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領導出面”是十分重要、稀缺的資源。這種資源理應該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一般事情領導不應該隨便出面。但現在各種會議、迎檢使得領導難以抽身出來去做更重要的事情,“解放領導”成為當前十分緊迫的事情。
上級單位到下級單位搞調研、視察,下級單位要派人接待和陪同。主要領導出不出面、出面接待還是全程陪同,要視上級調研或視察組帶隊領導的級別,以及下級單位的重視程度來定。
在上下級對等的前提下,如果下級非常重視,則主要領導會陪同整個過程;如果下級不太重視,則會派副職陪同,主要領導陪一次餐即可。
在不對等的情況下,即下級主要領導高于上級調研、視察領隊的級別時,則領導出面陪餐意味著領導非常重視。
無論是領導接待,還是陪餐,抑或是陪同,說的都是領導要出現在現場。僅就接待工作來說,“領導出面”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資源。
如果上級單位、事項或人員不是特別重要,領導往往不會出面,他會在更為重要的場合“出面”。

湖北省委書記王蒙徽在咸寧市調研產業發展
“領導出面”是一種特殊的注意力分配。
領導注意力是稀缺的,領導不能同時關注、重視其管轄范圍內所有的事情。他的時間、精力不允許他關注太多的事情,只能關注少數重要的事情。因此,領導注意力只能分配到少數重要的事情上。
比如,某縣領導這一年主要關注申請國家文明衛生城市、公民道德的教育,下一年關注精準扶貧和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將主要的精力和時間放在這些事情上,那么下面單位和工作人員也會將主要的資源投放到這些事情上。
在某些階段,領導也會同時關注一些階段性的事情,比如老上訪戶問題、國企改革職工問題、縣城摩的整治問題等,以及其他領導批示過的事項,領導所關注的事情,必須有落實和回應。
黨政兩辦專門有盯著領導關注的事情的機構和人員。比如,領導秘書專盯領導批示的事情,督查室則督查領導推動的工作。
領導在一年度或某一階段關注的事情雖然不多,卻也有一定的數量,絕對不止一兩件。因為領導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親自去做、親自去督促,領導下面有一整套人馬為他所用,為他完成他所關注、重視的事情。
領導親自參與的事情,也就是需要領導出面的事情,一般是領導推動的工作,策劃、調研、協調、制訂方案等都需要領導親自出面推動。
領導可以在同一時間內關注多個重要的事情,但是領導分身乏術,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內親自在多個場合同時出現。因此,“領導出面”是十分重要的資源,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領導不會什么事情都出面。
從構建工作關系來說,“面對面”是最有力度的。
比如,鄉鎮主要領導要在行政村推動工作,既可以發文件,也可以打電話,還可以派工作人員下去。最有力度的是派工作人員下到村里跟村支書對接。如果鄉鎮黨委書記親自到村里來督導工作,則效果最佳。這個時候,村支書會感受到來自黨委書記的面對面的壓力。
從下級單位接待工作來講,下級單位主要領導出面,無論是級別對等接待,還是下級單位高級別接待,顯示的都是下級單位的重視。對于被接待單位來說,體驗到的是被尊重和重視的感覺,給人家的印象分就很高。
從推動工作的角度來講,上級下去視察、調研及檢查,是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也就希望獲得下級的全力配合,使工作順利完成。
下級不同級別的領導出面,意味著下級單位對上級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同,也就意味著下級配合的程度不同。越是主要領導出面,表明重視程度就越高,下級也就越配合上級的工作,上級工作完成得就越好。
比如精準扶貧第三方評估,第三方到村里后,鄉、村兩級重不重視、配不配合,對于第三方工作的完成狀況有很大的影響。
又如,省發改委進行產教融合調研,如果下級發改委重視,就不僅有學校、企業的現場調研安排,還會在市發改委舉行包括發改、教育、人社、財政、學校、企業等多方的研討會,這有利于省發改委更好地掌握情況。
中國的行政體制是條塊結合,下級部門的人事、財政等掌握在同級的黨委政府手中,而不在上級歸口部門身上。因此,部門上下級關系不是純粹的命令式關系,更多的是協商、合作式的工作關系。工作關系的構建需要面對面溝通。這種情況下,上級要推動工作,由主要領導出面推動更便捷。
對于下級來說,資源是掌握在上級各部門手中的,需要通過競爭來獲取。如此,下級單位就需要與上級面對面構建起工作關系,而上級的調研、視察則是給下級構建和加強關系的機會。什么領導出面,則視下級單位主要領導對重要事務的判斷和選擇而定。
可以說,“領導出面”是十分重要、稀缺的資源。這種資源理應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一般事情領導不應該隨便出面。現在的問題是,各種會議、迎檢大量占用了這個資源,使得領導難以抽身出來去做更重要的事情。“解放領導”成為當前十分緊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