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元罡

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取得的偉大成就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多次強調要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我們要從歷史、現在和未來相通的廣闊視野,深刻領悟,努力踐行,不斷鼓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氣神。
志氣、骨氣和底氣蘊含著優秀文化。志氣是確立目標、進取向上的決心和意志,骨氣是一種志氣和精神的表現,而底氣則是根基和自信的展示。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高遠志氣、凜然骨氣、深厚底氣,才能心中有大方向、大原則、大是非,才能肩上有使命、有責任、有擔當,才能活得有尊嚴、有氣概,讓人敬仰,讓人敬重,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來自于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來自于在我們黨百年奮斗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獨一無二的民族特質,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中國人自古是有志氣、骨氣和底氣的。從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的憂患意識,到于謙“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落拓胸襟,都具有這樣的氣概。中國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陶淵明寧愿辭官歸隱,也不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的志氣更強、骨氣更硬、底氣更足,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梢哉f,中華民族的志氣、骨氣和底氣,貫穿了中華文明演進的滄桑歷史,更連接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輝煌未來。
當前,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前所未有。增強全社會、全民族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才能面對任何風高浪險,不惑、不懼、不亂,更加穩步地向前。
用黨的理想信念鼓舞斗志、明確方向,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理想信念是指路明燈。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用奮斗踐行初心,勇擔時代使命,用熱血和忠誠創造了偉大奇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光明前景的今天,我們要志存高遠,筑牢精神之基,滿懷“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膲阎竞狼椋瑘远ɡ硐胄拍睿园簱P志氣開創美好未來,胸懷“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大我”,矢志不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用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強身健體、凝聚力量,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叭藷o剛骨,安身不牢”。壓力和災難能夠催生偉大的品格,能夠使全民族在凝聚中煥發出空前的力量。中華民族曾無數次經歷過種種巨大的災難沒有被屈服,鑄就了堅韌頑強、無堅不摧的偉大民族精神。一個無骨氣的人難以立足于天地之間,一個沒有骨氣的民族難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把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世代傳遞下去,強筋壯骨,做有骨氣的中國人,始終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欣欣向榮。這里關鍵是要涵養“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堅持“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昂揚斗志,堅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氣節。
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增強做中國人的底氣。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我們要準確把握時代大勢,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在不懈奮斗、勇于開拓、敢于創新中進行實踐創造,積累豐富經驗,磨礪底氣。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堅強底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信心百倍書寫新時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光輝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