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印,吳 琦,景 偉
(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棒材廠,山東濟南 271104)
在螺紋鋼生產線中,軋機軋制出的螺紋鋼以一定的速度運送至冷床區域,冷床上卸鋼裝置的功能是將前后2 根倍尺螺紋鋼拉開一定距離,再由提升裙板將其逐一卸至冷床上進行冷卻、矯直、平移,等待下一步加工。冷床上鋼裝置由油缸撥叉、同步軸、油缸、連桿撥叉、連桿、輸入輥道、提升裙板、矯直板等部分組成(圖1)。上卸鋼提升裝置有9 個油缸,經同步軸共同完成拋鋼過程。

圖1 上卸鋼系統
冷床上鋼裝置每隔1.2 m 設置一個變頻輥子,所有輥子均與冷床水平面成120°傾角,以利于螺紋鋼滑入裙板進入矯直板矯直。通過調節輥子轉速實現螺紋鋼第1 根尾部和第2 根頭部的分離。當螺紋鋼靠自身重力作用滑入提升裙板時,利用提升裙板與螺紋鋼之間的摩擦阻力使螺紋鋼制動,并通過提升運動把螺紋鋼送入矯直板的齒槽中。制動的過程和速度根據不同的鋼材品種規格進行調整,以保證整個制動循環具有完善的可重復性。
在冷床上鋼裝置側面每隔12 m 設置—個垂直布置的液壓缸,通過油缸撥叉、同步軸、連桿撥叉、連桿等驅動提升裙板同時作升降運動。在同步軸上設置接近開關,檢測和控制提升裙板的升降位置,保證準確控制提升裙板在垂直方向形成低位、中位、高位3 個工作位置,并按照“中位—高位—低位—中位”的動作規律周期運動將螺紋鋼輸送到冷床。
在生產12 mm 及以下小規格鋼筋時,通常采用多線切分的生產工藝。小規格螺紋鋼具有軋制速度快、斷面小、高溫狀態下柔性高的特點,多支鋼筋以不低于14 m/s 的速度完成拋鋼過程,對整個卸鋼系統的運行穩定性、靈敏性都有極其嚴格的要求。上卸鋼設備涉及到機械、電氣、液壓等多個專業,穩定性控制和故障判斷較為困難。
在生產期間,由于上卸鋼系統運行不穩定,經常在冷床入口出現卸鋼動作誤差造成前后兩支鋼筋追尾的故障,或液壓油缸升降速度不一致造成卸鋼同步性差使鋼材彎曲的問題,提升裙板卡阻、電氣系統故障等原因造成的卸鋼區域軋廢,嚴重制約生產線產能的提升。根據統計,小規格鋼筋生產因卸鋼區域造成的軋廢,影響成材率指標0.1%左右。
上卸鋼設備涉及到機械、電氣、液壓等專業,故障難以快速判斷排除,經過統計分析,介紹可能的故障原因及改善措施。
(1)由于生產線長度限制,冷床本體到3#飛剪距離偏短,前后兩支鋼筋距離近,卸鋼拋鋼時將前后兩支鋼筋同時拋至冷床上,造成兩支鋼發生追尾。為此,安裝一套卸鋼推鋼裝置,平行安裝在輸入輥道一側,包括控制器、氣缸和推板等(圖2)。該系統將飛剪對鋼筋的剪切與推板對鋼筋的推動時間關聯,第1 支鋼筋通過推鋼裝置后,通過計算得出第2 支鋼筋到達推鋼位置的時間,并用推板推動第2 支鋼筋頭部,避免第2 支鋼筋跟著第1支鋼筋同時拋鋼的情況,可以解決2 支鋼因為距離拉不開發生追尾的情況。

圖2 推鋼裝置
(2)固定擋墻設計高度與裙板提升高度相同,容錯能力差,裙板動作稍有偏差就造成刮鋼。改善措施為將擋墻從底部刨去5 mm,高度小于裙板行程,即使裙板高度調節有誤差,也不會出現擋墻刮鋼。
(3)上卸鋼機架受熱膨脹對提升裙板形成夾持,導致提升裙板局部上升、下降阻力增大,動作不到位,不能做到順利卸鋼,影響生產順利進行。為避免此情況,可以將固定擋墻的緊固螺栓孔由圓孔改為長孔,調節擋墻與機架間隙,消除熱變形對裙板的夾持。
(4)液壓缸設計存在缺陷,容易內泄,造成各條液壓缸動作不同步。將CJT 四拉桿油缸改為CD250 系列液壓缸,CJT 四拉桿油缸螺絲預緊力不夠,容易松動,導致外漏;CD250 系列重型冶金液壓缸耐沖擊力、耐高壓(25 MPa),導向長、穩定好,不易偏載。缸徑從63 mm 增至80 mm,增加液壓缸的推拉力。尾部耳環與缸體加工成一體,保證液壓缸的同軸度。格萊圈密封形式不適合高速運動,改為油缸活塞采用銅導向套,減少活塞與缸筒之間的間隙,更耐磨,單邊間隙小、導向性好,活塞增長可增加密封數量,防止油缸內泄(圖3)。
(5)提升油缸布置位置不合理,油缸間距不統一,提升能力不同,造成整體穩定性差。可以增加油缸數量,最好將油缸統一間距,使各段油缸負載基本相同、動作同步。
(6)卸鋼液壓主管道長度一般在100 m 以上,且管徑小,管道末端的液壓壓力波動大,造成卸鋼整體動作不穩定。可以在管道末端安裝蓄能裝置,提高液壓壓力穩定,減少波動。
上卸鋼設備點多面廣,涉及到多個專業,提升裙板動作速度快、數量多,很難判斷故障點在哪個部位。為實現故障的快速判斷,可以在上卸鋼動作的數字化方面進行改進,通過壓力檢測、位置檢測、曲線分析等措施,記錄歷史數據,對比故障時的數據變化,快速確定故障區域及原因。
(1)壓力檢測。對上卸鋼各組閥的上升與下降壓力進行實時檢測,可以快速判斷液壓系統壓力波動、閥臺控制方面的故障。
(2)位置檢測。在各提升油缸上安裝位置檢測,可以判斷同步軸的同步性,在發生故障時通過位置檢測信息快速判斷出是哪一條油缸的故障。
(3)狀態分析。在冷床區域建立信號站采集壓力、位置等數據,通過iba 曲線建立趨勢圖,通過分析曲線可以快速判斷故障位置,并通過趨勢變化判斷出設備的劣化趨勢、劣化周期,實現預防性維修。

表1 導向套
對卸鋼區域故障原因進行分類分析,制定優化措施。通過信息化改善,實現卸鋼區域設備的數字化管理。卸鋼亂鋼、尾鋼不齊頭、鋼材通條彎曲等問題得到消除,軋制速度進一步提高,充分釋放生產線產能,經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