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6日下午2:30,伴隨著漸漸響起的《Makeit Possible(曙光版)》,華為發布了新一代Mate系列——華為Mate50系列。此時距上一代Mate40系列已經過去了整整684天,一度暫停的Mate產品線開始重新更新,并帶來一項智能手機新的功能亮點——北斗衛星消息。
發布會后,這項功能很快就成為消費者討論的焦點之一,大多集中在“衛星通信能替代5G嗎?”,“Mate50不是首款支持北斗衛星消息”,“Mate50能打衛星電話”,“北斗衛星通信免費嗎?”等方面。如果大家恰好也有這方面的疑惑,那么這篇文章相信能解決你的問題。

按照官方的說法,華為Mate50系列是全球首款支持北斗衛星消息的大眾智能手機,也就是常說的北斗短報文系統。但是在發布會后,網上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這要追溯到2019年聯想Z6青春版發布會,該機當時一大賣點是集成了華大北斗HD8040獨立導航芯片,可以在沒有運營商網絡的前提下,發送文字和定位信息。但是聯想Z6青春版本身內置北斗發射機,出現芯片支持但手機不支持的尷尬局面,從始至終,北斗短報文系統跟聯想Z6青春版都沒有關系。
從時間上看,今年7月30日,北斗網發布了關于《北斗三號短報文通信服務成果正式發布》的文章,里面有一段話: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國產手機廠商,攻克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完成國內首顆手機北斗短報文通信射頻基帶一體化芯片研制,創新實現“不換卡、不換號、不增加外設”的大眾手機“一號雙網”設計,全球首次實現了大眾智能手機衛星通信能力,在亞太地區大眾用戶將享受到北斗三號短報文通信服務,“您不在服務區”的困擾將不再出現,“一機在手,永遠在線”的能力將成為現實。
這里提到的“國產手機廠商”指的是華為,從Mate50開始,短報文服務才算是向民用方向開放,可以商業化和給大眾使用。事后,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還專門在微博上回應此事。他非常確定,當時這頁PPT上講的是北斗系統有短報文的能力,和他這款手機沒有任何關系,能確保在華為之前沒有民用手機能支持發送北斗短報文。華為Mate50系列是目前唯一一款支持北斗衛星消息的大眾智能手機。

不能。華為Mate50系列支持的是北斗衛星短報文系統,實現衛星通話需要手機本身配備很高的功率去連接衛星,這就導致衛星手機需要大電池大天線,這也是衛星電話厚重的原因。不過倒也不用去懷疑華為Mate50系列北斗衛星短報文系統的先進性。
用戶只要擁有華為Mate50系列,就可以在不需要換卡,不需要再添加額外天線,不需要購買衛星卡和下載APP的前提下實現衛星通信,只要在華為暢聯APP中激活就可以在中國大陸地區使用。但實現的背后需要突破一系列技術難題,需要打通華為、衛星射頻芯片供應商、北斗三方,還要解決衛星通信的高功耗、基站信號和衛星信號的融合、通信頻段等問題。最重要的是,北斗短報文系統出現在零售手機上,就意味著它的商業模式已經敲定。
北斗衛星消息很好,但好像離日常生活很遠,很難不懷疑這項功能在平日的實用性。但也要注意到,有些人的工作、生活需要跨越這個國家的山川大河,可能是連綿不絕的山峰中,可能是炎熱潮濕的森林中,也有可能是在人跡罕至的野外,在這些信號不能保證的地區,北斗衛星消息的意義就舉足輕重。
華為Mate50系列的北斗衛星消息可以在沒有地面網絡覆蓋的環境下,通過暢聯APP,將文字和位置信息對外發出,轉送到36000公里外的同步軌道衛星,在一部正常尺寸的智能手機上做到這一點,技術難度可見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從華為Mate50系列發出一條北斗衛星消息,到一臺普通手機接收,全程只要幾秒鐘的時間。為了保證信息能夠順利發出,需要用戶在開闊地帶使用。在暢聯APP中,用戶還能選擇聯系人共享你的位置信息。


關于華為Mate50系列的北斗衛星消息還有一個點,就是該系列手機僅支持發送消息,但不能接收。首先,因為該系列接入的北斗衛星是近地衛星存在一定限制,只能單向傳輸信息;其次,手機端目前的硬件不具備再次編譯解碼的能力;華為Mate50系列使用的北斗短報文通信射頻基帶一體化芯片是一顆華為獨占芯片,需要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的設備做中轉。
之后同樣支持北斗衛星消息的手機,恐怕也會有類似的情況,至于解決方法只能等待通信技術和相關硬件的進一步突破了。
至于費用,目前華為Mate50系列的北斗衛星消息功能暫時不收費,體驗期內每月提供30條免費額度,超過另外收費,下個月免費額度自動刷新。體驗期之后的收費標準則會另外公布。
總的來說,華為Mate50系列的北斗衛星消息平日用不到,用到就能幫大忙,更有理由成為以后智能手機的標配功能。但有一點,北斗衛星消息是個嚴肅功能,最好僅用于戶外遇險、緊急救援、功能測試等特殊場景,不要用娛樂化、戲謔化的角度來看待它。
華為Mate50系列依然無法支持5G,但這次北斗衛星消息的加入,讓人產生一種大可不必的想法——用衛星代替5G。實際上衛星通信和5G可以理解成兩套通信系統,無論智能手機是否有衛星通信功能,都不影響5G的使用,兩者壓根不是相互替代的關系。通過獨立自主的方式實現5G功能仍然是華為要解決的問題,但在部分人口中,這卻成了牟利的說辭。
最典型的是,衛星通信成為了超越5G的存在,用這種說辭來推銷華為Mate50系列。該系列的北斗衛星消息功能確實有其領先性和先進性,但不能借此回避手機僅支持4G的客觀事實,“無所謂4G/5G”還是“非5G不買”,消費者心中自有一桿秤。

華為Mate50系列是全球首款實現支持北斗衛星消息,是一次手機功能的創新,真正做到了無死角通信。
現在全球蜂窩網絡仍然有許多死角和盲區,Mate50系列依托北斗短報文通信射頻基帶一體化芯片實現無死角通信,讓手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天候、全時段的通信終端。用一種更簡單的說法:有電就能通信。這點意義重大,因為這恰恰是6G時代要實現的目標,做到地面無線與衛星通信集成的全連接。
華為Mate50系列的北斗衛星消息不是可有可無的,是在必要時能救命的重要功能,但出于技術限制或是利益相關,網上的諸多話術大多有失偏頗,不要被帶偏甚至對這項功能產生誤解。另外,在Mate50系列發布之后,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加入,大大推動北斗這一大國重器規?;裼玫倪M程。你手上的華為Mate50系列,也許就是智能手機行業再度變革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