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平高科總部大樓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平高科”)1999年成立,2000年上市,是由袁隆平院士作為主要發起人設立的現代種業高科技集團,第一大股東為中信集團。公司主營業務涵蓋種業運營和農業服務兩大體系,其中雜交水稻種子業務全球領先,玉米、辣椒、黃瓜、谷子、食葵種子業務中國領先。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03億元,位列全球種業企業前十強。
科研創新是隆平高科的核心競爭力。按照“標準化、程序化、信息化、規模化”要求,隆平高科率先在國內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雜交水稻商業化自主創新體系,涵蓋國內、國際兩大市場,覆蓋生物技術、傳統育種、品種測試三大平臺。公司還組建了國際先進的生物技術平臺,已在分子育種、轉基因、基因編輯和全基因組選擇等新技術領域積極展開布局。近三年,隆平高科累計研發投入接近10億元,占營業收入比穩定在10%左右,超過國內同行水平。公司已在中國、巴西、美國、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多個國家建有水稻、玉米、蔬菜、谷子和食葵育種站約50個,試驗基地總面積1.3萬畝,主要農作物種子的研發創新能力居國內領先水平。公司還擁有一流的研發團隊,擁有一大批優秀的水稻、玉米、生物技術專家。

?海南三亞南繁科研基地,隆平高科副總裁、水稻首席專家在田間選種
8月4日,在農業農村部公布國家農作物種業陣型企業名單中,隆平高科同時入選水稻強優勢陣型和玉米補短板陣型,子公司天津德瑞特、湘研種業入選蔬菜破難題陣型,子公司巡天農業入選雜糧補短板陣型;公司持股的華智生物入選技術支撐專業化平臺、中信農業產業基金入選投資機構專業化平臺。
在科技創新方面,隆平高科持續加大創新投入,在國家一系列促進現代種業發展的政策指導下,為解決種源“卡脖子”等問題,隆平高科在全球范圍內引進和保存大量水稻、玉米等種質資源,為有效提升種源自主可控、解決品種同質化等“卡脖子”問題提供了有力支撐。
水稻方面,經過近十年資源創新和積累,隆平高科已育成一批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親本,如隆科638S、晶4155S、華瑋338S等不育系,以及華恢5438、華恢2855、華恢1988等恢復系,2021年國審、省審雜交水稻品種自主知識產權的不育系占比87%,恢復系占比72%。玉米方面,隆平高科研發體系覆蓋北美、南美及我國主要玉米生態區,實現了種質資源、創新技術、數據信息等方面互聯互通以及創新鏈條全覆蓋。同時,通過巴西隆平,與國際領先種業公司在研發創新、市場推廣等方面正面競爭,國際競爭力及地位顯著提升。
在產業發展方面,依托完善的創新體系和品種持續產出能力,公司綜合實力穩居國內種業第一,位列世界種業前十強。根據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統計,2020年全國雜交水稻、玉米推廣面積前十位品種,隆平高科分別占7席和4席。另據統計,公司自主研發水稻、玉米品種累計推廣約2.5億畝,增產糧食100億斤以上,農戶增收110億元。
《關于扶持國家種業陣型企業發展的通知》是農業農村部進一步落實“種業振興行動”的具體舉措,疊加生物技術興起、新《種子法》實施等背景,當前我國種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法律環境和技術環境前所未有,將進一步加快推進種業的健康、高質量發展,并為保障我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有力保障。新形勢下,巨大的機遇期將加快促進我國種業發展轉型升級。水稻方面,糧食價格整體上正處于穩定并有小幅度上漲趨勢,優質優價利于優質品種的推廣;玉米方面,隨著生物育種產業化的有序推進,行業將進入新的黃金發展周期,預計到2025年,行業迎來市場過渡的三年窗口機遇期。
在國家種業振興企業扶優扶強政策支持下,隆平高科將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穩固領先優勢,進一步加強商業化育種體系建設,加強基因編輯、全基因組輔助選擇育種等前瞻性技術應用,持續選育高產、優質、綠色的農作物新品種。
下一步,隆平高科將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落實國家種業振興行動的有關戰略部署,加大研發投入,完善創新體系,優化發展布局,強優勢補短板,做好國家種業振興的排頭兵,為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貢獻種業力量。
一是積極承擔并保質保量完成國家有關重大項目和任務;二是緊緊抓住當前政策、生物技術和新種子法實施等機遇,堅定推進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三是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強化產學研協同,持續開展育種創新聯合攻關。
未來,公司將繼續大力弘揚袁隆平院士創新和奮斗精神,深度聚焦種業創新和國內外市場拓展,同時加大管理變革力度,構建系統化的管理體系和透明開放的市場化機制,努力向“世界優秀的種業公司”的目標奮進,并力爭在“十四五”時期進入世界種業前五強。

?瑞豐生物玉米試驗基地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