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悠久的辦學歷史中涌現出了許多杰出英雄。2008年,一位鮮為人知的卓越領導人的名字被寫入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他就是中共中央前軍委書記,曾任上海中央執行局軍委書記、上海臨時中央軍事部長、共產國際監察委員等要職的武懷讓。
1899年,武懷讓出生于河南孟縣。1916年,武懷讓從河南省立第一中學畢業后,考入當時在開封辦學的福中礦務學校學習,也就是中國礦業大學的前身。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武懷讓成為首批黨員。1924年7月,中央派遣武懷讓帶領曾涌泉等13人到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學習,尋求革命真理。
1928年,中央決定讓武懷讓回國工作,他為此毅然將親生骨肉放在孤兒院,攜妻侯玉蘭回國后,直奔白區工作。回國后的武懷讓歷任青島特委書記、山東省委書記、北方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等職,1931年1月參加六屆四中全會后,擔任中共滿洲省委三人領導之一,建立統一戰線,反蔣抗日。
此時革命形勢已經十分嚴峻,蔣介石不斷向蘇區圍剿,日本加緊侵略東北,黨內也極不穩定。1931年12月,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緊急任命武懷讓為中央軍委書記。武懷讓任軍委書記后,有力地抵制王明、博古的教條主義,忍辱負重地工作,支持蘇區領導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避強攻弱”的運動戰術,使紅軍再次走上了運動戰的正確道路。在這期間,紅軍取得了大量勝利,逐漸進入根據地發展的全盛時期。1932年8月,中央改任武懷讓為中央保衛部長。
然而在1933年,博古、李德先后到了蘇區,仍走左傾軍事路線,以陣地戰、堡壘戰代替運動戰,致使紅軍第五次反圍剿遭到慘敗,被迫進行長征。1935年春,遵義會議結束后,中央命武懷讓赴莫斯科傳達遵義會議精神,并出席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實際是監視王明、康生在共產國際活動,提防王明再次掌握中央大權。武懷讓剛到莫斯科時,康生極力拉攏,希望他不要透露遵義會議的情況,也不要揭發王明的錯誤。但武懷讓完全明白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給中國革命造成的巨大損失,王明、康生狼狽為奸危害中國革命,堅決要與二人斗爭到底。于是在共產國際第七次會議上,武懷讓對王明的左傾嚴重錯誤進行了深刻的揭露,使王明繼續掌握中央大權的美夢徹底破滅,并堅決擁護以毛澤東為首的新的中央領導。從此,武懷讓成了王明、博古的心頭大患。
1936年,蘇聯的“鎮反肅托”運動達到高潮,王明、康生借機大肆殘害革命同志,同年8月,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武懷讓秘密逮捕并殺害于莫斯科。
武懷讓失蹤后,其妻侯玉蘭數年四處找尋,毫無音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劉少奇指示有關部門全力尋找。直到1957年,武懷讓被殘害的內幕終于被揭開。1957年,經毛澤東主席簽發,中央人民政府追認武懷讓同志為革命烈士。
武懷讓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無私無畏,對黨忠心耿耿,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