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在全國高速公路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浪潮的推動下,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交控”)早在“十三五”期末就超前啟動了高速公路通行模式變革,并成功在江蘇潤揚大橋世業洲收費站落地試點,以準自由流技術助推江蘇智慧高速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世業洲ETC無桿自由流收費站
駕車通過潤揚大橋世業洲收費站,ETC用戶會感覺到它的與眾不同。ETC門架會通過顯示屏提醒ETC用戶,從前方收費站的無欄桿ETC出口可以下高速。這里的收費站沒有常見的收費亭,取而代之的是幾臺自動CPC卡和ETC收發卡繳費設備。ETC車道的出口欄桿沒有了,收費員也少了很多,收費站整體的視覺感受更加通透。ETC用戶駛過匝道門架后,不用踩剎車就可以直接通過ETC通道。剛一過站,他們綁定的手機就會收到通行費結算信息,大大節約了通過收費站需要的時間。這就是世業洲——全國首個ETC無桿自由流模范收費站的出行體驗:順暢、通透、便利。
“貨暢其流,人暢其行”的公眾出行體驗是江蘇交控人的追求。為實現這一目標,江蘇交控率先提出“準自由流”概念,先行先試:2021年在五峰山首次取消ETC車道收費亭,試點“有卡無亭”,在全國首次實現全路段準自由流通行;2022年在世業洲收費站全國首次嘗試ETC車道無欄桿收費通行,穩步推進自由流收費的探索。
通過收費站必須停車嗎?世業洲收費站就不用。2022年1月,世業洲收費站成為江蘇高速首批“ETC出口無桿通行”試點地之一。江蘇交控探索自由流收費新模式,將5G傳輸新應用和無欄桿通行模式融入收費系統,通過“匝道預交易+車道二次交易驗證+入口追繳+收費信用體系”等多種技術和手段,打造“匝道自由流收費+收費站車道聯動”的收費新模式。該模式相當于在收費站前方的匝道處預設一條自由流ETC交易車道,當ETC車輛駛過匝道ETC預交易門架時,ETC預收費系統提前完成計費、扣費交易。在ETC車道出口實現無欄桿通行,交易時間由原來的300毫秒降低至30毫秒以內,縮短80%以上,極少數出口未成功繳費的車輛,將被納入證據鏈信用追繳系統。該車輛下次駛入高速公路入口時,證據鏈信用追繳系統將直接追繳其未繳的費用。收費道口剎車、倒車等阻礙正常通行的現象將大幅減少。

ETC無桿自由流通行流程
路中央的收費亭、狹窄的車道和前方通行視野,是ETC用戶對收費站最直觀的感受。江蘇交控2021年在五峰山高橋收費站試點準自由流收費模式,實現了收費設備精簡、收費站立柱減少,縮小了“收費島”的面積,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設計之初在新布局和新基建上取得的突破。
建設新布局方面,在設計過程中取消了ETC車道收費亭,僅在收費站出入口最外側收費島各保留1個收費亭用于CPC卡通行,方便非ETC用戶通行。取消收費亭設計后,減少了收費站立柱和收費島上的設備,同時車道設計寬度可以由原來的3.2米增至3.5米,確保過往車輛可以全車道快速通行,收費站從此不再是“堵點”。
新基建方面,收費站車道硬件設備全部實現網絡化、IP化,形成通用數字化管理模塊,通過一套軟件即可完成各類硬件遠程化、可視化、便捷化管理。同時,大力推進硬件設備和功能集成,一臺硬件服務器可同時控制多個車道的各類外部設備,實現外部設備少量化、集約化、自動化。徐州機場收費站依此進行升級改造后,收費站設備建設減少40%,收費車道通過感受幾乎與普通高速車道無異。
車道“窄島化”升級后,車輛行駛前方的遮擋物減少了,駕駛視野寬廣了,通行速度加快了,尾氣排放、噪音污染都大幅下降,每1萬輛車就能減少3.3噸碳排放;用戶及其車輛無接觸通過,有利于收費站疫情防控,讓用戶出行更安全、更健康、更環保。

一體化收費機器人實現收費站“少人化”
為適應ETC用戶對便捷、品質服務越來越高的要求,高速公路收費站正在探索“少人化”方案。高橋收費站采用一體化收費機器人取代人工,現場一名收費員即可管控3條至4條車道,收費員工作效率極大提升。在收費員減少的同時,要繼續保持收費出行服務品質,就需要收費站設備操作更便捷,體驗感更強,管理流程更簡潔高效,這一切均離不開新收費管理方式的創新。
江蘇交控從人員配置、車道開啟、通行環境、設施設備、系統軟件、特情處置、稽核打逃、運維管理八個方面入手,建立了新收費系統架構,研究了新收費模式,并引入了收費智能機器人、移動手持終端,布設5G通信,多技術、多措施、多方位革新,做到用戶一鍵取卡、手機亮屏繳費,方便用戶快速通行。目前高橋收費站使用的自助收費發卡機器人一次性通過率從開通初期的96.3%提高到了99.67%,使用率由原來的54%提高到了100%;自助繳費機器人一次性通過率由93.1%提高到了99.56%,使用率也由最初的21%提高到了96%。隨著準自由流收費站建設的有序推進,新收費模式正逐步被接受。目前,江蘇本地已有約50萬名用戶享受到了便捷的收費服務。

高橋收費站

徐州機場ETC無桿自由流收費站邁向未來

五峰山高橋準自由流收費站實現新布局
江蘇交控開創性地搭建了以“高速云”和收費站邊緣計算平臺為核心的新收費架構。“高速云”通過動態調整計費、實時在線結算等能力,將重要車道和站級業務遷移至收費站邊緣計算平臺,一改傳統的“車道-收費站-省中心”三級架構,最終形成了“邊強云弱”的扁平化準自由流收費新架構。新架構低延時的特征,既能滿足云計算對網絡帶寬與計算量的巨大需要,也解決了車輛重復交易、旁道干擾等問題。目前,基于新架構的收費系統日均調用省級在線計費約為50萬次,通過省級在線計費的路徑算法,避免車輛因路徑信息缺失而造成計費誤差,確保計費的精準性和一致性,助力高橋收費站實現準自由流收費零投訴,收費精準度大幅提升。
“十四五”開局之年,江蘇交控創新提出了“有卡無亭”“無卡有站”“無卡無站”的自由流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自由流”筑夢之旅就此開啟……
2021年,江蘇高速公路完成了以高橋收費站為代表的首批“有卡無亭”收費站試點建設。受此鼓舞,蘇錫常南部通道等9個準自由流收費站紛紛開工建設,這也標志著江蘇高速向自由流收費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2022年,江蘇高速接續前行,迅速推廣并實現了江蘇省內10個路段、20個大流量擁堵收費站的準自由流收費系統改造工程。在世業洲收費站建成了全國首個無桿自由流收費站,寧宿徐高速公路徐州機場收費站隨即跟進,全面啟動了“無桿”自由流建設。第二階段基于國產化信創的“無卡有站”技術研究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同時,江蘇交控積極制定《江蘇省高速公路收費站準自由流收費建設指導意見(試行)》地方標準,主動參與《高速公路匝道自由流收費系統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編制,建立健全江蘇高速準自由流新(改擴)建路段建設標準體系,為全省準自由流落地推廣提供指引,向全國準自由流建設輸出“江蘇經驗”。
實現高速通行自由流,江蘇交控矢志不渝,步履堅定。2023年,江蘇交控將結合大數據分析和信用體系建設,探索建立新營運、稽核的管理超融合體系,適應“無卡無站無欄桿”的自由流模式,進一步提優營運服務品質,大踏步向著高速通行的“自由夢”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