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華
在我工作地的一個農貿市場,有一個別具一格的豬肉攤位,攤位是夫妻搭檔,又是“老小配”,顯得特別惹眼。
這對夫妻的生意特別紅火,除了在農貿市場賣豬肉外,他們還給許多酒店外送。雖然生意紅火,他們對顧客卻沒有一點架子,不管你買多買少,都把你當作是親人一般招待。
這對夫妻每天都笑容滿面,丈夫很能干,妻子很賢惠。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他們。那天剛好收到了《短篇小說》的樣刊,因為有一位老同學來訪,特意去農貿市場買點排骨。我在那個夫妻搭檔的攤位上買好排骨,老板卻兩眼死死地盯著我的雜志,有點不好意思地問我:“能不能把您的書借給我看一下?”這年頭借書看的人太少了,何況還是個賣豬肉的。我心懷敬意地遞上《短篇小說》,他連聲稱謝,并問我住處離市場遠不遠。我聽出了他的“話外音”,他是想問我借書看呀。
下次去買豬肉的時候,我又帶了幾本雜志給他看,他把看好的《短篇小說》還給我。
一個愛看書的賣肉老板,真有意思。出于職業的敏感性,我感覺他是個有故事的人。因為他的妻子比他小十五歲,那么他年輕的這一段未婚的歲月,一定有著坎坷的經歷。
既然他愛看書,我就經常與他探討讀書的心得。比如,“你為什么喜歡看《短篇小說》這本雜志呢?”面對我的發問,他發自內心地告訴我:“《短篇小說》里的小說很接地氣,都是一些我們普通老百姓遭遇的故事。”
在我們的交往中,我與他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多,對看書的好處,我們都覺得多看書至少可以增加知識,當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有知識的人就更有辦法。
“是的,愛看書的人就是不一樣,肚里有貨,會講話,善于溝通,尤其是現代社會,一定要好好講話,生意才能興旺!”他一談起看書,就像一位教授,完全看不出他是一個小學都沒有畢業的人。
見時機成熟了,我邀請他到我家做客。在我的書房里,他一邊喝茶,一邊講述了他那一段不堪回首的青春歲月。
因為沒有文化,遇事都是武力解決,結果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坐牢出來后,雖然發誓要悔過自新,可是社會的偏見讓他的生活陷入困境。找工作處處碰壁,越想賺錢越賺不到錢。在那一段人生的低谷,他的內心只有錢,因為金錢能讓他出人頭地。
就在這個時候,他碰上了姜月華,并與姜旭華假結婚開始進工程隊打樁。起初,他的內心只有賺錢,然而,面對一個活生生的美麗的少婦,他的內心有一只惡魔在折磨他。
看到這里,您肯定也知道了,那個愛看書的豬肉攤位老板就是方明達。方明達坦誠地說:“性是人的本性,當我夢寐以求地得到了‘性’,‘性’也讓我突然醒悟。一個男人要讓女人心甘情愿地喜歡自己,就必須要改變自己,要讓自己變得優秀起來。”
夫妻樁的工程結束后,方明達選擇了悄然離去,他帶著一顆幡然醒悟的心開始了新的生活,最終獲得了新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