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楠,張曉芙,熊雪蓮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上海 200032
隨著肥胖和2 型糖尿病人數的增加,非酒精 性 脂 肪 肝 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 disease,NAFLD)已成為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病,全球患病率約為25%[1]。在我國,NAFLD 患病率已從2000 年的23.8%增長到2018 年的32.9%,成為我國發病率最高的肝臟疾病[2]。NAFLD 譜由非酒精 性 脂 肪 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纖維化等構成。其中,NASH 為較嚴重階段,以小葉炎癥、肝細胞脂肪變性、肝纖維化和肝細胞死亡為病理特征[3]。NASH 在 NAFLD 人群中占比較高,且可能進展為肝硬化和肝細胞癌,且已成為肝移植和肝臟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4],給全球帶來巨大的衛生經濟負擔。
因此,深入了解NASH 的機制、研發相應藥物是臨床迫切需求,然而目前尚無FDA 批準的專門用于治療NASH 的藥物。研發NASH 藥物的主要阻礙之一為缺少理想的動物模型。理想的動物模型應與人類疾病的生化、代謝、組織學、分子通路等多方面特征一致或接近。目前已經通過基因工程、飲食誘導、化學誘導等方法,開發了多種NASH 動物模型,然而大多數模型并不能完整復現人類NASH[5]。因此,在科學研究和藥物研發時,需要深入了解各模型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動物模型或模型組合,從而提高從動物試驗到臨床應用的可轉化性。
本研究建立了高脂飲食(high-fat diet, HFD)、Amylin 飲食,以及高脂-蛋氨酸膽堿缺乏飲食(high-fat methionine- and choline-deficient, HFMCD)誘導的NASH 小鼠模型,并檢測生化、代謝等指標,評估肝臟組織學變化,現報告如下。
1.1 實驗材料 實驗用動物均為SPF 級雄性C57BL/6 小鼠,8~9 周齡,體質量為 22~25 g,購于上海實驗動物公司。小鼠飼料購于Research Diets 公司,分別為普通飼料(D11112201;65%碳水化合物,20%蛋白質,15%脂肪),HFD 飼料(D12492;60%脂肪,20%碳水化合物,20%蛋 白 質 ),Amylin 飼 料(D09100301; 40% 脂肪,22%果糖,10%蔗糖,2%膽固醇),以及HFMCD 飼料(A06071301B; 60%脂肪,無蛋氨酸,無膽堿)。小鼠血清谷氨酸氨基轉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肝 臟 三 酰甘油 (triglycerides, TG)、肝臟羥脯氨酸檢測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血糖檢測采用Roche 血糖儀及試紙。本研究通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動物倫理審批(ZS334)。
1.2 動物飼養 小鼠飼養于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屏障環境為(22±2)℃,相對濕度保持在40%~60%,給予12 h 交替光照,小鼠自由進食、進水。根據飲食分為普通飲食(chow diet,CD)組、HFD 組、Amylin 組和HFMCD 組,每組10 只。其中,HFD、Amylin 飼料喂養時長為24 周,HFMCD 飼料喂養時長為10 周。喂養期間,通過在實驗開始、換籠期間和實驗結束時稱量食物質量來監測食物消耗。
1.3 血清指標檢測 喂養結束時,取小鼠眼眶靜脈血;血液靜置于無內毒素試管2 h,在4℃、1 000×g 條件下離心 10 min 后取上清液(血清)。血清ALT、AST,肝臟TG、肝臟羥脯氨酸檢測均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小鼠禁食10 h 后,尾尖采血,用血糖儀測定其空腹血糖值。胰島素耐量試驗(insulin tolerance test, ITT):小鼠禁食 4 h 后所測血糖值記為0 min 血糖,隨后腹腔注射胰島素(0.75 U/kg),分別檢測注射胰島素后15、30、45、60、90、120 min 時間點的血糖并用 0 min 血糖值矯正,繪制曲線。
1.4 肝組織石蠟切片及病理檢查 取血后,用頸椎脫位法處死小鼠,剝離肝臟。肝臟稱質量后,取1 cm×1 cm×0.5 cm 大小肝組織,浸于 4%多聚甲醛固定24 h,隨后用濃度遞增乙醇逐級脫水,二甲苯透明,石蠟包埋,最后切片。肝指數=肝臟質量/小鼠體質量。
蘇木精-伊紅(H-E)染色:將石蠟切片梯度脫蠟后,用蘇木精染色1 min,水洗,1%鹽酸乙醇分化數秒,水洗,1%氨水返藍30 s,再次水洗,用伊紅染液染色2 min,洗滌;常規用梯度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片,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天狼星紅染色:將石蠟切片梯度脫蠟后,用Weigert 鐵蘇木精染液染色10 min,水洗,天狼星紅染液滴染1 h,水洗;常規脫水,透明,中性樹膠封片,光學顯微鏡下觀察。
1.5 統計學處理 用 GraphPad Prism 9.0.0 軟件作圖與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以x±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檢驗水準(α)為0.05。
2.1 小鼠體質量和肝臟重量 HFD 組、Amylin組小鼠體質量顯著高于CD 組(P<0.000 1);HFMCD 組體質量與CD 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HFD 組、Amylin 組、HFMCD 小鼠肝臟質量均高于 CD 組(P<0.01)。Amylin 組、HFMCD 組 小鼠肝指數高于CD 組(P<0.01);HFD 組小鼠肝指數與CD 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Amylin 組肝臟質量、肝指數較CD 組的升高倍數明顯更大(表1)。

表1 各組小鼠的體質量、肝臟質量和肝指數比較
2.2 生化指標 飲食誘導組小鼠的血清ALT 水平均高于CD 組(P<0.05),其中HFD 組升高程度較小;Amylin 組和HFMCD 組小鼠血清AST 高于CD 組(P<0.01),HFD 組 與 CD 組 AST 差 異 無統計學意義。飲食誘導組肝臟TG 含量均高于CD組(P<0.01),其中Amylin 組升高程度最大。Amylin 組與HFMCD 組肝臟羥脯氨酸水平高于CD組(P<0.01),HFD 組和CD 組肝臟羥脯氨酸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2)。

表2 各組小鼠血清ALT、AST,肝臟三酰甘油、羥脯氨酸和空腹血糖比較
2.3 空腹血糖和ITT HFD 組和Amylin 組小鼠空腹血糖水平升高,HFMCD 組小鼠空腹血糖水平降低(P<0.01,表2)。ITT 試驗中,Amylin 組各時間點血糖水平高于CD 組(P<0.001),且升高最明顯;HFMCD 組各時間點血糖水平與CD 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圖1)。

圖1 各組小鼠的ITT 測試結果
2.4 肝臟組織學 H-E 染色(圖2A)顯示:CD組肝臟組織結構完整,肝小葉清晰;飲食誘導組均出現肝脂肪變性及肝小葉炎性浸潤,脂肪變性嚴重程度依次為Amylin 組、HFMCD 組、HFD 組。天狼星紅染色(圖2B)顯示:飲食誘導組均有膠原纖維形成,其中HFMCD 組、Amylin 組膠原纖維形成較多,說明肝纖維化嚴重。

圖2 各組小鼠肝臟切片的H-E 染色(A)及天狼星紅染色(B)
NASH 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問題,而動物模型無法很好模擬人類疾病阻礙了相關藥物的研發。因此,需要正確選擇或組合動物模型,從而更準確地預測藥物在人體內的反應[6]。將不同模型相結合以利用各自的優勢是NASH 研究的常用方法,例如db/db、ob/ob 基因突變小鼠常用于研究與早期NAFLD 相關的代謝綜合征,蛋氨酸膽堿缺乏(methionine- and choline-deficient, MCD)模型常用于研究短時間內NASH 肝臟的晚期纖維化[7]。本研究建立了3 種飲食誘導的NASH 小鼠模型,比較NASH 相關指標,旨在評估各模型的臨床可轉化性。
HFD 被廣泛用于誘導實驗動物發生NASH。HFD 模型與人類 NASH 多種表型相似,包括肥胖、胰島素抵抗、血脂異常等[8]。然而,該模型表型受動物品系、飲食中脂肪的含量、各類脂肪的組成以及誘導持續時間等影響[9]。而且,HFD誘導的肝損傷常不嚴重[10]。本研究顯示,與CD組相比,HFD 組體質量升高,并出現明顯的胰島素抵抗,但是肝細胞受損指標ALT、肝纖維化指標羥脯氨酸升高不明顯,肝組織染色也顯示小鼠NASH的特征性病理表現不如其他飲食誘導模型嚴重。
Amylin 飲食能可靠誘導類似人類疾病生化、代謝和組織學等特征的動物模型[11]。本研究中,Amylin 組小鼠體質量、肝臟質量、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及肝臟病變程度均高于CD 組,NASH 表型與人類類似。因此,Amylin 飲食誘導的NASH 具有較高的臨床可轉化性。然而,近期FDA 禁止將反式脂肪作為食品添加劑。目前已研發出可替代Amylin 飲食的 Gubra Amylin NASH(GAN)飲食,GAN 與Amylin 飲食具有相同的能量比例和類似的誘導效果[12]。
HFMCD 是近期新建立的NASH 誘導飲食,為HFD 和 MCD 兩種飲食結構的結合[13]。MCD已被廣泛用于NASH 研究,能快速誘導多個嚴重的NASH 表型,但不能誘導胰島素抵抗[14]。既往研究[15]評估了HFMCD 的誘導效果,發現其能迅速誘導肝損傷、脂肪累積、炎癥反應和纖維化,不導致顯著的體質量改變,但使肝指數增加。然而,HFMCD 同樣不能導致胰島素抵抗[16]。本研究得出相似結果。
目前,國內外鮮見研究對上述3 種飲食模型進行比較。本研究結果說明,3 種飲食誘導的NASH小鼠模型各有優劣勢:HFD 能有效誘導肥胖、胰島素抵抗等NASH 患者常見的代謝紊亂,但難以導致嚴重的肝臟病變;Amylin 飲食不僅能引起顯著的肥胖和胰島素抵抗,其誘導的肝臟病變也較嚴重;HFMCD 相較于前2 種模型,能更迅速引起明顯的NASH 特征,但不能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抵抗。
綜上所述,本研究為NASH 機制研究和藥物研發中臨床前模型的選擇提供了一定參考。未來可通過分析各動物模型中人類NASH 中的關鍵信號通路(如炎癥信號、凋亡信號)的變化,并從轉錄組、代謝組學角度評價動物模型,以進一步改進動物模型,進而更好地服務于臨床。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