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歡 梁 暉 張意侗 楊 潔 趙月蓮 宋佳敬 李世媛 田 苗
石家莊市中醫院骨科,河北石家莊 050051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常發生在老年人群中,尤其是高齡老年人,這是因為高齡老人骨量低下,常伴有嚴重的骨質疏松癥,當其發生因動作協調性差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輕微外傷時,極易造成胸腰椎的壓縮骨折[1-2]。OVCF 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胸腰背部疼痛,翻身起臥時尤為明顯,活動明顯受限等,并且早期極易并發腹脹、便秘等癥狀[3]。對高齡老年患者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而言,便秘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會影響到骨折術后的恢復,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帶來醫療隱患。近年來,中醫特色治療已成為當前防治圍手術期腹脹便秘的重要方法[4-7]。石家莊市中醫院骨科開展了對高齡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經皮椎體成形術,并在圍手術期輔以中藥穴位敷貼,在治療腹脹、便秘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
選取2019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石家莊市中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高齡OVCF 患者100 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1∶1 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骨質疏松癥診斷參照《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7)》[8],采用雙能X 線骨密度測量儀吸收測量法;椎體壓縮性骨折和經皮椎體成形術手術適應證的診斷參照《中國老年骨質疏松診療指南(2018)》[9]及椎體X 線片。便秘的中醫診斷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 年)》[10],①主癥:便意與便次減少(每次排便間隔72 h 以上),排便艱難與排便不暢,或有便質干結。②次癥:腹脹、腹痛、乏力。
①同時符合上述的診斷標準,且同意入院后第2 日行經皮椎體成形術;②年齡≥75 歲;③成功實行經皮椎體成形術;④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①術前有習慣性便秘,且手術前兩周內服用過通便藥物;②有嚴重脊髓損傷;③已知對中藥大黃及膠布過敏;④血壓、血糖控制不佳的高血壓、糖尿病;⑤合并嚴重內科疾病;⑥精神類疾病。
1.5.1 基礎治療 ①飲食方面:多食清淡、易消化且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禁食辛辣油膩之品。②心理疏導:通過講解手術成功患者的案例,加強醫護配合。③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預防便秘的重要性及引起便秘的相關因素。
1.5.2 穴位敷貼 ①觀察組:采用中藥穴位敷貼。中藥穴位敷貼:選取中藥大黃30 g,研成粉狀,用開塞露調制成直徑2.0 cm、厚度0.3 cm 的圓形藥膏(均由石家莊市中醫院制劑室統一制成)。協助患者取仰臥位,暴露所需敷貼的穴位,用0.9%生理鹽水清潔臍部皮膚后,將上述藥膏放置于穴位貼后,敷于患者穴位,脫敏膠布固定封貼。選取敷貼穴位:中脘、神闕、雙天樞、雙足三里。于每天上午9 時敷貼至15 時,連續敷貼6 h,周期為入院后第1 日至第5 日。②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安慰劑穴位敷貼。安慰劑由我院制劑室統一制作[11],使之外觀顏色與觀察組敷貼中藥無異,周期為入院后第1 日至第5 日。
1.6.1 腸鳴音 每日于穴位敷貼前(9 時)、除敷臍藥物后(15 時)聽取腸鳴音2 次,聽診的以臍為中心的上、下、左、右、中5 個區域,分別聽診1 min,取平均值記錄,分別于治療前后準確記錄。
1.6.2 便秘 Wexner 便秘評分[12]以排便頻率、排便困難或疼痛、排便的完整性、腹痛、排便時間、協助排便的方式、每隔24 h 未成功排便次數和便秘的間隔共8項內容進行評分,分別于治療前后準確評分記錄。
1.6.3 糞便狀態 采用Bristol 糞便性狀量表[13]觀察患者自主排便糞便性狀。該量表由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希頓和路易斯發明,以分型積分,1 型對應1 分,2 型對應2 分,以此類推,共分為7 型對應7 分。分別于治療前后準確評分記錄。
采用SPSS 22.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偏態分布計量資料的描述以中位數(四分位數)[M(P25,P75)]表示,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或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腸鳴音次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腸鳴音次數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腸鳴音次數比較(次/min,±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腸鳴音次數比較(次/min,±s)
治療前兩組Wexner 便秘評分、Bristol 糞便性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Wexner 便秘評分低于治療前,Bristol 糞便性狀評分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Wexner 便秘評分低于對照組,Bristol 糞便性狀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Wexner 便秘評分、Bristol 糞便性狀評分比較(分)
在臨床上OVCF 是高齡老年患者常見的疾病[14],據統計,80 歲以上女性患病率可達36.6%,同時椎體壓縮性骨折占全身骨質疏松性骨折的90%以上[15]。OVCF的患者在受傷后會引起腹膜后的血腫,血腫通過彌散逐漸刺激腹周神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導致其功能減弱,故而出現腹脹便秘等癥狀[16-17]。祖國醫學認為,骨斷筋傷,血瘀氣滯,瘀血內停,經脈不通,胃失和降,是創傷引起腹脹、便秘的主要病機。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目前經皮椎體成形術可以明顯減輕骨折引起的疼痛,已在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中廣泛應用[18-19],但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圍手術期出現的便秘等并發癥會對其身體和心理造成一定的負面作用[20-22]。在高齡OVCF 的患者中,由于其基礎疾病較多,如果在圍手術期不能保持排便的通暢,極易引起并心腦血管意外、肺栓塞等嚴重并發癥,甚則危及生命[23-24],因此對OVCF 的患者應盡早采取預防性的干預措施,減輕腹脹、便秘的發生[25]。
大黃味苦、性寒,歸脾、胃、大腸經,能蕩滌腸胃,推陳致新,為治療便秘之要藥。藥理學研究發現,大黃中的結合型蒽醌衍生物,如游離蒽醌、蒽醌苷(大黃素)、雙蒽酮苷(番瀉苷),是瀉下的主要活性成分。有研究表明,大黃通過修復腸神經系統失調,減輕便秘癥狀[26-27]。穴位敷貼在是“內病外治”中是最常用的手段,其以簡單、便捷、無痛苦被患者所接受。中脘、神闕、天樞、足三里所處位置表皮角質層薄,皮下脂肪少,有助于藥物的滲透吸收,而神闕穴位于臍部,為沖、任、督三脈交匯之處,為增強胃腸功能的要穴。大黃的加工方法不同,對大黃瀉下功效有著重要影響,研粉外敷使大黃對于便秘有著更好的藥效,并且能夠縮短治療時間[28-29]。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腸鳴音次數、Bristol 糞便性狀評分均高于照組,Wexner 便秘評分低于對照組。綜上所述,在高齡OVCF 患者經皮椎體成形術的圍手術期中,早期應用中藥穴位敷貼,可恢復胃腸功能、改善便秘癥狀,提高患者舒適度,進而減輕患者痛苦、減少嚴重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度過一個安全、平穩、舒適的圍手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