熱門結構。
文獻[2]提出了一種電感復用式諧振變換器,利用主電路的電感構成輔助反激電路,對諧振電路工作原理進行分析,實現了寬輸入范圍的調節,但是電路增加反激輔助環節,結構復雜。文獻[3]提出了兩級諧振型DC-DC變換器,整個電路經過兩級變換后不利于效率的提升,實用性不強。文獻[4]提出了一種電流饋電型LLC諧振變換器,開關管能夠在全頻率范圍內實現軟開關過程,但是存在輸出電壓不可調節的缺點。文獻[5]提出一種雙向諧振DC-DC變換器,能夠實現能量的雙向流動,且有利于高頻化和高功率密度化,具有借鑒意義。文獻[6-10]提出了一種高功率場合的正反激式定頻PWM單向諧振變換器,實現了諧振正激與反激變換器的結合,具有實用意義,但是變壓器不能實現復用,需要額外設計相應的磁復位電路。
本文在以上正反激諧振變換器的基礎上,提出一種非對稱半橋式LLC正反激諧振變換器,使變換器在諧振過程中以正激和反激串聯交替工作的形式輸出電能,變壓器具有復用功能,無需額外磁復位電路,簡化了電路結構,有利于實現開關管的軟開關過程,提高變換器的整體效率。對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和諧振過程進行了分析,研究了增益特性和軟開關實現的條件。樣機測試驗證該變換器能夠實現開關管的零電壓開通,并且變壓器實現了自動磁復位功能,電路結構簡單,變換器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設計的非對稱半橋式LLC正反激諧振變換器如圖1所示,Vin為輸入側直流電壓;VO為輸出負載側直流電壓;變壓器原匝數為N1;副邊匝數為N2和Q3;Q1和Q2為原邊電路中的開關MOS管;CO1和CO2為開關MOS管的結電容;Cr和Lr為諧振腔的諧振電容和諧振電感;Lm為原邊勵磁電感。副邊為正激和反激兩路串聯結構,D1-D3為副邊整流和續流二極管,變換器中變壓器具有復用功能,電流能夠雙向流動,無需額外的磁復位電路,簡化了電路結構。

圖1 諧振DC-DC變換器
變換器的工作過程如圖2所示,工作波形如圖3所示,假設每個原邊開關管的驅動占空比均為D=50%,VGS1、VGS2為Q1、Q2的驅動信號;VDS1、VDS2為Q1、Q2的漏源極電壓;iLr為諧振電感電流;iD1為反激結構整流二極管電流;iL1為正激電路輸出電感電流。假設各個開關器件均為理想器件,電感和電容值足夠大,變換器工作過程分為5個階段。
工作模態1(t0-t1):由于體二極管在前一階段續流,t0時刻開關管Q1實現ZVS,電容Cr和電感Lr發生諧振,副邊反激電路中二極管D1導通向輸出傳遞能量,正激變換器中二極管D3續流,變壓器勵磁電感Lm兩端電壓被鉗位至VO1,勵磁電流im線性增大,勵磁電流為

(a) 工作模態1

(b) 工作模態2

(c) 工作模態3

(d) 工作模態4

(e) 工作模態5圖2 工作模態分析
(1)
工作模態2(t1-t2):t1時刻開關管Q1、Q2均關斷進入死區時間,CO1充電而CO2放電,為Q2的零電壓開通創造條件。正激變換器中二極管D3繼續續流,電感L1上電流iL1線性減小。
(2)
工作模態3(t2-t3):t2時刻開關管Q2實現了零電壓開通,諧振電容Cr往輸出側傳遞能量,變壓器勵磁電流反向流動去磁復位,實現了變壓器的復用,副邊正激電路開始整流輸出能量,電感L1上電流iL1線性增大,則有:
(3)
工作模態4(t3-t4):諧振電流給CO1放電,而CO2充電,電容Cr和電感Lr發生諧振使諧振電流開始朝正向增大,諧振腔向電源回饋能量。副邊正激側續流二極管D3導通續流,電感L1上電流iL1線性減小。
工作模態5(t4-t5):t2時刻諧振電流過零點,使變壓器原邊電壓上正下負,副邊反激結構中,二極管D1導通向輸出傳遞能量,CO1放電完畢使Q1體二極管導通,為Q1實現ZVS創造條件。

圖3 工作波形圖


圖4 諧振網絡等效電路圖

圖5 簡化等效電路圖
在t0-t1諧振工作期間,根據圖5的簡化電路分析可得:
(4)

(5)
根據式(4)和式(5),可得電容諧振電壓和諧振電流:
(6)
(7)

在t2-t3諧振結束正激變換器工作期間,諧振電容Cr向副邊傳遞能量,副邊正激變換器電感電流將折射到原邊,在此時間段內有:
(8)
式中:vCr(t2)為t2時刻vCr的初始值;I為電感L1電流的等效平均值。
開關管Q1和Q2采用交替導通的控制方式,控制占空比相同均為D,且開關頻率恒定。在電路工作過程中,假設正激變換器的工作周期占空比為Dw,對變換器增益特性進行分析。
對反激端輸出電壓有:
(9)
在正激變換器輸端電感足夠大的情況下,電感電流連續時,有:
(10)
整體輸出電壓為
VO=VO1+VO2
(11)
根據勵磁電感的伏秒平衡可得
(Vin-VCr)D=VCrDw
(12)
根據式(12)可得:
(13)
聯立以上各式可得:
(14)
可得輸入到輸出的增益特性:
(15)
在Q2截止、正激變換器中,二極管D3續流期間存在著原邊諧振電流ir反向流動的過程,經過Q1體二極管續流,在Q1驅動信號到來前實現體二極管的開通,使Q1容易實現ZVS過程。為了便于Q2實現ZVS過程,結電容CO2應該存在放電過程且電量需要放至零,因此有:
(16)
因此為了便于Q2實現ZVS過程,諧振電感Lr值不應該設計得太小。
為了驗證變壓器能實現復用作用,輸出電壓能夠穩定,開關管能夠實現ZVS過程,搭建試驗樣機進行測試,電路參數設置如表1所示。電路中開關管型號選擇為IPB009N03L型MOS管,測試示波器型號為Tektronix泰克TBS2000B系列示波器。

表1 電路參數
對樣機進行測試,開關管Q1測試波形如圖6所示,開關管Q2測試波形如圖7所示,開關管在開通過程中,2個開關MOS管漏源極電壓均降為零后驅動信號才到,均實現了ZVS過程。對比圖6和圖7可知,開關管Q1實現ZVS過程更容易,實現軟開關過程的時間更充足,比Q2更容易實現ZVS過程,與理論分析一致。諧振電流iLr也出現了反向回流的情況,變壓器成功實現了自動磁復位,起到了復用作用,符合電路設計的原理。

圖6 開關管Q1實現軟開關波形

圖7 開關管Q2實現軟開關波形
為了驗證效率的提升度,對設計的非對稱半橋式LLC正反激諧振變換器進行效率曲線的繪制,同時與傳統非對稱半橋式LLC諧振變換器效率進行對比分析,采用的非對稱半橋式LLC諧振變換器電路結構如圖8所示,效率對比曲線如圖9所示。

圖8 非對稱半橋式LLC諧振變換器

圖9 效率對比曲線
由圖9可知,提出的非對稱半橋LLC式正反激諧振變換器效率在全功率范圍內高于傳統的非對稱半橋式LLC諧振變換器,最大效率能夠接近94%。提出的新型變換器能夠實現變壓器的自動磁復位,同時實現開關管的ZVS過程,減小了工作過程中的磁復位損耗和開關管損耗,有效提升變換器效率,可具有實際應用。
本文提出的一種自動磁復位半橋式正反激諧振變換器,變換器以非對稱半橋式LLC正反激諧振變換器為主體,變壓器具有自動磁復位的復用功能,輸出側以正反激的形式串聯,開關管能夠有效實現ZVS過程。通過樣機測試驗證了提出的非對稱半橋式LLC正反激諧振變換器能夠實現變壓器的自動磁復位,開關管均能實現軟開關過程,效率對比傳統的LLC諧振變換器得到有效提高。整個變換器電路結構簡單,效率高,可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