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劉洋
(中共方城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方城縣將“五星”支部創建同綜合片區建設深度融合,立足各鄉鎮(街道)“五星”支部創建規劃,選定基礎較好、資源豐富、生態優美、特色鮮明的區域,實行連片打造,提升示范效應,打造“五星”支部創建樣板區、鄉村全面振興引領區。
方城縣把“五星”支部創建作為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圍繞創建目標和重點任務,創新實施農村基層黨建“四個一”工作機制,探索推進綜合片區治理模式,完善提升黨建引領下的全科網格化管理體系,不斷提升黨建引領、示范帶動和社會治理能力,為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激發澎湃活力。
實施“四個一”強堡壘,發揮黨建引領能力。聚力發揮“兩個作用”,推行每周一次村級接處訪、每月一次主題黨日活動、雙月一次村務公開和每季度一次觀摩評比的基層黨建“四個一”工作機制,作為高質量推進“五星”支部創建的“有力武器”。
一是以村級接處訪為重點,發揮基層黨支部社會治理“主心骨”作用。以創建“平安法治星”為目標,借鑒“楓橋經驗”,通過分包聯系鎮村的各級干部、“一村四警”、村“兩委”班子成員、駐村第一書記、無職黨員和群眾代表,與群眾建立“周三之約”,把“接訪工作室”搬到村里,把接處訪力量下沉到老百姓家門口,及時有效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以小問題的解決輻射帶動全縣平安創建“大環境”優化提升。
二是以村務公開為抓手,營造良好基層政治生態。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和“一提二審三通過”決策機制,確保村“兩委”班子講規矩、風氣正。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財務收支和年度預決算、道路水利、建設規劃等一律公開,自覺接受鄉鎮紀檢部門的專門監督、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內部監督,在充分尊重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自主權、監督權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三是以支部書記大比武為載體,鍛造過硬“頭雁”隊伍。聚焦“五星”支部創建重點任務開展競賽拉練,采取現場觀摩、逐村評比、整鄉推進的方式,通過“聽、查、講、評、談”,定期晾曬、評比各村(社區)人居環境治理、發展集體經濟、壯大特色產業等方面的階段性成果,讓“四星”“五星”黨支部凸顯亮點、“三星”黨支部對標加壓、“一星”“二星”黨支部知恥后勇,并根據工作實效動態管理調整創星規劃,傳導壓力、比出干勁、激發動能。
四是以主題黨日活動為平臺,強化基層組織凝聚力、向心力、號召力。堅持“一月一主題”“一次一特色”,組織開展黨員學習日、書記黨課日、民主議事日、黨內評議日、政策宣講日、志愿服務日、溫暖關愛日等系列活動,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抓實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升組織生活質量,提高農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充分調動群眾參與“五星”支部創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打造“樣板區”促爭星,增強示范帶動能力。將“五星”支部創建同綜合片區建設深度融合,立足各鄉鎮(街道)“五星”支部創建規劃,選定基礎較好、資源豐富、生態優美、特色鮮明的區域,實行連片打造,提升示范效應,打造“五星”支部創建樣板區、鄉村全面振興引領區。
一是完善基礎設施,拉開片區框架。發揮“五星”支部創建目標牽引作用,指導平原鄉鎮以集鎮為中心,規劃建設面積在5~10平方公里;山區鄉鎮以特色區域為中心,規劃建設面積在10~20平方公里;城區街道辦事處以宜業興業星、共建共享星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載體,結合廁所革命、清河行動、千村萬塘治理,整合“山水田林路、文衛社居產”等資源要素,精心打造鄉村振興先行區、全域旅游示范區、環境整治標桿區,為群眾創造環境優美、生態宜居、休閑舒適的幸福美好家園。
二是聚焦創建內容,豐富片區內涵。圍繞“五星”支部創建農村29項和社區27項評星標準,充分挖掘鄉村特色產業、農耕文化、生態農業、傳統村落等現有資源,豐富片區建設內涵。聚焦“支部過硬星”創建任務,深入開展“逐村觀摩、整鄉推進”“支部書記大比武”“黨員示范崗”“黨員示范戶”等評比活動,激勵引導黨員干部在創建工作中當先鋒、作表率。聚焦“產業興旺星”創建任務,大力推進特色產業培育、“三位一體”綜合片區治理和“萬企興萬村”活動,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著力培育30個左右年收入50萬元以上的“強村”。聚焦“生態宜居星”“文明幸福星”創建任務,以鄉鎮示范片區內的村為重點,全域全要素編制村莊規劃,持續推進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建成一批通道美、田園美、景觀美、村莊美、環境美的新時代美麗鄉村。聚焦“平安法治星”創建任務,探索創新網格化治理、村級接處訪、“紅色物業”創建等有效機制,持續推進“智慧警務”“雪亮工程”、小區環境“微治理”,不斷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
三是依托產業支撐,提升片區能級。以“產業興旺星”創建為引領,引導各行政村黨組織立足區位、資源、產業優勢,有針對性地發展“城郊型”“種養型”“資源型”“服務型”等集體經濟,加快推進“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積極推進煙葉萬畝生產基地、蠶桑一體化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特產品產業園等園區建設,做大做強中藥材、花卉、林果、蔬菜、食用菌、煙葉等特色產業,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支撐。

黃金梨種植基地
織密“全科網”筑基石,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緊緊圍繞主動創穩、源頭維穩、制度建穩,以“三不五零”“七個不發生”為目標,深入推進黨建引領下的全科網格化治理,不斷提升縣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一是全科網格全覆蓋。將原有的“一村一警”的警格、河長林長網格、基層黨建網格有機融合,按照“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則,結合居住分布實際情況、人口規模、轄區面積等要素,實行縣、鄉、村、組、戶“五級聯動”,全縣設立大中小微四級網格8973個,配備網格長8973人,小網格長8016人,微網格長247人,把人、事、地、物、組織納入全覆蓋網格管理。
二是黨的組織全覆蓋。以全域黨建為統領,以各級黨組織為依托,以黨員為基本隊伍,把聯合黨支部建在小、微網格上,將全縣3.9萬余名黨員分別編入對應的網格黨組織,發動機關黨員到所在村、社區網格報到,深化“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把黨的聲音傳遞到“神經末梢”。
三是公共服務全覆蓋。發揮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群眾信得過的優勢,密切關注“弱勢群體、邊緣地帶、真空部位、薄弱環節、矛盾焦點”等領域,及時排查上報“突發事件、安全隱患、不穩定因素、重點人員異常情況、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等信息,利用每周三村級接處訪日召開網格長例會,綜合研判、快速反應、抓早抓小、有效處置,把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消化在網格內,確保全縣村(社區)實現“三零”目標。
創建“五星堡壘”,打造“紅色引擎”。方城縣將持續推動“五星”支部創建與基層黨建、聯片治理、全科網格深度融合,建立包鄉聯村、跟進提醒、工作調度、示范引領等4項全鏈條動態管理工作機制,力促拓面提質,形成“三星”支部連線成片、“四星”支部不斷增加、“五星”支部快速涌現的良好態勢,有效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努力走出一條富有方城特色的基層治理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