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崇友 韓勇
(1.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日照 276800;2.山東省日照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日照 276800)
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雞細菌性疫病,在雞群中廣泛存在[1-2]。雞白痢沙門氏菌感染可造成雛雞嚴重白痢,有的呈急性敗血癥,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成年雞感染后多呈慢性或隱性感染,可長期帶菌[3]。雞白痢既可水平傳播,也可垂直傳播,不僅給家禽養殖業帶來嚴重危害和經濟損失[4-5],而且威脅到畜產品質量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6]。目前,國內規模雞場雞白痢感染水平較高,2017—2019 年李照偉等選取31個規模化雞場抽檢1340 份雞血清樣品,采用雞白痢抗體平板凝集試驗,結合雞場生物安全措施及凈化情況,開展了雞白痢血清學調查,結果顯示,雞白痢平均場群陽性率為83.87%,個體陽性率為13.43%[7],感染情況嚴重。
日照市家禽種業豐富,既有日照麻雞優良地方品種,又有白羽肉雞等引進品種,雞白痢凈化難度較大。為了解日照市日照麻雞和白羽肉雞的雞白痢流行狀況,為凈化提供技術支撐。本研究對全市種雞場和規模場開展了基礎調查,建立了全市抽樣框。對雞場分類建立檔案,每個場建立凈化方案,推進雞白痢凈化工作。自2017—2021 年連續開展雞白痢流行病學調查,采用流行病學采樣方式,對全市的原種雞場、祖代場、父母代和規模場進行抽樣檢測,掌握了雞白痢的流行狀況。
依托膠東半島和山東省高致病禽流感無疫區建設,對全市禽場進行摸底調查,對種雞場、規模雞場和養雞戶建立抽樣框。
根據建立的抽樣框,將全市雞場按照原種、祖代、父母代、商品代進行建檔,原種和祖代場群全部抽樣,商品代場隨機抽樣。場群確定后群內采用流行病學抽樣方式,由于采用實驗室檢測,考慮檢測方法的敏感性,即檢測到陽性動物,按照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設計的Epi Sampling Calculator 軟件,以估計流行率的抽樣方法進行抽樣檢測,抽樣樣本量計算公式[8]為:

式中n 為抽樣個數,CL 為置信水平,D 為群中的陽性動物數(等于群內個體數與預定流行率的乘積),N 為群內個體數,Se 為檢測方法的敏感性。
每個場點按照群內陽性率10%,置信水平95%,每個場點隨機抽樣30 份。由于原種場陽性率較低,擴大了抽樣數量,每個場隨機抽樣100 份。
2017—2021 年,在日照市采集20 個雞場樣品進行檢測,其中包括原種雞場2 個、祖代/父母代場6 個、商品代場12 個,采樣情況見表1。

表1 日照市種雞場和規模場采樣情況
平板凝集試驗抗原及陽性、陰性血清購自哈爾濱國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安全柜購自新西蘭公司,超純水純化系統(Cascada)購自美國PALL 公司,移液器購自Eppendorf公司。
1.4.1 樣品采集用酒精棉球或碘酒進行消毒后,用針頭刺破雞的肱靜脈、雞翅靜脈或冠尖,用移液器或針管取血適量進行試驗。
1.4.2 檢測方法
用移液器吸取抗原0.05mL,垂直滴于玻板上,然后取血0.05mL,與抗原混合均勻,并涂散至直徑2cm 的液面,2min內判定結果。發生50%(++)以上凝集者為陽性,不發生凝集者為陰性,介于上述兩者之間者為可疑。同時設陽性、陰性血清對照,分別滴加抗原混勻,在2min 內,陽性血清應出現凝集,陰性血清應不凝集。
2017—2021 年,連續對全市20 個種雞場開展監測,其中日照麻雞場9 個,白羽肉雞11 個。結果顯示,經過多年持續的凈化,雞白痢總體感染率呈明顯下降趨勢,但部分祖代和父母代雞場陽性率仍較高,仍需繼續堅持凈化。
2017—2021 年,對9 個日照麻雞場和11 個白羽肉雞場進行監測,雞白痢群體陽性率和個體陽性率呈明顯下降趨勢,凈化成效顯著。但日照麻雞的感染情況較白羽肉雞嚴重,提示應需繼續加強凈化力度。
經過多年的監測凈化,日照麻雞原種場在2021 年未檢測出雞白痢,凈化成效明顯,但日照麻雞祖代/父母代、商品代場的陽性率仍較高,個體陽性率均超過5%,感染情況不容樂觀。白羽肉雞的雞白痢感染情況較日照麻雞輕,但商品代場的個體陽性率也接近5%,感染情況也較嚴重(見表2、表3)。

表2 2017—2021 年日照麻雞和白羽肉雞群體陽性率檢測情況

表3 2017—2021 年日照麻雞和白羽肉雞個體陽性率檢測情況
雞白痢既可水平傳播,也可垂直傳播,其中垂直傳播方式隨種群繁育會造成病原擴散,造成危害擴大的繼代效應。因此,種禽場的凈化顯得尤為重要。日照市種禽場品種資源豐富,既有地方優良品種日照麻雞,又有白羽肉雞等引進品種,雞白痢凈化任務難度較大。為做好日照市雞白痢凈化工作,2017—2021 年課題組采用流行病學抽樣方式,考慮檢測方法的敏感性,以估計流行率的抽樣方法,抽檢20 個養禽場開展凈化監測。結果表明,日照市雞白痢總體感染率呈明顯下降趨勢,表明凈化成效顯著。但部分祖代和父母代雞場陽性率仍較高,尤其是日照麻雞的祖代和父母代場陽性率較高,仍需繼續加大凈化力度。
日照麻雞是山東省地方優良品種,抗病力強、耐粗飼、肉質風味好、產蛋多,屬肉蛋兼用型品種,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1978 年,被列為山東地方家禽良種,2009 年被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列入《山東省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9]。日照市政府高度重視日照麻雞的保種和推廣工作,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日照麻雞核心群的發展建設,目前日照麻雞存欄原種5000 余只,祖代雞3 萬套,年產父母代雞苗100 萬套,配套品種接近20 個。20 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外來品種的引進和雜交改良,日照麻雞感染雞白痢的病例報道逐漸增多,凈化工作刻不容緩。本次監測也發現日照麻雞的雞白痢感染率比白羽肉雞要高,尤其祖代/父母代、商品代場的個體陽性率均超過5%,在今后的凈化工作中要加強種源凈化,盡早解決雞白痢對日照麻雞這一優良地方品種的威脅,達到國家凈化標準。
雞白痢不但可以垂直傳播,也可以水平傳播,因此,在做好種源凈化的基礎上,還應在孵化期間減少種蛋在孵化過程中污染風險,同時在運輸期間加強消毒滅源,在飼養環節中強化人員、物資、籠具、飲水、飼料的管理以及消毒滅源等風險環節的管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