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么大不了》
陳雪莉 著 人民郵電出版社

通過典型的生活案例和豐富的圖表分析,解析了焦慮、抑郁、孤獨等各種情緒的產生動機及應對方式,給出極具操作性的高效情緒管理方法。從情緒ABC理論和情緒ABCBO模型出發,幫助讀者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獲得改變認知的思維方式,最終成為情緒的主人。
《重新理解企業家精神》
張維迎 著 海南出版社

作者討論了企業家決策的心智模式,分析了企業家的兩種主要職能,概述了以企業家為中心的“斯密·熊彼特增長模型”,并以此模型分析了中國過去幾十年經濟的增長。以立足于理論又回歸現實的分析,普通讀者打開了一扇洞察真實的市場和經濟發展趨勢的窗口。
《小的是美好的》
【英】E.F.舒馬赫 著 劉清山 譯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以其深厚的經濟學涵養為基礎,用獨特又精辟的觀點切入,鋪展出全然不同的人文視角,透視了現代社會所面臨的困境,并提出有效的思路解決問題,讓小規模發揮大能量。
《數字勞動:自由與牢籠》
佟新 主編 中國工人出版社

可否通過平臺經濟中的共享理念來解放勞動者?巨大的財富積累可否推動消滅勞動中的異化?作者為此“潛入”數字勞動世界,送外賣、做主播、打電競、開網約車……以親歷者身份,記錄數字勞動的方式以及它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聯系,反思其帶來的新的勞動關系、勞動倫理、勞動保障等問題。
《1917年3月:改變世界的一個月》
【美】威爾·英格倫 著 孟馳 譯 中信出版集團

作者以俄國和美國歷史見證者的日記、回憶錄、口述歷史和報紙報道,對這個改變世界諸多大國命運的1917年3月進行了頗為詳細、富有質感的描述。講述了當年的士兵、和平主義者、活動家、革命者和反動者對歷史的預測,展示了現代世界的起源故事。
《病人、醫生、江湖郎中》
【英】羅伊·波特 主編 歐陽瑾 譯 中國工人出版社

作者以124張精彩插圖與離奇逸事,以批判性的眼光審視了病人、醫生、江湖郎中在近代英國文化背景下的互動,探究了身體在死亡、疾病和健康中的表現。通過剖析靈與肉、善與惡、美與丑,波特揭示了疾病與醫療更廣泛的隱喻和象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