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良軍 郝 平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隨著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億萬村民群眾接續邁上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由此加速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成為題中之義、內在必然。正基于此,中央強調摘帽不摘政策、不摘幫扶,要求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進程中,各地各有關部門仍需“扶上馬、送一程”,原扶貧脫貧奔小康工作隊,就地轉化為駐村幫扶鄉村全面振興工作隊。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新任務,決定了今天駐村幫扶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應該、也必須順應脫貧鄉村發展實情與村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質量推進駐村幫扶工作。


毋庸置疑,前期為做好扶貧脫貧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村民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廣大駐村工作隊及隊員一刻也不能停頓、一時也不敢松懈、一天也耽擱不起,埋頭苦干、拼命硬干,攻堅克難、迎難而上,立下了汗馬功勞,以實際行動彰顯了我們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使命,宣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實踐證明,駐村幫扶工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而正確戰略抉擇,駐村工作隊是助力貧困村民群眾如期奔小康的有效有生力量,今天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仍然需要發揚這一優勢,用好駐村工作隊這一不可匱缺的重要“點火器”“助推劑”。
然而也要看到,正所謂“蘿卜快了不洗泥”,前期駐村扶貧脫貧也或多或少地存在毛病與問題,要求勇于正視,并力求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進程中予以妥善解決、完美化解。如在駐村工作隊隊員選派方面,少數部門和單位為選派而選派,不是有意選派行將退休,抑或在單位“作用不大”的同志,就是“抓鬮”式選派,看誰的“運氣不好”或者“運氣很好”;又如,在駐村幫扶內容方面,基于扶貧脫貧主要圍繞“三不愁兩保障”之物質生活滿足而進行,對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生態振興等則明顯深入不夠、著墨不多。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因此,堅持問題思維,要求今天駐村幫扶以解決突出問題為抓手,實現幫扶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
不僅如此,鄉村全面振興的主題是“振興”,要害與關鍵卻在“全面”。無論是堅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既定總方針,還是立足今天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都應切實做好“三農”工作,實現農業穩產高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應對難以把握、無法預測的變局奠定堅實基礎,因而也決定了駐村幫扶工作必須高質量推進,而不能“濤聲依舊”“今天重復昨天的故事”。進一步言,高質量推進駐村幫扶工作是堅持目標導向的必需必然,有利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同步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最終達至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高質量推進駐村幫扶工作,重在未雨綢繆、謀定后動,循著科學的認識論與方法論進行。尤其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與矛盾的主要方面,提綱挈領、綱舉目張,才能“一子落而滿盤活”,確保不“眉毛胡子一把抓”、效果不彰的同時,更變“輸血”為“造血”、變“助跑”為“自強”,實現此后即便工作隊撤離了,鄉村振興仍能穩中求進、行穩致遠。
于做實做強做優黨組織建設的基礎上,穩步推進幫扶村黨建工作。“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人、在組織。事實也是如此,廣袤鄉村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村黨組織的組織、引領、帶動、保障作用與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至關重要,要求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依然需要憑借這一政治優勢,既使村黨組織成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在鄉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又使村黨組織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一線總指揮”“前沿戰斗隊”,使廣大農村黨員成為投身、致力于鄉村全面振興的“排頭兵”“領頭雁”。一方面,駐村工作隊要繼續幫助幫扶村搞好黨組織建設,既努力實現黨組織全覆蓋,又不斷優化黨組織結構、黨員結構,使黨組織始終充滿蓬勃生機、旺盛活力與堅強戰斗力。應該看到,近年來鄉村各類組織如雨后春筍,同時人員下鄉進村也是紛至沓來,黨組織建設不同程度地存在薄弱環節。因此,只有堅持應建即建、應成立即成立的原則,在不同組織中建立黨組織、把不同人員納入到村黨組織的領導之下,才能發揮村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組織領導作用,才能讓不同身份的黨員在村黨組織的領導協調下心有所依、行有所向。另一方面,鄉村振興推進到哪里,哪里就應該有黨組織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由此駐村工作隊義不容辭、責無旁貸,應該在幫助村黨組織開展工作方面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如定期召集村域內所有基層黨組織與黨員開展“三會一課”,主動幫村域內各類組織創新創業排憂解難等等。“打蛇打七寸。”駐村幫扶抓住村黨組織建設與鄉村黨建工作這一“龍頭”“引擎”,便能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與組織保障。


立足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鄉村全面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役。就駐村工作隊做好幫扶工作而言,應該、也必須心中有溝壑、行動有章法,努力于一任幫扶期間既無愧初心初衷,又干出經得起歷史、實踐與村民群眾檢驗的實績。至少2022年,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駐村幫扶應聚焦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方面重點開展工作,確保鄉村全面振興進一步開好局、起好步,不斷書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一是助力產業興旺推進鄉村發展。如駐村工作隊以“旁觀者清”的敏銳視角重新審視幫扶村產業布局、產業結構與發展現狀,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與優化方案,既努力打造符合自身實際、有獨特市場優勢和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的主導產業,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做強產業鏈、延長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利用所在單位擁有的相關資源,積極為幫扶村招商引資,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幫助銷售農產品等。二是助力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村容村貌、優化人居環境。如駐村工作隊隊員身體力行地帶動村民群眾開展垃圾分類投放與回收,自覺整治房前屋后“臟亂差”等問題;與村“兩委”一道搞好鄉村建設“頂層設計”,使鄉村建設走出一條契合本村歷史文化傳統、因應地形地貌、得到村民群眾一致首肯的新路子。三是助力鄉村治理,推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舉鄉村治理新格局盡快形成,不斷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如幫助村“兩委”重新修訂頒布村規民約、村民守則,使之更加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飛入尋常百姓家”;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積極組織開展民主協商,使村“兩委”的決策意圖更加接地氣、有人氣等。駐村工作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為己任,既雨中送傘、雪中送炭,又錦上添花、畫龍點睛,方能收獲幫扶村產業欣欣向榮、村莊日新月異、村民眉開眼笑的可喜局面。
積極主動地為村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是作秀,一眼就能看出來。換言之,駐村工作隊駐村幫扶的效果如何、成績怎樣,過程評判權與最終裁決權皆在村民群眾那里,要求既來之則安之,持之以恒地為村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讓村民群眾有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切實感受到駐村工作隊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是實打實地為民服務、替民造福,是村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領路人。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有駐村工作隊積極協調互聯網運營商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讓更多留守兒童、青少年能夠適時接受線上教育、網絡授課;有村民群眾得了奇病怪病異病,駐村工作隊第一時間幫助聯系上級醫院,事后也定期開展關愛幫扶,等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把村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努力化解他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駐村工作隊才能贏得村民群眾,使其一如既往地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首先,高質量選派駐村工作隊。“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高質量推進駐村幫扶工作,人是第一位要素、決定性因素,要求在人員選派方面不能隨心所欲,而必須精準精確,使每一選派的工作隊員既興高采烈,時刻服從命令、隨時聽從指令的同時,也發揮所學所長,“英雄有用武之地”。同時在隊員年齡結構方面,也應注重老中青相搭配,形成合理的人員梯次結構。概言之,既政治素質過硬,又有一技之長,既自覺視自己為“一塊磚”,又善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愿意在鄉村全面振興中貢獻一己之力,這樣的駐村工作隊隊員才是“及時雨”,才能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圓滿完成各項既定幫扶任務。
其次,構建緊密有效的駐村工作融入體制機制。“要想過河,就必須解決好橋或船的問題。”同理,駐村工作隊開展幫扶工作需要有合適的載體與平臺,而不能始終“漂在水上”“浮在面上”,成為“旁觀者”“局外人”。實踐中,不少駐村工作隊隊長同時擔任幫扶村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無疑是創新之舉,但具體運作起來還需要完善與改進。如,既然是第一書記,就要全程、全方位參與到幫扶村的日常工作之中,與村“兩委”結成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而不能只是象征性地點頭、輕描淡寫地表態。實際上,由“第一書記”的做法,完全可以推動所有駐村工作隊隊員進入村“兩委”,通過深度融入幫扶村,成為不折不扣的村民一員,才能將心比心,徹底轉變角色,為推進幫扶村全面振興盡情發力、不遺余力。
最后,切實為駐村工作隊解決后顧之憂。如,在駐村工作隊開展幫扶工作遇到困難與問題時,所屬單位黨組織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積極主動地與幫扶村所在縣(市、區)、鄉鎮黨組織聯系,共同推動困難克服、問題解決;明確駐村工作是一項政治任務,對駐村期間表現特別優秀者,于工作結束后予以應有的物質獎勵、精神激勵、政治待遇等;關心關愛駐村工作隊隊員,對其家人、親人遇到的生活難題適時量力而行地給予滿足、解決等。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駐村工作隊及隊員的心之所慮、后顧之憂,方能使其心無旁騖,在村莊揮灑汗水、貢獻才智。
“物之所在,道則在焉。”選派駐村工作隊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是新時代新征程加速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包括村民群眾在內億萬人民共同富裕的應時之舉、睿智之策。有理由相信,選派一支素質過硬、能力突出、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駐村工作隊,與幫扶村“兩委”、黨員一道為著鄉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村民群眾的幸福美好生活而殫精竭慮、奮力打拼,鄉村全面振興便如魚得水、如虎添翼,不斷繪出一幅幅精妙絕倫的“富春山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