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資料圖片)許家印。圖/人民視覺
深陷流動性危機的恒大,在“保交樓”的風潮中,再度立下“軍令狀”。
9月12日,恒大集團官方微信號發布消息稱,當天恒大集團召開復工復產保交樓周例會,會上,恒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要求,保交樓項目9月30日前必須全面復工。自去年10月底恒大提出“復工復產保交樓”以來,資金鏈緊繃的恒大不時傳出項目停工的消息,這一次許家印再度立下的“軍令狀”,是否會像半年前那次一樣打水漂,值得關注。有輿論甚至認為,他是再演“復工秀”。
這次,許家印在通報恒大復工復產情況時披露,目前恒大的全國保交樓項目共有706個,已復工項目為668個,未復工項目有38個,他要求相關地區公司在9月30日前必須全面復工。“目前已復工的668個項目中,有606個達到正常施工水平,還有62個正在恢復正常施工過程中,要求相關地區公司在9月30日前必須全部達到正常施工水平。”
在不到20天的時間里,100個項目需要全面復工,任務艱巨。此前,有恒大河南供應商曾向《中國新聞周刊》提出質疑,“如果一個‘保交樓’項目只有五六名工人施工,這能叫復工復產嗎?如果這也算復工復產,項目要到何時才能完工?”希望這次恒大所說的保交樓不是如此這般走形式。
此次會場背景墻上的紅色條幅十分醒目,“大干苦干拼命干 為復工復產保交樓努力拼搏”——19個金黃色大字的宣誓和鼓動意味十足。對恒大而言,保住在消費者心中已經岌岌可危的信用,是生死攸關的事。此前,恒大剛剛在9月1日舉行了“保交樓”軍令狀簽署大會。根據恒大集團官方微信號消息,集團八位副總裁率八大保交樓專項工作組,各省公司董事長率班子成員、項目總,鄭重簽署了“保交樓”軍令狀。許家印亦出現在簽署大會上。
流動資金捉襟見肘是恒大各地的項目停工的主要原因,一些項目施工方由于前期墊付工程款、農民工工資等資金遲遲未得到歸還,停止施工。在8月31日恒大發布的2021年半年報中,其也承認,一些與房地產開發相關的應付款項逾期未付,導致公司部分項目停工,公司正與供應商及建筑承包商洽談,通過延期支付或以物業抵扣欠款,爭取項目復工。
恒大稱,公司將采取以下措施,減輕目前所面臨的流動性問題:調整項目開發時間表、嚴格控制成本、大力促進銷售及回款、爭取借款續貸和展期、出售股權和資產(包括但不限于投資物業、酒店及其他物業)及引入投資者增加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的股本。另外,恒大還表示,管理層已考慮有關經營現金流、資本開支及融資需求的假設,以及未來12個月的預計現金流。若上述措施得到有效落實,公司將擁有足夠營運資金以履行未來12個月內到期的財務。
許多人可能對今年6月30日江西景德鎮恒大瓏庭業主停貸風波還記憶猶新,業主在多方維權無果后,發布了一份宣布集體停貸的公開信,要求項目方須在2022年10月底復工,否則將在2022年11月強制停貸。以此為始,在房地產市場中一直處于弱勢的購房者,紛紛開始對爛尾樓說“不”。
今年7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了“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保交樓首次出現在政治局會議中。當前,中央和地方督促開發商“保交樓”的力度空前。9月6日《鄭州市“大干30天,確保全市停工樓盤全面復工”保交樓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發布,要求確保全市所有停工問題樓盤于10月6日前全面復工。9月9日,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官網披露,2022年6月份,該局按照工作流程向太原恒御信置業有限公司等41家涉及未按期開工項目的企業簽發了《督促開發通知書》,對其共計56宗未按期開工的土地進行了督促,要求其盡快開工建設。其中被點名的太原恒御信置業有限公司是恒大集團的孫公司,持有56宗未按期開工地塊的企業中恒大集團也赫然在列。
自今年3月21日起就在港交所停牌的中國恒大,這次能否踐行對數十萬業主的保交樓承諾,在激進的房地產運作模式難以為繼的大背景下,恒大的現金流短缺問題能否緩解,使軍令狀執行得到資金保障,將受到各方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