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兵,周子玉,劉烈東
(榆林市第一醫院骨科,陜西榆林 719000)
股骨干骨折指股骨小轉子以下至股骨髁以上部分股骨的骨折,是臨床常見的成人骨折類型。股骨干骨折多因交通事故、墜落、意外砸傷等高能損傷所致,可引起多發骨折和廣泛軟組織損傷[1]。股骨干骨折術后骨折愈合是多系統參與的組織修復過程,其愈合質量受多因素影響[2]。既往報道顯示,術后康復訓練有助于改善患者骨折愈合質量,促進患者術后早期康復[3]。研究顯示,維生素K2可促進股骨干骨折愈合,增加骨密度[4]。但仍有部分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不理想[5]。因此,本研究將維生素K2用于股骨干骨折術后患者,獲得一定成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榆林市第一醫院收治的90例股骨干骨折術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齡21~62歲,平均年齡(46.82±13.19)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19例,高空墜落18例,跌倒8例;骨折部位:左側28例,右側17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7.13±13.72)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20例,高空墜落16例,跌倒9例;骨折部位:左側30例,右側1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致傷原因及骨折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榆林市第一醫院
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對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均符合《外科學》[6]中股骨干骨折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歲。排除標準:①合并有陳舊性骨折者;②合并手術禁忌證者;③肝、腎功能不全或有嚴重心、肺基礎疾病者;④凝血功能障礙者;⑤精神意識障礙者。
1.2 干預方法 兩組患者術后均接受康復訓練,訓練內容、時間及具體方案見表1。觀察組患者在康復訓練的基礎上給予維生素K2(昆明固康保健品有限公司,國食健字G20110562,規格:0.5 g/粒)口服治療,0.5 g/次,1次/d。連續服用4周。

表1 股骨干骨折術后康復訓練計劃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情況。術后3個月時評估兩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情況[7]。骨折愈合:骨折部位壓痛、叩擊痛消失,X線檢查可見連續性骨痂直穿骨折線,無固定器時患者步行時間≥3 min;延遲愈合:X線檢查可見骨折線、骨痂減少和脫鈣現象,但并不見骨硬化。②比較兩組患者骨痂質量評分和骨密度值。分別在術后1個月、2個月及3個月時行X線檢查評定兩組患者骨痂質量,采用5級評分法計分,評分越高說明骨痂質量越好,見表2。采用骨密度測定儀(上海聚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52211019,型號:EXA-PRESTO型)測定兩組患者髖部和腰部(L1~L4)骨密度值。③比較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分別在術后1個月、2個月及3個月時評定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關節功能評估采用國際膝關節評分委員會(IKDC)推薦的主觀膝關節評分量表進行[8],共包含10個問題,評分范圍0~100分。優:評分≥86分;良:72分≤評分<86分;可:56分≤評分<72分,差:評分<56分。量表由研究人員向患者解釋后,由患者獨立填寫完成,采用即刻發放、即刻回收的形式進行。

表2 骨痂質量評分標準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樣本t檢驗,多時間點比較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兩兩比較行LSD-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均完成治療和隨訪,無退出和失訪病例。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骨折愈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骨痂質量評分和骨密度值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2個月和3個月時骨痂質量評分和骨密度值均高于術后1個月,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1個月、2個月及3個月時觀察組患者骨痂質量評分和骨密度值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骨痂質量評分和骨密度值比較

表4 兩組患者骨痂質量評分和骨密度值比較
注:與同組術后1個月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骨痂質量評分(分) 骨密度值(g/cm2)術后1個月 術后2個月 術后3個月 術后1個月 術后2個月 術后3個月觀察組 45 0.79±0.38 1.44±0.46* 3.03±0.82* 0.69±0.16 0.74±0.23* 0.83±0.20*對照組 45 0.81±0.40 1.23±0.53* 2.27±0.76* 0.61±0.14 0.62±0.19* 0.71±0.24*F時間,P時間 174.333,<0.05 5.734,<0.05 F組間,P組間 121.877,<0.05 10.929,<0.05 F交互,P交互 58.414,<0.05 5.515,<0.05
2.3 兩組患者術后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比較 術后1個月時觀察組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個月和3個月時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術后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比較[例(%)]
股骨是人體重要的負重管狀骨,與膝關節和髖關節功能密切相關。股骨干骨折多因高能量損傷引起,股骨干骨折術能及時修正股骨移位,但股骨干附近肌肉附著豐富,骨折后對機體軟組織造成破壞,若骨折愈合不良或延遲愈合將影響局部組織和關節功能的恢復,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因此遺留下肢功能障礙等后遺癥[9]。因此,促進骨折早期愈合、提高骨折愈合質量是術后恢復的重要內容。
康復訓練在加快股骨干骨折患者術后康復進程、提高骨折愈合中的效果已得到臨床認可[10]。骨折術后早期康復訓練可避免骨折端肌肉萎縮,改善局部血流,松解粘連,加快瘢痕吸收。薛春麗等[11]還認為康復訓練有助于防治深靜脈血栓,降低患者術后血栓風險。因此,本研究根據患者術后康復進展進行被動和主動訓練。維生素K2為脂溶性微量營養素,能促進骨鈣素、基質Gla蛋白的羥化,進而參與骨代謝過程[12]。還有報道認為,維生素K2能促進成骨細胞的生長,并抑制破骨細胞吸收[13]。因此,推測外源性補充維生素K2可能有助于促進骨折愈合。前期研究已發現,維生素K2可誘導成骨細胞的分化增值,減少骨量丟失,縮短骨形成過程[14]。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率高于對照組,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也說明維生素K2的應用可加快患者術后康復進程。
本研究還發現,術后觀察組患者各時間點骨痂質量評分和骨密度值均高于對照組,提示補充維生素K2可改善患者骨折愈合質量。這可能是因維生素K2的應用促進成骨細胞合成代謝,進而使骨痂向板層骨轉換所致[15]。此外,改善骨密度值也是應用維生素K2后加快骨折愈合進程的原因,但維生素K2如何改善骨密度水平的機制尚未完全闡明,這有待今后進一步深入研究。另外,股骨干骨折后股間肌受損,其粘連、萎縮也影響患者術后膝關節正常功能。因此,膝關節功能恢復是股骨干骨折患者術后關注重點。本研究顯示,術后1個月時觀察組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優于對照組,提示維生素K2有助于患者術后膝關節功能的早期恢復,這可能與維生素K2改善骨密度值、加快骨折愈合有關。但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術后2個月和3個月時膝關節功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可能是因股骨干骨折患者膝關節功能減退并非膝關節本身功能受損,而是因肌肉組織粘連引起。隨著康復訓練的開展,兩組患者術后膝關節功能均得到有效恢復。
綜上,維生素K2用于股骨干骨折術后有助于改善骨痂質量和骨密度水平,促進患者術后骨折早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