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山,邱井東
(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成都 610000)
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城市擴容使得市政橋梁建設日益增多,隨之而來市政橋梁建設中各種病害越發普遍和呈現多樣化,往往是在發生后通過處理方式對其進行消除或改善,這對實體工程質量造成耐久性和外觀質量影響外還對施工企業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在施工中,施工工藝、施工方法、施工機具及微小問題處置方式不當會造成質量問題風險,通過翻閱大量資料和借鑒國內外施工中存在的質量事故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出以下質量風險項目,見表1。

表1 市政橋梁常見質量風險一覽表
因果分析圖法[1]在質量管理中,也稱為質量特性要因分析法。其本身主要用于質量問題逐層排查可能原因的分析方法。本文主要運用該方法實現預防預控,通過人機料法環作為第一層面的因素進行分析,然后對第一層面的各個因素再進行第二層面分析,將第二層面分析內容作為單獨的風險控制點的方法。
青白江大橋位于四川省德陽市高新區,全橋長382.0 m;寬度70 m,分為左右2幅,跨徑布置為4×35 m+(55 m+61 m+61 m+55 m)=372 m,橋梁中線位于直線及半徑1 200 m圓弧上,斜交角15.0°~27.66°。跨徑布置為第一聯A0—P4為等截面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4×35 m),第二聯P4—A8為變截面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55 m+61 m+61 m+55 m)。車行道橋面根據道路總體要求沿道路中心線垂直方向設置雙向1.5%的橫坡,人行道設置2%的單向橫坡。橋梁通過結構旋轉找坡。橋梁縱向坡度A0—P4為+2.1%;P4—A8為-1.7%。設計基準期為橋梁100 a;設計使用年限為100 a;設計安全等級為一級。
青白江大橋第二聯橋梁跨既有河道青白江,河道寬120 m,根據泄洪論證,非汛期泄洪能力流量須至少達到130 m3/s。根據當年降雨并結合上游情況,10月中旬方可開始施工作業,需要在次年5月底前完成橋梁支架拆除保證汛期泄洪能力,有效施工時間為7個月。橋梁施工內容體量大,平面有平曲線、立面為變截面,施工難度大,工期緊,實體質量要求一次性合格。
青白江大橋現澆箱梁施工主要包含支架搭設、模板施工、支架模板預壓、鋼筋制安、內膜安裝、混凝土澆筑、預應力施工和支架拆除等,對現澆箱梁的實體質量控制[2]包含上述所有環節,每個環節可能導致不同的質量問題。本文主要以底板混凝土下腋空洞為例進行應用實踐分析。
在現澆箱梁混凝土澆筑后,在下腋位置經常會發生邊角空洞導致露筋,一旦發生后需要單獨評定并剔除修補,給項目造成損失。按照因果分析圖法,分別從人、機、料、法和環5方面全面細致分析可能造成的原因,如圖1所示。

圖1 底板砼下腋空洞因果分析圖
(1)人:混凝土澆筑工人未交底培訓;責任心差和自我意識強,不聽從現場管理人員指揮;分工不明確,現場組織混亂;管理人員缺位。
(2)機械:泵車經常堵管,影響澆筑;振動棒經常損壞,無備用。
(3)材料:水泥(外加劑)過期、水泥用量不當、集料含泥量過大和集料針片狀含量超標。
(4)方法:商混站拌合樓計量不準、到場混凝土坍落度過大或過小、模板拼縫不嚴導致漏漿、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振搗不到位和養護不到位。
(5)環境:冬季施工氣溫太低、質量三檢制制度運行不佳、內部協調不暢和夜間施工照明不足等。
根據底板砼下腋空洞因果分析圖,經過分析研究并針對性地制定防控措施[3-5],見表2。

表2 青白江大橋第二聯現澆箱梁底板砼下腋空洞因果分析防控措施風險清單
通過因果分析圖在青白江大橋第二聯施工中質量風險隱患識別的基礎上,制定防控措施風險清單,并參照執行。通過在青白江大橋第二聯的實際應用實踐,下腋空洞病害得到有效改觀,蜂窩麻面發生率大大降低。
項目在每周生產例會上,根據下周工作進度情況,培訓宣貫下周質量風險隱患清單內容,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在某項工序開展前,由項目部檢查準備情況,確保準備充分后才開始現場施工實施。
本文通過運用因果分析圖法細化市政橋梁現澆箱梁的質量風險識別。在市政橋梁質量風險識別工作上按照質量影響因素全面細致地剖析可能原因并有針對性地制定防控措施,經過實際應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對市政橋梁施工質量風險的識別提出了全方位分析方法和問題解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