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麗
(北京博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1500)
近年來,土建項目的質量把控始終是建筑行業中的關鍵性問題。確保土建項目的質量,不僅是對于居住者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而且還會與項目后期使用的綜合收益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研究土建項目的質量把控措施是一件十分主要且繁雜的事宜。這個環節中會包含許多層面的內容,如項目發承包之間的技術交流、作業實施階段的物料供給、物料質量把控、項目后續階段的物業介入等。雖然對于上述工作內容的關鍵點,建設方與施工方都十分關注,可是在實際的操作環節,還是會存在許多尚待解決的問題。同時,由于項目的建設時間相對很長,涉及的作業技術也十分繁雜,經常會有高空作業等存在安全風險的內容,這些因素都會造成土建項目作業實施環節中出現許多不可控的事項,同時,這些因素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土建項目的實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安全保障。當下,我國的市場經濟高速進展,建筑行業務必要優化自身的實力,才能具備更加強大的競爭能力,編制完善的作業質量管控條例。實行更加嚴謹的質量管控措施,才可以保障自身的發展進度。
想要保障項目的綜合質量方面能夠符合建設部門的實際要求,需要在作業實施前期做好項目的概況資料統計及相關的質量規范要求。同時,安排專業的地質工作人員,實施地質勘測方面的采樣工作,做好項目實施區域內的土質與水質的準確分析,與此同時,綜合得到的土質與水質的報告資料,分析對于項目作業質量管控有影響的相關因素問題。
在項目正式作業環節,還需要分析對于項目作業質量管控有影響的相關因素問題,需要在人為作業方面、作業原料方面、作業設備方面、作業實施技術方面、外界的環境方面進行詳細分析,如表1內容所示。
通過表1 內容能夠看出,必須要提升對于質量影響根源的管控工作,才可以保障項目后續使用的穩定性,順利經過竣工的質量驗收環節。

表1 影響建筑施工工程質量的外部因素
確定項目作業質量的影響因素之后,利用PDCA循環原理,對項目的作業實施質量進行階段性的管控,把已確定的質量把控標準做好細致的排列,構建出自上而下的質量標準實現階段。利用PDCA 循環原理,在每一階段中應用實現,這樣能夠確保項目的最終質量要求。利用PDCA循環原理的作業質量管控示意圖參考圖1內容。
結合圖1內容可知,PDCA循環原理的階段性內容可以實際體現出土建項目作業實施的質量管控流程,同時,各個循環階段的終極目標都是以質量為核心進行,把圖1 中的循環階段性內容當作質量的逐步優化必須項,同時,在各個循環階段中,逐步優化內容管控,使其構成PDCA 循環優化方式,這樣才可以達成質量管控的真實上升。PDCA 循環原理中,各階段性內容需要相互調節,一同構建成完善的機制,自P、D、C、A這4個環節,完成管理目標。

圖1 利用P DC A循環原理的作業實施質量管控流程示意圖
保障土建項目對的質量管控模式完善之后,需要自作業實施物料開始,針對作業的每個實施環節,做好相對應的質量把控措施。例如,混凝土的配比作業環節,需要參考項目作業實施區域的土質狀況、強度是否符合標準、作業結束后土質的回彈情況,明確土質的實際狀況后,依據“選取合適的骨料進行配比、核實混凝土的參數、核實作業實施場地的地質準確密度和含水情況、制備砼試塊、物料養護、進行混凝凝的力學實驗、核實配比參數”的過程,做好物料的質量把控環節,一般狀況下,砼物料需要選取等級為32.5 的硅酸鹽水泥。
與此同時,實施混凝土的澆筑作業,把控這一階段的質量,澆筑之前,需要確保作業面層的狀態最佳,同時,保障該環節的作業實施需要連續進行,如果中途還有物料進場,依舊需要確保作業不停。澆筑作業結束后,需要有專業人員實施面層的整平工作,整平作業的方案需要參考作業實施環節的實際條件進行。
結束上述作業之后,需要做好成品保護的工作,同時,把控好現場的溫度,區域內只能停留灑水車,做好后續的養護措施。最后,實施項目的驗收作業,這樣才能夠實現對于土建項目作業質量的全面把控。
依據項目設計單位的作業質量規范,針對實施環節每一項工藝進行質量把控,可結合當下的經驗結果,大部分的質量管控僅在于理論中沒有應用于實際,目前還沒有項目交工后,其驗收的資料能夠為該實驗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所以,選取某實際項目A 區域當本次實驗的項目實例,把上文總結的項目作業質量把控措施運用于該實例中,經過完成作業后,分析該項目的質量管控成果,核實該項目的設計質量管控措施的可靠性。需要在試驗進行之前針對該項目的作業區域和計劃質量目標做好一系列的分析。
本項目A 區域位于吉林省長春市,項目為高層結構建筑95.6m,地下4層,地上21層,本項目的總體占地面積為17.0萬m,B區域和C區域當下已經交工,并且進入使用的階段。依據該項目場地的地質條件,A 區域的作業地質地基結構選取天然土為物料,基礎結構的作業支撐選取平板形式的筏形結構,總體的結構為框架式。在作業實施前,與相關的參建部門做好資料的核實,確認全部參建部門都已經簽署好合同,同時,作業的資質完善滿足項目作業的需求
進行項目概況和作業質量規范的核實工作后,需要對項目實施全方位的動態式管控,綜合分析本項目的驗收資料非常多,本次實驗選取地上二層建筑部分。實驗環節里,采用鉆孔取樣的方法,做好土質構造的結構性分析,注意在取樣的環節中把控好樣芯的整體,不能有損壞。保障基層結構的地質標準滿足質量規范后,進行驗收,再采用相關設備進行樣品的試件制造。并對其實施壓實度的測試,測試環節中采用灌砂方式。把控好試件樣品的粒徑規格需要不大于60.0mm,依據試驗中的標準過程,做好后續的質量核算,包括對于試件的含水程度計算、力學性能計算等。同時,需要檢測好密度,做好后續的填砂作業,計算取樣樣本的密度,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ρ為樣品的密度;MP為試件樣本的重量;MS為標準砂重量;PS為標準砂密度。
在完成上述計算后,進行構件的壓實度測試,并以構件壓實后的彎沉結果作為試驗結果。對應樁號K30+740~K32+750縱斷面彎沉度結果見表2。

表2 縱斷面彎沉度結果(單位:mm)
綜合上述表2 中信息可知,樁號K30+740~K32+750 縱斷面彎沉值均小于0.05mm,且左幅彎沉值與右幅彎沉值的差均在0~0.02mm,根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2001)文件可知,彎沉值小于0.05mm即滿足工程質量需求。因此,綜合上述實例應用試驗,得出最終的試驗結論:設計的建筑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可保證工程構件的彎沉度在有效范圍內,即通過規范的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可提升工程的整體質量。
當下,因為土建項目中安全隱患事故導致工程質量不濟、資金受損、居住者傷亡的事件很多,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很大程度上都由于項目的質量把控措施不完善、把控力度不足。所以,需要重視該問題,針對項目作業實施環節、質量的把控措施及相關的管控方案,做到細致地分析,這樣才能夠減少并徹底消除作業實施環節中的不規范行為,避免安全風險問題。通過文中的案例分析可知,本文所規劃的作業質量管控方案與措施在實例運用環節能夠確保項目的質量無誤,并且符合最終的驗收質量規范,能夠優化項目的總體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