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楷
課題“拍賣”這個環節,的確令人興奮。但是,第一次“拍賣”,我還是有一點兒緊張的。
我們組內商量后,決定拍第十課。其中一個組員說道:“出的印章多了的話就虧大了,但也不能出太少啊,要不然就可能競拍失敗。”這時,我挺身而出,說:“要不,我先去打探‘敵情,‘巡視一圈大家獲得的印章數量,好確定我們要用多少印章來拍這個課題。”
逛了一圈后,我發現大家要出的印章數大多為十幾個。我算了算我們組的印章,總計有七十個,但我們并不想花光所有的章來換課題。經過激烈的討論,我們決定為要選的課題出四十個印章。突然,我想到一點,說:“我認為四十個印章太多了,出三十五個就足夠了——算下來,每人還能省一兩個印章。”但其他組員并不同意我的想法:“為了這個課題,我們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如果被其他人‘奪走了,我們就需要重新準備了。”這么說來,出四十個印章也確實更保險一點。
然而,就在要以四十個印章“出價”的時候,我匆忙用橡皮擦掉了原先寫的數,改成了三十五個印章。老師“開標”的時候,我們心里都忐忑起來。當聽到老師說我們組花了三十五個印章時,我們組的成員都用充滿疑惑的眼神瞪著我,他們可能在想:我們討論的不是出四十個印章嗎,你怎么改成了三十五個?我壓力很大,如果我們組沒有成功拍下這個課題,一切責任就在我身上。
接下來,我聽到有其他組也跟我們選了同樣的課題。這時候,我們的心跳速度越來越快。我都不敢呼吸了!終于,老師宣布另外一個組只花了三十個印章,我們組以多五個印章的優勢,成功拍下了這個課題!全組同學都感謝了我。
咦,如果我那時候寫三十一個印章,豈不是更好?
100034? 北京市西城區黃城根小學
四(9)班
指導老師? 程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