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識遠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9)
所謂的應急管理協同,則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應急管理組織為了預防與應對突發事件,通過信息共享、溝通協調、資源整合等方式,將各種應急力量有效組合起來而進行減緩、準備、響應與恢復的自組織行為。下文將從應急管理協同的主體、對象、階段、手段進行扼要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應急管理協同[1]。
應急管理協同的主要手段是以科學技術為支撐,主要是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持,實現信息共享、溝通協調、資源整合、決策高效,應急管理信息平臺成為應急管理協同不可或缺的要素,由此創造出全新的應急管理協同方式,即不依賴臨時協調而實現自組織的高度協同。
社區作為城市公共治理的神經末梢,隨著突發事件的關口前移,社區成為突發事件預防準備、監測預警、應對處置、善后恢復的關鍵環節和第一場所。為了使城市社區中錯綜復雜的各級部門進行協同與合作[2],必須在了解社區應急管理需要協同內容的基礎上,精準發力,有的放矢地構筑起社區應急管理協同機制,以實現社區應急決策的協同高效、應急信息的傳遞和共享、應急資源的快速調度、應急參與多元高效。
關于應急管理協同內容,不同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釋路徑,本文在吸收借鑒相關學者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社區應急管理協同內容是信息協同、資源協同、決策協同和過程協同。
在信息協同維度,基于開放的信息管理平臺和集成化的信息資源,使得社區各主體都能共享信息資源,準確掌握社區突發事件的實際狀況,為社區高效快速應急決策提供信息依據[3]。除此之外,社區應急管理各主體的信息協同有助于增進各主體之間的聯系,促進利益共同化、社區共同體,共同體意識的培育與塑造,如圖1所示。

圖1 信息協同
在資源協同維度,物質調配管理關乎著社區應急管理過程的實現。首先,城市的各類應急管理資源在上級的決策指揮下迅速進入發生緊急情況的社區,形成了一個集約優化的應急管理資源網絡,如圖2所示。各種應急資源主體在應急資源的生產、儲備、配置、調度等過程中相互配合與協作,有助于實現人、財、物等應急資源的最大化應用。

圖2 資源協同
在決策協同維度,社區應急管理的成效取決于多層級的決策。從信息報送,資源調度,到突發事件發生、發展和演化的態勢判斷成為事發地基層社區乃至政府作出處置和救援決策的前提[4]。當突發事件超出社區能力時,就需要逐級上報請求支援,此時的應急決策協同要求政府內部各部門及各層級政府間對突發事件情況協調一致。
作為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階段,人工智能成為一門學科,被當作一種思想,并催生出一系列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其作用如圖3所示。

圖3 人工智能的社區應用
以信息的充分共享為基礎,應急信息貫穿于應急管理的全過程,是信息協同的關鍵和目標,對各個階段產生的信息資源合理利用,最大化地滿足應急處置和應急決策的應急信息需求,將應急管理體系看成是一個整體予以協同。此外,基于信息的社區大數據平臺已經嘗試應用于疫情信息處理的監測、預警、智能防控,為社區防控提供了強大力量,如圖4 所示。例如,廣東省大數據局與廣東公安廳共同推出的“健康碼”具有疫情防控追蹤系統的功能[6],通過查看健康碼,能知道此人的行動軌跡是否來自于中高風險地區、是否具備正常生活與行動自由權利,若出現“黃碼”和“紅碼”的人員,應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基于社區綜合大數據平臺,結合社區疫情管控現狀,通過大數據手段,實現區域化、分級化、差異化管控。

圖4 社區應急大數據平臺
社區應急是在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融合的基礎上,通過開展線上、線下的社區公共安全活動的過程。一方面,社區數字化智能化平臺將應急參與主體串聯起來,發揮網絡虛擬空間的作用,為每一個社區實體提供一個公共、平等、交互的發聲平臺;另一方面,鑒于社區突發事件的瑣碎性、關聯性與多元性,以數字化智能化平臺為載體的新技術手段能夠為基層治理提供技術支撐,及時關注社區熱點、難點、焦點問題,有助于推動城市社區安全治理精準高效。例如,利用社區微信群、公眾號、隨手拍等應用,社區居民能夠將城市安全存在的隱患、風險及其意見建議等通過后臺以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形式傳送,由后臺直接派相關部門處置,問題得到解決后,及時將處置結果反饋給舉報人,形成多主體參與應急互動的局面。
新時代基層應急管理主體的多元化、決策的緊迫性亟待各主體及時有效溝通。必須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為支撐,最大限度地運用信息技術,實現各系統的有效集成,提高應急管理科學化水平。因此,推進智慧社區應急一體化平臺建設尤為必要。經過相關文獻梳理與資料查閱,筆者認為,智慧社區應急一體化平臺建設應包括設備層、數據層、支撐層和應用層,詳情如圖5所示。

圖5 智慧社區應急一體化平臺架構
設備層是智慧平臺的最底層,它利用各種信息采集設備、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對社區范圍內的基礎設施、生活環境、公共安全等方面的信息采集、識別、監測和共享。設備層提供對社區運行狀態的智能感知能力,是應急平臺構建與運行的重要基礎。
數據層是智慧平臺的第二層,智慧社區應急管理平臺每個子系統都需要建立一個標準化的數據庫,作為系統運行的重要輸入和基礎,以實現信息數據集匯聚、存儲、分析和應用。數據層保障支撐層和應用層對于數據匯聚的相關需求,這是應急平臺構建與運行的重要保證。
支撐層是智慧平臺的第三層,利用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通過數據和服務的集成,支撐承載應用層中相關應用程序,提供應用程序所需的各種服務和共享資源。支持層是程序系統發揮功能的重要樞紐,是應急平臺構建與運行的重要支撐。
應用層是智慧平臺的頂層,是各種基于行業或領域的智慧應用及應用整合,為社區居民、社區管理者等提供整體應急管理信息化應用和服務,為打造“整體型社區”“韌性社區”的全周期管理作出巨大貢獻。應用層是智慧社區應急管理平臺構建與運行的核心內容。
社區應急管理成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發展戰略,是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旨在解決社區突發事件,溝通協調各相關主體,有序、有效地調動各方資源,將災害的影響降到最低,迅速地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本文探索應用智能化的信息技術,設計新的應急管理協同總體架構,探索依靠技術與管理深度耦合,有序推進社區應急管理現代化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