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 靖 陳欽界

美國防創新小組(Defen se Innovation Unit,DIU)是美國防部設在多個創新科技中心的“技術前哨”。經過近7年的不斷試錯和調整,該機構職能持續擴充和優化,與高科技企業的融合進一步深化,推動了先進商業技術創新更快速地應用于國防領域。總體來看,DIU是美國防科技創新領域的一次革命性探索,其建設歷程和經驗做法可資借鑒。
進入21世紀后,政府投資和主導技術創新的態勢已經發生改變,技術創新方式更靈活,軍民兩用趨勢更明顯,商業公司正在引領以前沿信息技術為代表的兩用技術創新與發展。2014年底,美國防部啟動“國防創新行動”計劃,即以“創新驅動”的“第三次抵消戰略”,旨在明確需要創新和投資的方向,確保美國在未來幾十年內保持軍事優勢。在此背景下,中小創新企業在推動國防科技創新中的戰略地位越來越得到美國防部的重視。為充分利用商用技術推動國防科技創新,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到國防科研活動中來,國防部2015年4月在硅谷成立“國防創新試驗小組”(Defense Innovation Unit Experimental,DIUx),同年8月正式運營,在組織架構、職能任務和運作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創新。2016年5月,DIUx從1.0模式升級為2.0模式,調整了團隊結構,縮短了決策流程,優化了采辦和運營模式。2018年8月,DIUx結束試運行,更名為“國防創新小組”并正式成為美國防部常設直屬機構。2020年7月,DIU劃歸國防部研究與工程副部長業務管理。
漫威電影中塑造的“神盾局”這一軍方機構,常常會搜羅和吸納民間有特殊能力的英雄,DIU與之類似,它是美國防部與創新科技企業的橋梁,是國防部在硅谷、波士頓等創新科技中心設立的科技成果轉化機構,主要負責挖掘創新科技企業中有軍事應用潛力的新興前沿技術,重點涉及人工智能、自主系統、網絡安全、先進能源、人因系統、商業航天等技術領域,并將其快速引入國防部。
DIU的具體職責主要有:一是加強國防部與企業間的聯系,使國防部更易獲取前沿商業技術和人才;二是快速將前沿商業技術引入國防部,確保作戰人員的戰場優勢;三是簡化創新科技企業、非傳統國防承包商參與國防工業采辦的流程,并綜合利用其他交易協議、競賽等多種手段,提升科技創新企業參與解決國防部技術難題的意愿;四是協調創新科技企業選派優秀科研人員到國防部工作。
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是美國防部另一家專注于科技創新的機構,但DARPA的科技創新工作是由內而外的,即先從內部提出科研創新方向,然后帶領民間科研力量共同參與軍用技術攻關;DIU則是由外而內的,直接從私營企業中尋找有潛力的技術方案,借助外部創新來滿足國防部軍事需求、推動國防創新。
DIU成立之初共50余人,截至2021年底,已發展至200余人,主要由文職政府雇員、兼職預備役人員、聯絡官及勞務派遣人員組成,已在硅谷、波士頓、奧斯汀、華盛頓特區分別設立辦公室,2022年還將在芝加哥增設新的辦公室,以更好地加強與國防部客戶和科技創新企業間的深度合作。

美國防創新小組主要負責挖掘創新科技企業有軍事應用潛力的新興前沿技術
經過不斷地職能擴充,目前DIU內部主要由兩支團隊組成,一是商業聯絡團隊,主要負責把軍事技術需求反饋給民間科技創新企業,并將民間企業快速引入國防部,以解決國防部面臨的各類軍事技術問題。二是國防聯絡團隊,主要負責將已經成熟、可直接軍用的商業技術,或需進行大幅度適應性修改的相關技術轉移至國防部,并在國防部內進行技術推廣。
2020年,DIU又從擁有商業、工程、技術轉讓、項目管理等領域工作資歷的預備役人員中,選派精干力量補充至國防創新小組各辦公室,以進一步強化與科技創新企業的聯系,加速推動先進商業技術向國防部轉化。
DIU最初成立時,參照國防部的組織模式,接受國防部長辦公室的嚴密管理,運營8個月后,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DIU認為,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國防部與科技創新企業匹配后,沒有開展持續地跟蹤和服務。因此,DIU將1.0模式升級為2.0模式,具體調整如下。
一是團隊結構上,重點引入具有豐富的創新科技企業工作背景,又熟悉國防部或聯邦政府的運行流程的人員,便于雙方溝通和交流;同時,還補充了大量預備役人員,豐富了團隊人員構成。
二是決策流程上,可直接向國防部長匯報,決策時間更短,反應速度更快;同時,加強DIU與DARPA的聯系,更好地保障項目可行性,推動實質性成果落地。
三是采辦模式上,采用風險投資模式,鼓勵尋求有潛在創新與突破的領域,雖然存在較高風險,但允許失敗,且投資回報周期短,一般在3~6個月。

美國防創新小組已在硅谷等地設立辦公室
四是運營模式上,采用“商業開放解決方案(CSO)”,主要分四個階段:一是提供初步方案,DIU在網站發布待解決問題,企業可提交初步解決方案,DIU評估方案并在30天內反饋意見;二是提案展示,企業以現場或書面形式,對解決方案中的更多細節信息,進行深度展示;三是提案評估,解決方案高度匹配DIU需求的企業,需遞交一個完整提案,專家將從技術優勢、技術可行性、價格合理性、對“第三次抵消戰略”的推動程度等角度,對提案進行評估;四是合同簽訂,根據評審結果,DIU與企業簽訂合同,合同為固定價格,采用“其他交易協議(OT)”的基本類型。
根據DIU于2022年1月26日發布的《2021財年年度報告》最新數據顯示,2016-2021財年,DIU已累計收到3424份商業提案,共授出總值8.927億美元合同,啟動279個項目,完成44個項目,并有35項原型技術已轉化為產品或服務,直接支撐了國防部長辦公室、作戰司令部、陸軍、海軍、空軍等多個機構的需求。
具體到2021財年,DIU主要取得以下成績:一是加強國家安全創新基礎,2021財年發布26份招標書,收到1116份商業提案,授出72份其他交易協議;二是建設國家安全創新網絡,通過“國家安全創新網絡計劃”推動4566名個人和180家初創企業參與國防創新,解決超過555個國防部問題,新吸引274家軍民兩用初創企業與國防部合作,2019-2021財年幫助370家新企業參與國家安全創新基礎建設;三是啟用國家安全創新基金,以幫助解決初創企業解決生產軍民兩用硬件時的資金短缺問題,2021財年獲得首筆1500萬美元撥款,DIU利用這筆基金支持了自主、通信、能源、傳感、太空五個領域的9家公司,涉及微電子、量子信息、高超聲速等方面的產品。
自成立以來,DIU在推動國防科技創新和軍事能力提升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建設過程中積累的很多經驗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一是高度務實的組織管理模式。DIU在組織管理模式上沒有照搬國防部套路,而是采用了更為靈活的組織管理模式,領導團隊采用合伙人制,管理層級少,結構扁平化;工作團隊在人員選擇上非常務實,重點吸納既有豐富創新企業背景,又對國防部或者聯邦政府運行有深刻理解的人員,便于軍地雙方溝通和交流。
二是極其靈活的辦事決策流程。DIU擺脫了傳統辦事制度的繁瑣約束,具備很多“特權”,如有權直接向國防部長匯報,有權在收到提案后僅60天內就進行投資,有權不通過國防部常規采辦流程而直接簽訂500萬美元以下合同等。這些“特權”對于加速民間科技創新成果的軍事應用非常關鍵。
三是充分便利的軍地對接環境。DIU計劃到2022年,在硅谷、波士頓、奧斯汀、華盛頓特區、芝加哥五處設立辦公室。其中,華盛頓特區是國防部所在地,其他地區均是科技創新企業的聚集地,這樣的辦公選址,為DIU與國防部客戶和企業合作伙伴開展持續溝通和對接節約了大量時間成本、提供了極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