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明
(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61)
現在大棚蔬菜產業作為反季節蔬菜的主要來源發展迅速,大棚蔬菜種植解決了蔬菜供應短缺以及受到季節影響的問題。在大棚蔬菜種植中,需要加強種植技術的應用,從技術角度去增強大棚蔬菜的產量,保證大棚蔬菜能夠達到優質安全,在更好地滿足社會對蔬菜需求的同時,提高種植戶的經濟利益。因此,積極探討大棚蔬菜病蟲害的高效防治措施尤為重要。文章簡要介紹了大棚蔬菜病蟲害發生的特點以及防治措施。
1.1 種類多,防治難度大。由于大棚內環境封閉,溫濕度適宜的環境十分適合很多蟲卵的孵化,為害蟲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由于大棚的通風效果不好,缺少相應的透氣性,導致大棚內的溫度比較高,濕氣很難排出,致使大棚內的濕度增加,而且有害氣體越聚越多。另外,種植栽培的蔬菜品種過于單一,沒有對栽培的蔬菜品種進行合理輪作,土壤出現嚴重板結等問題,都為病原菌和害蟲的大量繁殖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增加了大棚蔬菜病蟲害的發生率,而且不同蔬菜的常見病蟲害種類也有很大差別,病蟲害種類繁多,這也給大棚蔬菜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1.2 傳播快,危害嚴重。一般來說,農作物病害的發生都是由病原菌侵染而導致的。在溫室大棚內,由于空氣流通性差、光照差、濕度高、溫度適宜等,為病原菌孢子的生長創造了良好條件,大大加快了病菌的侵染蔓延,使蔬菜被病原菌侵染的機率大大增加,嚴重的甚至成為災害。大棚的環境封閉,通風性較差,為蟲害的發生提供了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導致害蟲大量繁殖,嚴重危害了蔬菜的生長。
2.1 農業防治措施。①選育良種。選擇耐受性強、產量高、品質優良的品種;選擇抗病蟲害性能強,本身沒有攜帶病菌的品種;同時還要注意對壯苗的培育,事先做發芽試驗,選擇無病蟲、發芽率高的種子。②對育苗基質進行消毒。應根據主要病蟲害的類型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殺毒藥劑,與適量的細土均勻攪拌之后撒施在地表并翻耕入土,從而起到土壤殺蟲并預防土傳病蟲害的作用。③加強栽培管理。要對土壤實行輪作,不可長期用一塊地栽培同一種蔬菜。發現病蟲害后,應將受害的整株拔除,并清理到大棚外進行處理。在前茬蔬菜采收后,應及時將大棚清理干凈,利用這段閑置時期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
2.2 物理防治措施。物理防治適用的時間、病害種類乃至效果、方法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選擇。利用夏秋季節氣溫高的特點,對大棚進行悶棚,利用高溫將大棚內的蟲卵和病原菌殺死。另外,還可利用害蟲趨光和趨黃的特點,采取在大棚內設置殺蟲燈、黃色粘板等方法誘殺害蟲。也可以通過安裝防蟲網防治害蟲。
2.3 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害蟲的天敵和生物農藥等進行防治,主要是針對蔬菜蟲害。通過在大棚內釋放害蟲的天敵,達到以蟲治蟲的目的。另外,還可利用白僵菌等生物藥劑在大棚內噴施,采用以菌治菌的方法,可起到良好的控制病蟲害的效果。
2.4 化學防治措施。化學措施主要是利用化學藥劑對大棚內蔬菜病蟲害進行防治。可選擇的藥劑種類較多,應針對不同的病害、蟲害來選擇藥劑。如防治菌核病可選擇菌核凈可濕性粉劑稀釋液進行噴施,或通過釋放腐霉利煙霧劑進行防治;防治灰霉病可選擇施佳樂懸浮劑進行噴施;防治霜霉病可選擇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溶液進行噴施;防治粉虱可選擇溴氰蟲酰胺懸浮劑進行噴施;防治薊馬可選擇氯氰菊酯溶液等進行噴施。化學藥劑一般每隔3~7 d噴施1次,連噴2~3次可取得預期效果。應該注意:在使用化學藥劑防治時要堅持合理用藥、科學用藥的原則,同時也要避免連續用藥、過量用藥,施藥時盡量選擇高效器械作業,以減少用藥量,增強藥劑防治效果。
總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反季節蔬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大棚蔬菜栽培可為人們提供反季節蔬菜,改善人們的生活,但病蟲害使大棚蔬菜栽培在產量和質量上受到了影響。因此,針對不同的病蟲害類型,采取多種措施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有效防治,既大大提高了蔬菜的產量,對蔬菜品質也有很大的影響,而且能為市場提供多樣化的反季節蔬菜,給種植者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