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公允

京港澳高速是入京的主要通道之一,違法犯罪分子沒少在這條路上動進京的心思,卻毫無例外地在竇店公安檢查站這個防護前沿敗下陣來。這個站的黨支部書記、站長叫張庫,從建站之初就一直守護在這里。七年來,他帶領全站抓獲了3200余名違法犯罪嫌疑人,查獲毒品7600余克,各種違禁物品8000余件,為群眾提供的幫助數不勝數。
張庫的成績來自平時的點滴用心。他始終站在守護平安、服務群眾的角度,把看似簡簡單單的查控工作,化為一股精神力量,一種群眾感覺得到的溫暖。
張庫為檢查站的籌建和發展傾注了全部心血。剛建站時,檢查站只有四名民警,20名輔警。隊伍教育、管理崗位設置、設備擺布、業務工作、后勤保障等基本都從零開展。每一項工作都在張庫心頭反復醞釀。在他的帶領下,檢查站全體人員對工作一絲不茍,以不讓任何一個不安全因素進京的原則,苦練查控的火眼金睛,經受著嚴寒酷暑和急難險重任務的考驗。
檢查工作看似簡單,但干好并不容易。且不說發現違法犯罪的能力,體力就是第一層考驗。驗證個人信息、檢查車載物品……光是30多厘米一格的臺階,每名執勤人員每天就得登上邁下多達萬次。站立時間長、休息時間短,腰椎間盤突出、痔瘡、肩周炎成了大家的職業病。檢查站到處彌漫著汽車尾氣,大車駛過時,更是浮塵撲面。張庫幾乎每天都要在車流中檢查工作運轉情況,一天下來,經常是灰頭土臉。不僅如此,他還要時刻關注隊伍的精神狀態,不斷通過家訪、談心、組織活動、伙食調節等方法,始終保持隊伍的戰斗力,以保證每個人都能夠輕裝上崗、盡職盡責。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為了阻止疫情向首都擴散,作為首都西南的重點關卡,公路進京疫情查控成了竇店公安檢查站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
怎樣既保安全又保暢通?怎樣保證一線民警、輔警零感染?怎樣化解高強度、高風險工作給民警和家屬帶來的壓力?全員全時在站工作加上支援警力,倍增的人員后勤保障怎么做?勤務怎么運行?怎樣解決群眾特殊需求等等問題一下子壓在張庫肩上。張庫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查控工作要求“逢車必檢,逢人必查”,業務量一下子躥上去許多,而且面臨著疫情感染的風險。
為了把工作抓好,他每天在崗上指導查控,琢磨緩堵增效的辦法;在崗下全力協調安排隊伍保障工作,開始了連軸轉。為防止漏查漏檢,他帶領同事研究梳理了外圍防線各類重點隱患,先后18 次調整完善查控流程,確保工作細致到位。組織人員對檢查站設備設施進行了全面整修,推出前端導流、貨車分道、部門聯動、警力梯次投入等工作措施,最大限度地滿足通行和查控需要。同時,他主動與河北警方對接,開展區域警務合作,建立分工查控、信息通報、應急處突等協檢協查機制;強化與交通、衛健部門密切協作,做到力量、責任、流程、措施、宣傳、防護“六個無縫對接”,有力地提升了查控效率和水平。

張庫

查控
從2020年初至今的900多個日夜里,竇店公安檢查站累計檢查車輛700余萬輛,實現了疫情“零感染”、工作“零失誤”、安全“零事故”。
張庫疾惡如仇,千方百計地提升隊伍對違法犯罪的發現、打擊水平,但是對群眾卻滿懷春風,熱情周到。他通過細致觀察、征求民意,不斷創新工作方式,讓檢查站成為一個服務站、暖心站。
減緩擁堵做努力。為緩解檢查站擁堵,張庫在崗上琢磨研究了好幾天。他發現健康碼比行程卡更普及,群眾操作更熟練,先查健康碼、再查行程卡較為省時;通過設置導流崗提醒司機提前準備身份證;大車小車分道檢查;加強對查控人員培訓,搞好查控配合等,一通操作,最終實現了每輛車至少可以節省20秒的時間。這個小細節對提升查控效率的功勞可不小,在車流量大的時間段,全天平均一萬余輛車,五個通道加起來就能縮短幾個小時的通行時間。
綠色通道送溫暖。2020 年4 月8 日,返京車輛迎來高峰。為了迎接這波高峰,應對返京人員信息登記耗時較多、易造成擁堵等問題,張庫第一時間爭取分局黨委支持,采取移除布設在高速路口前端的隔離設施,將查控陣地向前推進一公里;在高速路中增開返京“綠色通道”等措施,既保障了對返京人員與居住社區信息的對接掌握,也給武漢返京人員提供了便捷,同時減輕了主通道的查控壓力,加快了查控速度。那時候,返京的群眾微信群里傳著這樣一句話:“走G4,服務好,快到家!”

檢查站民警在開展工作
從此,檢查站的綠色通道成為一種機制,為特殊需要的群眾保留了下來。幾年來,為群眾服務已經達到了數十次。
2020 年4 月22 日17時許,檢查站民警王繼宇正在執勤時,在距主路執勤點前端20 米處,一輛冀牌小轎車緊急停車,一名年輕男子下車,跑向民警求助。經詢問得知,車內女子懷中剛剛45 天大的嬰兒因不能自行排尿,須前往北京兒童醫院緊急就醫。王繼宇一邊安撫嬰兒父母情緒,一邊向張庫匯報情況。張庫立刻核實情況,部署民警打開“綠色通道”。兩分鐘后,車輛順利通過檢查站。張庫說:“這條專門的通道,就應該用于服務群眾。”
2022年2月9日凌晨時分,京港澳高速進京通道車流依舊川流不息。這時檢查站接報,一名高危孕婦急需進京就診,可高速路出口車流量大,家屬擔心孕婦安全,向民警求助。了解情況后,民警立即聯系120救護車到綠色通道站口等候,并迅速找到那輛搭載孕婦的車,及時將孕婦轉運到救護車上。第二天上午,民警接到求助人的電話:“母子平安!謝謝你們!”
在工作中,張庫發現經常有車輛受損的群眾到檢查站尋求幫助,于是他購置了簡單的修車工具、醫護器材、飲水機等設備,放在檢查站檢查通道旁邊供群眾使用。檢查站還數次幫助群眾撲救汽車自燃火災,解決車胎充氣、補胎等故障問題,幫過往群眾給孩子沖奶粉,解決生活保障物品進京交接等問題,盡自己最大努力為群眾送上一份方便和溫暖。
從當上警察那天起,張庫就樹立了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理想。在當社區民警時,他幾乎走訪到了轄區的每一戶人家。了解民情、征集民意、匯集民需,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被提升為長陽派出所副所長后,他從管一個社區變成了管八個社區。他把自己在干社區民警時總結的經驗和愛民護民的工作理念,帶給了派出所每一名社區民警,手把手地教、面對面地談、肩并肩地走訪。那幾年,派出所的社區工作全面走在分局前列。
2007年6月,一名失去丈夫的女士找到派出所,哭訴自己的遭遇。原來,她嫁到房山區長陽鎮以后,戶口還沒來得及遷移,丈夫不幸遭車禍去世,留下了一個幾個月大還沒來得及上戶口的孩子。因丈夫去世時銷了戶,孩子的戶口也沒法上。眼看著孩子兩歲多,快上幼兒園了,戶口卻成了問題。張庫邊聽取來訪女士的訴求、邊安慰道:“您別著急,我來解決這個問題。”后來,經多方調查,證實了那位女士的情況。張庫專門向分局、市局打報告,反映情況,及時給孩子解決了戶口問題。
帶著原則干工作,帶著感情干工作,讓張庫一路走來,收獲了無數贊許和肯定。他帶領的檢查站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4次、集體三等功4次;2020年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2022年5月,被評為“全國模范公安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