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瓊輝,孫健瑋,羅嫻,王志學,顏濤,湯景珊,白博
1.紅河州滇南中心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個舊市人民醫院)超聲科,云南個舊 661000;2.紅河州滇南中心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個舊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云南個舊 661000
冠心病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發病早期多無明顯癥狀,但隨著病情的進一步加重,患者可表現出胸痛、心律失常、呼吸困難等明顯的臨床癥狀,且此時病情大多已較為嚴重,易誘發心臟破裂、心力衰竭、栓塞等并發癥,從而嚴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1-2]。因此,臨床如能在早期識別、處理可疑冠心病,在患者后期防治中可發揮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現階段,冠狀動脈造影術是臨床用于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其具有較高的準確率,但其在臨床應用中屬于有創檢測手段,對受檢者造成的機體創傷較大,具有很大的局限性[3-4]。斑點追蹤是一種新興的診斷技術,其主要是應用超聲技術檢測左室整體縱向應變(GLS)水平,以評估機體心臟功能,進而有利于病情的診斷,臨床常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原發性高血壓等疾病患者的診斷中,且已取得了良好的診斷價值[5-6]?;诖?,本研究通過回顧性選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紅河州滇南中心醫院收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斑點追蹤對可疑冠心病患者的應用價值,以便為臨床診斷冠心病方法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選取60例本院收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可疑冠心病患者均進行冠狀動脈造影術、超聲斑點追蹤檢查,并以冠狀動脈造影術檢查結果為金標準。所有可疑冠心病患者根據其冠狀動脈直徑狹窄程度分為正常組(冠狀動脈無狹窄,20例)、輕度狹窄組(狹窄率<50%,20例)、中度狹窄組(50%≤狹窄率<75%,7例)、重度狹窄組(75%≤狹窄率<100%,8例)、完全閉塞組(狹窄率達100%,5例)。其中正常組中男11例,女9例;年齡46~81歲,平均(61.72±9.45)歲;臨床癥狀:胸悶10例,胸疼6例,氣短4例。輕度狹窄組中男10例,女10例;年齡46~82歲,平均(61.78±9.36)歲;臨床癥狀:胸悶11例,胸疼7例,氣短2例。中度狹窄組中男4例,女3例;年齡46~80歲,平均(61.75±9.32)歲;臨床癥狀:胸悶4例,胸疼2例,氣短1例。重度狹窄組中男4例,女4例;年齡45~82歲,平均(61.45±9.74)歲;臨床癥狀:胸悶4例,胸疼3例,氣短1例。完全閉塞組中男3例,女2例;年齡44~82歲,平均(61.41±9.25)歲;臨床癥狀:胸悶2例,胸疼2例,氣短1例。5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院醫學委員會已審定并批準實施本項研究。
納入標準:有心絞痛病史者;左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5%者;各房室內徑在正常范圍者;臨床資料完整無丟失者;無室壁運動異常者。排除標準:明確的心肌梗死者;超聲圖像質量不佳者;患有影響左心室功能的其他相關疾病者;有冠狀動脈治療史者;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等。
所有可疑冠心病患者入院后,予以超聲斑點追蹤檢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飛利浦公司,型號:EPIQ 7C),容積探頭:X5-1,幀頻>50幀/s,頻率1.0~5.0 MHz。所有可疑冠心病患者取左側臥位,并連接心電圖。首先,對其進行超聲心動圖常規檢查,同時對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頻譜進行記錄,以便確定主動脈瓣關閉時間點,待所有可疑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平穩后,對左心室心尖四腔觀(apical four,AP4)、心尖兩腔觀(apical two,AP2)、心尖三腔觀(apical three,AP3)的心動周期(連續4個)進行二維灰階動態圖像存儲。圖像分析使用QLab 10.0圖像軟件:點擊主菜單(自動心肌運動定量),依次選取心尖二維灰階動態圖像(AP4、AP2、AP3),自動勾畫心內外膜輪廓,以形成感興趣區,使其與心肌厚度一致(調節寬度),勾畫并劃分心內外膜緣曲線(每個切面,6個節段),待分析室壁運動后,獲得追蹤結果(直至追蹤滿意)。同時軟件可自動計算出GLS、縱向應變(AP4、AP2、AP3)等數值,并顯示出牛眼圖,其中牛眼圖上顯示色彩越淡或顯示藍色,則提示峰值應變越低;色彩越紅,則提示峰值應變越高。
①5組研究對象左室整體縱向應變(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峰值水平變化。②GLS峰值改變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相關性研究。③牛眼圖顏色改變的典型病例圖片及其分析。④牛眼圖顏色改變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相關性研究。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兩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相關性分析以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正常組、輕度狹窄組、中度狹窄組、重度狹窄組、完全閉塞組的GLS峰值絕對值水平呈依次降低趨勢,任意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5組患者GLS峰值水平變化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peak levels of GLS in 5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5組患者GLS峰值水平變化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peak levels of GLS in 5 groups of patients(±s)
注:與正常組相比,*P<0.05,與輕度狹窄組相比,#P<0.05,與中度狹窄組相比,△P<0.05,與重度狹窄組相比,▲P<0.05。GLS:左室整體縱向應變
組別正常組(n=20)輕度狹窄組(n=20)中度狹窄組(n=7)重度狹窄組(n=8)完全閉塞組(n=5)F值P值GLS峰值-20.04±0.26(-18.84±0.28)*(-16.72±0.52)*#(-15.53±1.25)*#△(-12.62±1.08)*#△▲207.820<0.001
以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GLS峰值絕對值水平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呈負相關關系(r=-0.827,P<0.001)。
男,62歲,牛眼圖結果提示:GLS-11.6,由前降支供血的前壁、前間隔及心尖部區域牛眼圖顏色明顯變淺,甚至呈現藍色;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示: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逆向供血右前降支(right anterior descending,RAD),LAD閉塞,冠脈血流0級。見圖1。

圖1 冠狀動脈閉塞牛眼圖Figure 1 Bull's eye diagram of coronary occlusion
女62歲,牛眼圖結果提示:GLS-14.7,由前降支供血的前壁、前間隔區域牛眼圖顏色明顯變淺,甚至出現淺藍色顏色改變,而由右冠狀動脈供血區域的后間隔及下壁區域牛眼圖顏色也變淺;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示:右冠狀動脈(right coronary artery,RCA)90%狹窄,LAD 95%狹窄,這與牛眼圖顏色變淺區域一致。見圖2。

圖2 冠狀動脈狹窄牛眼圖Figure 2 Bull's eye diagram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該患者GLS-20.7,整個牛眼圖幾乎呈現均勻的紅色,均提示冠狀動脈正常;而冠脈造影結果也證實冠狀動脈正常這一結果。見圖3。

圖3 冠狀動脈正常牛眼圖Figure 3 Normal bull's eye diagram of coronary artery
以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牛眼圖紅色程度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呈負相關關系(r=-0.768,P<0.001)。
冠心病主要是由不良生活習慣、高血壓、糖尿病等因素導致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造成血管腔狹窄甚至閉塞,進而使心肌缺血缺氧、壞死,并表現為胸痛、心律失常、呼吸困難等癥狀的一種病癥,多發于中老年人群[7]。近幾年,冠心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且趨向年輕化,現已成為嚴重威脅患者生活質量的一大問題[8]。在臨床中,冠狀動脈造影術雖可有效診斷出冠心病的病情情況,但其會損傷患者機體,進而易誘發感染等諸多并發癥;心肌聲學造影技術雖可用于冠心病診斷,但其操作復雜,無法常規應用于臨床;超聲心動圖雖可無創檢查、診斷冠心病,但對于冠狀動脈狹窄未閉塞患者,其常表現為完全正常,故在評估早期冠心病、室壁運動中尚存在一定的盲區[9-10]。因此,臨床迫切需求一種簡便、安全的檢測手段,以便早期發現冠心病。
斑點追蹤主要是通過對二維灰階圖像高亮度組織(不同心動周期內)進行逐幀追蹤斑點位置,并應用計算機對心肌組織的運動和形變進行運算并重建,進而有利于定量評價心肌力學(整體及局部)變化,評估心肌運動功能,診斷出冠心病的情況,且具有重復性較好、易量化、準確、無創等特點[11]。相關研究表明,在冠狀動脈狹窄>50%的患者中,其心肌應變絕對值可隨著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且斑點追蹤不僅可以對冠心病亞臨床(局部心肌功能減低,左心室射血分數正常)的心肌功能損傷進行評價,還可以對左心室的室壁運動(各節段及整體)進行定量評價,有利于發現心肌的亞臨床改變[12-13]。彭玲等[14]通過對冠狀動脈狹窄組中不同狹窄程度亞組斑點追蹤參數[GLS-Avg:輕度狹窄亞組(-20.86±2.28)、中度狹窄亞組(-17.99±2.00)、重度狹窄亞組(-16.22±1.95);GLS-Bas:輕 度 狹 窄亞 組(-15.99±2.04)、中 度 狹 窄 亞 組(-13.92±1.58)、重度狹窄亞組(-12.96±1.70);GLS-Mid:輕度狹窄亞組(-20.11±2.07)、中度狹窄亞組(-17.24±1.86)、重度狹窄亞組(-15.67±1.79);GLS-AP:輕度狹窄亞組(-26.69±3.95)、中度狹窄亞組(-22.80±3.44)、重度狹窄亞組(-19.92±3.96);GLS-Avg、GLS-Bas、GLS-Mid、GLS-AP與冠狀動脈狹窄呈正相關:r=0.861、0.847、0.819、0.778,P<0.05]比較,得出斑點追蹤參數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呈正相關,與本研究結果[GLS峰值絕對值水平:正常組(20.04±0.26)、輕度狹窄組(18.84±0.28)、中度狹窄組(16.72±0.52)、重度狹窄組(15.53±1.25)、完全閉塞組(12.62±1.08),呈依次降低趨勢,其中任意兩組間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GLS峰值絕對值水平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呈負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0.827,P<0.001)]基本一致。相關研究表明,當心肌缺血時,收縮期縱向應變(相應缺血部位)在超聲牛眼圖可呈現降低趨勢,且降低的幅度可隨心肌的受累面積及程度的加重而增大,同時二維應變牛眼圖特征可對心肌改變的亞臨床現象進行直觀形象反映,圖像越紅,則患者心肌功能越好,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越低[15-18]。本研究結果顯示,牛眼圖顏色程度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呈負相關(r=-0.769,P<0.001)。
綜上所述,在可疑冠心病患者中,斑點追蹤參數GLS峰值絕對值水平可隨著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且GLS峰值絕對值水平、牛眼圖紅色程度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呈負相關關系,因此,臨床可通過應用斑點追蹤技術檢測GLS峰值水平、牛眼圖紅色程度來評估機體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進而對冠心病病情進行診斷。但因本研究所選樣本量少,因此需進行擴大樣本量、多中心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