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是黨和國家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培養少數民族干部和高級專門人才而創建的一所具有鮮明特色的高等學校。學校源于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學院。新中國成立后,經中央政府批準,1951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央民族學院,烏蘭夫任首任院長;1993年11月,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1999年、2004年學校先后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02年,國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簽署了《關于重點共建中央民族大學的協議》,加快了學校改革和發展的步伐;2017年,進入“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行列。
黨和國家歷屆領導集體始終非常關心和重視中央民族大學的建設和發展。2009年,習近平同志在視察學校工作時指出:“中央民族大學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具有重要地位,為國家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經過70多年的發展建設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學校已經成為踐行政治立校的重要高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陣地、培養各民族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論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地。
緣起延安、輾轉城川、1951年復辦于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因黨而生、為黨而立、跟黨而行,是中國共產黨創辦民族高等教育的成功典范,與生俱來血液中流淌著紅色基因。2019年,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 周年大型成就展中,“中央民族學院設立”條目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單獨展示的高等院校入選;2021年,“在北京建立中央民族學院”入選《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
當前,全校師生員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推進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管理強校和開放辦校五大戰略,以改革創新精神和攻堅克難的勇氣,奮力推進“雙一流”建設,開啟學校發展新征程、開創學校事業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