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琳,李小北,穆 瑩,郭 寅
(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為了提高汽車行駛穩定性、操縱輕便性以及輪胎和其他機件的壽命,汽車車輪需要保持合理的定位參數。因此,四輪定位對汽車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具有重要意義。四輪定位包括前輪定位、后輪定位以及附加測量值。若后輪定位角發生偏差,后輪推力線偏離幾何中心線,形成推力角,將無法保證汽車行駛的直線性,如圖1、圖2所示。其中通過設置后輪前束,可使后輪推力線與幾何中心線重合,保證車輛的正常行駛和轉向。與前輪前束相似,若后輪前束不符合技術要求,也將會增加輪胎的磨損和影響轉向穩定性。雖然汽車供應商在之前已經做好后輪前束調整,但工廠在汽車下線前,仍需要再次對后輪前束進行檢測,以確保后輪前束在規定公差范圍內。


此次相關車型采用多連桿后橋結構,在試生產過程中發現此車型后輪前束調整率高的問題,增加了生產人員工作量,影響工作效率。為此,利用6 Sigma 方法逐步找出引起此問題的過程參數,再對其進行改善和控制來減少過程的變差,從而達到降低后輪前束調整率高的目的。
在試生產過程中對車輪前束進行檢測,發現某車型的后輪前束值在公差范圍外,需要再次調整,導致此車型后輪前束調整率高。因此將問題的解決目標聚焦在后輪前束上,找出并消除此車型后輪前束調整率高的根本原因,使其前束值在所定公差范圍內,將總調整率降低。
對此車型的后橋從供應商到整車離線的過程進行排查和分析,最終將造成問題的原因鎖定在供應商對后輪前束的預調、整車合裝和下線車輛檢查前束三個過程中。
1.設備測量系統分析
工廠四輪定位(wheel alignment)和供應商的四輪定位設備都具有兩條測試線,分別對這兩條線進行測試。在工廠兩條測試線上對10輛車分別進行3次重復測量,結果顯示工廠的兩條線精確度沒有問題。對供應商的兩條測試線進行測量發現,兩條測試線的精度不準確,且兩條線施加的偏移量不同。
2.過程能力分析
(1)對工廠四輪定位設備的過程能力分析。用實際車輛對測量系統進行分析,圖3表明工廠調節后輪前束實際值過于分散,僅通過添加偏移量不能解決問題。因此,需要先優化,縮小實際值波動范圍。然后優化,將集中后的低離散數據調整至公差范圍內。

(2)對供應商四輪定位設備的過程能力分析。用標定工裝對測量系統進行分析,圖4表明供應商預調節前束值公差遠小于工廠的公差。但由于公差范圍較窄,添加偏移量移動值,很容易偏出公差范圍。因此,希望可以接近于1,將數據置于公差范圍內。

通過魚骨圖分析,影響后輪前束調整率高的主要原因在后橋、車身以及后橋與車身的相對位置。
1.后橋
供應商預調整后輪前束值應在公差范圍內,在運輸到工廠后通過三坐標設備掃描制動盤以檢查其后輪前束值。檢測結果顯示數據呈現不同趨勢,數據產生差異性主要來源于供應商的兩條不同測試線。供應商兩條線上的對標件存在極大差異,不能交叉使用,因此,需要對兩條線添加不同的偏移量。
2.車身
副車架上4個襯套與車身上的裝配孔裝配前間隙過大,副車架定位銷無法發揮作用,無法保證打緊過程中的精度。因此副車架會隨著車身螺栓孔的偏差Δ而產生偏轉,如圖5所示。在此情況下,進行四輪定位測量,發現Δ與前束有輕微相關性。固定副車架的位置,使其主定位襯套起作用,副車架將不會隨著車身螺栓孔的偏差而產生偏轉,如圖5所示。在此情況下,進行四輪定位測量,發現Δ與前束相關性消失。

3.橋與車身的相對位置
經檢測發現定位銷的功能長度遠小于車身與橋的距離,因此即使在擰緊期間,定位銷也不能起到固定后橋位置的作用。為此需要減小車身與后橋的間隙,使定位銷起作用。
1.4.1 改進方法
(1)供應商檢查并正確預調整前束。供應商需要根據工廠實際值對設備的公差帶添加偏移量,以正確地預先調整前束。為使總前束和前束差滿足要求,需要盡可能讓單個前束接近中間值,意味著單個前束的應該盡可能近似。
(2)工廠兩條四輪定位測試線間差異的控制。為消除工廠兩條四輪定位測試線的差異,并保證準確性,工廠應定期從生產線取實車到更高精度的設備上進行測量,以標定本設備。若連續出現過大偏差,則需在收集足夠數據后計算其差值,以作為設備添加偏移量的依據。
(3)車身與車軸相對位置的調整。為確保定位銷起作用,需要將車身與車橋間的間隙減小,將副車架固定在最佳位置。若成本允許,所有夾具都可經過改善達到最佳狀態,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1.4.2 改進前后數據對比
圖6、圖7與圖3、圖4相比,改進后的四輪定位設備過程能力值接近于1,與之前期望的目標值相近。


為了防止此問題再次發生,需要對生產過程嚴格監控以保證產品品質,并提高生產效率。
(1)供應商檢測并添加偏移量以正確地預調整后輪前束。由于供應商有兩條四輪定位測試線,因此,需要對其分別進行監控、分析和增加偏移量。另外供應商設備不精確,有可能是由探針清潔度差且不能靈活旋轉引起的,使真實值產生偏差。因此,需要增加校準頻率、檢查對標件數據、增加設備維護的頻率。以后,供應商可與生產部門直接聯系,對其進行監控,并增加偏移量。
(2)工廠的相關部門需要定期對四輪定位測試線進行檢測。相關部門將生產數據與本部門數據進行對比,以控制四輪定位設備的精度。若偏差過大或同一側偏差,則需要添加偏移量。若出現較大差異,相關部門還需要對設備進行校準。另外,相關部門可在進行四輪定位后直接進行車輛測試,以排除掉影響束值的其他因素。
如何在生產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有效解決,而不是將有問題的車輛流至市場,造成經濟和品牌上的損失,是一個十分有價值的課題。本文通過6Sigma方法解決實際過程中遇到后輪調整率高的問題,以提高生產效率。為減少日后由相似原因造成效率低等問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需注意真實值偏差,定期對設備精確度進行檢查,以及使用更高精度的量規與真實的零件進行對比。日后,在工具的使用方面需要繼續不斷學習,以提高問題的解決效率,并實現技術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