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小鹿
香港文壇泰斗劉以鬯曾于20世紀50年代旅居新馬編報,寫下一批充滿南洋色彩的小說。手邊的《椰風蕉雨》,即為首次引進內地的劉以鬯南洋故事集,包含兩篇中篇小說、四十篇短篇小說,以及二十篇微型小說。
因是南洋故事,小說中隨處可見吉隆坡、牛車水、康樂亭等地名,引人生發出對南洋的幻想和向往之感。比如書中收錄的第一篇中篇小說題目就叫《星加坡故事》,寫的是發生在新加坡的艷遇故事。
書中的熱帶風光也是讓人著迷之處。書名《椰風蕉雨》就涵括了南洋最普遍可見的兩種植物:椰樹和芭蕉。從書里我還看到一種熱帶植物,叫亞答樹。馬來人愛用亞答樹葉蓋屋,亞答樹葉像芭蕉葉那般肥大密實,通風耐熱,當地居民喜歡住在這種亞答屋里。書里還多次提到紅毛丹,比如新加坡人去馬來西亞作客,常常會帶回點紅毛丹做禮物。

此外,還看到一些南洋小吃。南洋人喜歡喝烏啤,吃紅豆冰、羊肉沙爹、五味湯、啰惹……啰惹是馬來文Rojak的音譯,一種常見于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的蔬菜沙拉。新馬居民還很喜歡坐在羔呸店里喝羔呸烏。羔呸烏是Kopi-O的音譯,指加糖去奶的黑咖啡。劉以鬯常安排筆下的男女青年在羔呸店里搭訕、聊天,在一杯羔呸烏里談情說愛。
還有新馬的傳統文化。浪吟舞是馬來西亞最普遍的民族舞蹈,新式“浪吟”常奏西洋歌曲,甘榜“浪吟”大都應用常奏馬來古樂。當地女子喜歡穿娘惹裝,上身穿薄紗的傳統服飾甲峇耶,下身穿五彩的紗籠。穿著娘惹裝跳一段浪吟舞,濃郁的南洋韻味撲面而來。
回歸小說本身?!兑L蕉雨》里收錄的小說大多以愛情婚姻故事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劉以鬯筆下的愛情婚姻故事絕大多數是悲劇,特別是女主人公,通常命運悲慘,看得令人唏噓不已。所以,偶爾出現幾篇憂傷而深情的家庭故事,比如《梭羅河畔》《生日禮物》《機器人》,就令人有溫馨之感,感到生而為人擁有幸福的愛情和親情,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小說類型,基本分兩類,都市小說和鄉村小說。都市小說以新加坡故事為主,主人公往往流連當地歌臺,去萊佛士坊喝茶拍拖,到海邊巴剎宵夜。而鄉村小說則側重馬來甘榜的底層小人物,書寫時植入一些地方傳統氣息,增添了看點。
愛倫·坡曾提到一個寫作觀點:整篇故事應該是為了最后一句話而創作。這個觀點我覺得劉以鬯運用得非常好,很像歐·亨利,時有預想不到的結局。比如《椰樹述趣》,結尾是神來之筆,引人發笑。還有《惹蘭勿剎之夜》《馬場喜劇》《藍寶石》……結尾也都有反轉,讓人有意想不到的驚艷之感。
總體來說,劉以鬯小說里的情節傳奇,情感表白鮮少鋪墊,直來直去,干脆利落。雖能看出虛構痕跡,但故事立足于小人物的生活煙火,沾滿南洋濕潤的蕉風椰雨,讀來亦覺有異域趣味,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