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良/ZHANG Weiliang,黃新剛/HUANG Xingang,馬壯/MA Zhuang
(1.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 深圳 518057;2.移動網絡和移動多媒體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 深圳 518055)
針對50G-無源光網絡(PON),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分局(ITU-T)G.9804.1[1]指出了兩種承載低時延業務的場景——5G前傳和高級視頻傳輸,并通過引用G.Sup66[2]對5G前傳業務的時延要求做了相應規定。
ITU-T G.Sup66標準[2]討論了PON承載移動前傳的需求和應用場景,并給出了時分復用無源光網絡(TDM-PON)承載5G前傳業務的示例。該標準同時指出了不同5G業務端到端的時延需求,其中超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業務的端到端時延為1~2.5 ms。表1進一步提供了5G業務基于功能切分選項的時延指標,其中選項4—8相應的單向傳輸時延為100μs到幾百微秒。

▼表1 不同功能劃分的傳輸速率和時延范圍[2]
傳統TDM-PON架構如圖1所示。光線路終端(OLT)通過單點到多點光分配網絡(ODN)連接多個光網絡單元(ONU)。OLT和ONU之間采用一對上下行波長:下行方向采用TDM機制,此時OLT在不同的下行時隙中的向各ONU發送下行數據,各ONU篩選并接收屬于自己的數據;上行方向采用TDMA機制,此時OLT給各ONU分配上行帶寬,各ONU在屬于自己的上行帶寬內向OLT發送上行數據。

圖1 傳統時分復用無源光網絡架構
當ONU初次接入OLT時,一般OLT會對ONU進行發現和測距。為了發現并測距ONU,OLT需要開放安靜窗口,如圖2所示。在OLT發現和測距ONU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可能發生的上行沖突,OLT會停止給正常工作的ONU分配上行帶寬,此時正常工作的ONU也不能向OLT發送上行數據。如果用戶數據剛好在安靜窗口到達正常工作的ONU,則該用戶數據將至少緩存安靜窗口大小的時間。安靜窗口長度與OLT和ONU之間的最大差分距離相關。以OLT和ONU之間的最大差分距離為20 km為例,該安靜窗口時間至少為200μs。這將給正常工作ONU的上行數據發送帶來最大200μs的數據緩存時延。如果考慮各ONU在響應發現/測距請求時的本地處理時間和隨機時延之間的差異,安靜窗口會更大,這也會給正常工作ONU的上行數據發送帶來更大的數據緩存時延。

圖2 發現和測距ONU過程中安靜窗口對工作ONU的時延影響
傳統TDM-PON中除了安靜窗口帶來的時延外,還包括光纖傳輸時延、動態帶寬分配時延、OLT和ONU內部處理時延等。
50G-PON若繼續采用傳統TDM-PON架構,包括安靜窗口等因素的總時延將無法滿足5G前傳的低時延要求。雖然減少OLT和ONU之間的光纖長度可以降低傳輸時延,也可以減小安靜窗口帶來的時延,但是安靜窗口帶來的時延仍然是重要因素。例如,假設OLT和ONU之間的最大距離差為10 km,安靜窗口仍然會帶來至少100μs的時延;假設OLT和ONU之間的最大距離差為5 km,安靜窗口仍然會帶來至少50μs的時延。
ITU-T曾提出多種50G-PON安靜窗口消除方案,如表2所示,包括預先獲知ODN特性、利用空閑時隙開放安靜窗口、利用低幅低頻信號傳遞ONU發現信息等。然而,這些方案都存在很大局限性,而專用激活波長(DAW)方案因為其可以在升級演進過程中采用舊系統的上行波長,簡單易實現,逐漸脫穎而出。

▼表2 不同安靜窗口的消除方案比較
基于DAW的低時延50G-PON是指,在50G-PON的工作波長之外引入額外的DAW,以用于發現和測距ONU的安靜窗口,并使其在DAW上開放,從而避免在50G-PON工作波長上開放安靜窗口,以達到在50G-PON工作波長上消除開放安靜窗口的目的。低時延50G-PON先通過DAW完成ONU的發現和測距,再將DAW上的ONU發現和測距結果應用到50G-PON工作波長上,從而完成50G-PON ONU的激活。如圖3所示,上行DAW用于OLT開放安靜窗口,待激活ONU在上行DAW的安靜窗口內發送發現響應和測距響應。在上行工作波長的對應時隙內,工作ONU可以正常發送上行業務。這里待激活ONU和工作ONU彼此不沖突。

圖3 基于上行專用激活波長的50G-PON工作原理
下面我們介紹基于DAW的低時延50G-PON兩種實現以及DAW及工作波長的測距結果換算。
在50G-PON原有工作波長基礎上,我們可以增加一個上行的DAW,如圖4所示。

圖4 基于上行專用激活波長的50G-PON架構
在引入上行DAW的50G-PON系統中,ONU激活工作流程更新為:
(1)待激活ONU上電后工作在λ50Gd和λDAu,并在λ50Gd等待OLT發送的序列號(SN)請求;
(2)OLT在λDAu上開放安靜窗口,并在λ50Gd上廣播發送序列號(SN)請求;
(3)待激活ONU收到SN請求后,在λDAu上發送序列號(SN);
(4)OLT在λDAu上獲取待激活ONU的SN;
(5)OLT在λ50Gd上給待激活ONU分配ONU身份標識(ONU-ID),在λDAu上開放安靜窗口,并在λ50Gd上向該ONU發送測距請求;
(6)待激活ONU在收到測距請求后,在λDAu上發送測距響應;
(7)OLT獲取測距響應,計算出λ50Gd和λDAu上的往返行程時延(RTD)(相關計算過程如公式(1)—(6)所示),并根據波長折射率特性進一步計算出λ50Gd和λ50Gu上的RTD以及均衡時延,然后將均衡時延發送給ONU;
(8)ONU收到并應用λ50Gd/λ50Gu上的均衡時延后,開始在λ50Gu上工作。
在原有50G-PON原有工作波長基礎上,我們可以增加一個上行DAW和下行DAW,如圖5所示。

圖5 基于上下行專用激活波長的無源光網絡架構
在引入上行和下行DAW的50G-PON系統中,ONU激活工作流程更新為:
(1)待激活ONU上電后工作在λDAd和λDAu,,在λDAd上等待OLT發送的SN請求;
(2)OLT在λDAu上開放安靜窗口,并在λDAd上廣播發送SN請求;
(3)待激活ONU收到SN請求后,在λDAu上發送SN;
(4)OLT在λDAu上獲取待激活ONU的SN;
(5)OLT在λDAd上給該ONU分配ONU-ID,并在λDAu開放安靜窗口,在λDAd上向該ONU發送測距請求;
(6)ONU在收到測距請求后,在λDAu上發送測距響應;
(7)OLT獲取測距響應,計算出λDAd和λDAu上的RTD(相關計算過程如公式(7)—(13)所示),并根據波長折射率特性進一步計算出λ50Gd和λ50Gu上的RTD以及均衡時延,然后將均衡時延發送給ONU;
(8)ONU收到并應用λ50Gd/λ50Gu均衡時延后,開始在λ50Gd/λ50Gu上工作。
在只有一個上行DAW的情況下,DAW測距RTDDA為工作波長下行傳輸時間T50Gd、ONU DAW響應時間TDArsp和DAW上行傳輸時間TDAu之和。在測距結果換算過程中,基于50G-PON的系統采用單纖雙向傳輸方式,上下行經過同一根光纖鏈路。不同波長傳輸時延之比等于對應波長的光纖折射率之比。TDAu可以被換算為工作波長上行傳輸時間T50Gu,如公式(1)—(6)所示。其中,n50Gd為下行工作波長折射率,nDAu為DAW折射率,n50Gu為上行工作波長的折射率,RTDw為上下行工作波長上的往返時間,Twrsp為上下行工作波長時的ONU響應時間。

在有下行和上行DAW的情況下,DAW測距往返時間RTDDA為DAW下行傳輸時間TDAd、ONU DAW響應時間TDArsp和DAW上行傳輸時間TDAu之和。在測距結果換算過程中,TDAu可以被換算為工作波長上行傳輸時間T50Gu,TDAd被換算為工作波長下行傳輸時間T50Gd,如公式(7)—(13)所示。其中,nDAu、n50Gu分別為上行DAW和上行工作波長的折射率,nDAd、n50Gd分別為下行DAW和下行工作波長的折射率,RTDw為上下行工作波長時的往返時間,Twrsp為上下行工作波長時的響應時間。

G.hsp.ComTC[4]規定ONU響應時間為35±1 μs,且ONU能夠獲得該響應時間。因此,按照公式(6)和(13),并根據 測 試值 RTDDA和已知值TDArsp、Twrsp、n50Gd、n50Gu、nDAd、nDAu,我們可以換算得到RTDw。
50G-PON的下行工作波長為1 340~1 344 nm。50G-PON的上行工作波長有兩個選項:一個選項是1 260~1 280 nm,與非對稱/對稱萬兆無源光網絡(XG(S)-PON)上行波長重疊;另一個選項是1 290~1 310 nm,與千兆無源光網絡(GPON)上行波長重疊[3]。圖6列出了50G-PON的上下行工作波長和其他相關波長。上行DAW可以選擇一個新定義的波長,如1 420~1 450 nm[5],也可以選擇舊系統中的波長,例如采用GPON、XG(S)-PON、時分波分混合無源光網絡(TWDM-PON)中的上行波長。

圖6 50G-PON工作波長及備選DAW
DAW與50G-PON上下行工作波長的間隔至少為10 nm,這可以通過濾波器來實現。另外,當DAW采用舊系統波長時,雖然舊系統波長帶寬被占用,但是此時發現和測距ONU的管理信息所占帶寬很小,對舊系統的影響可以忽略。
在該場景中,低時延50G-PON包含3個波長,如表3所示。

▼表3 新定義上行DAW場景
我們假設50G-PON采用與GPON重疊的上行波長,舊系統為XG(S)-PON,50G-PON和舊系統共存,并且包含4個波長,如表4所示。在該場景中,50G-PON和XG(S)-PON需協調開放安靜窗口。

▼表4 重用舊系統上行DAW場景
該場景中50G-PON采用GPON上行波長,舊系統為XG(S)-PON,50G-PON和舊系統共存,包含4個波長,舊系統中的上下行波長共同完成DAW功能,如表5所示,在該場景中50G-PON和XG(S)-PON能夠共享發現信息和測距信息。

▼表5 重用舊系統上下行DAW場景
低時延50G-PON除了用于消除安靜窗口的DAW外,還可以改進動態帶寬分配,例如采用協作動態帶寬分配(CODBA)、固定帶寬分配、多次帶寬授權等帶寬分配措施以降低時延。
在實際DAW時延效果驗證測試中,系統的具體配置為:XGS-PON作為低時延PON,GPON上下行波長用于DAW,GPON ONU完成激活后的發現信息可用于XGS-PON ONU,GPON ONU測距結果經過換算后用于XGS-PON ONU。OLT和ONU之間光纖長度10 km,XGS-PON ONU采用固定帶寬分配,每125μs分配16次。ONU上行總帶寬為1 Gbit/s,發送上行流量為950 Mbit/s,數據包長為1 518 B,并且數據包從ONU(用戶網絡接口UNI)側端口發送、從OLT網絡節點接口(NNI)側端口接收。測試結果顯示,最大時延不超過90 μs。
本文通過引入DAW以消除50G-PON工作波長上的安靜窗口,解決了50G-PON中安靜窗口帶來的時延問題。結合相應的帶寬分配方法,基于DAW的方法能夠使50G-PON系統滿足承載5G前傳的時延要求。本文所述的DAW方法已經被ITU-T G.Sup66[2]、G.hsp.ComTC[4]標準所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