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超,林夢柯,孫冉冉
(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急診科,北京 101300)
膿毒癥主要是感染導致的機體病理、生理及生化異常的一組綜合征,具有發病率高及預后不良等特點,發病機制相對復雜,目前認為該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可能與機體大量釋放細胞因子及炎癥介質有關,繼而引起炎癥反應的失控及免疫功能紊亂,進一步引起膿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1-2]。西醫治療膿毒性休克的方法包括機械通氣、抗感染及積極治療原發疾病等,盡管可獲得一定的臨床效果,但在抑制病情進展及降低死亡率方面效果并不理想[3-4]。因此,尋求一種更為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案顯得尤為重要。生脈注射液是一種中藥制劑,主要成分包括紅參、五味子及麥冬等,具有升血壓及強心等功效,應用于膿毒性休克的治療中可能獲得一定效果[5]。本研究觀察生脈注射液對膿毒性休克患者的作用效果及對免疫炎癥反應的影響,為膿毒性休克醫治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就診的83例膿毒性休克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1例)和對照組(42例)。觀察組中男、女比例分別為24、17例;年齡32~68歲,平均年齡(50.28±7.35)歲;體質量指數(BMI)19~32 kg/m2,平均BMI(23.05±1.67)kg/m2;疾病類型:皮膚感染5例,泌尿系感染10例,重癥肺炎15例,急性胰腺炎4例,腹腔感染5例,其他2例。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別為25、17例;年齡31~69歲,平均年齡(50.35±7.66)歲;BMI 19~32 kg/m2,平均BMI(23.16±1.88)kg/m2;疾病類型:皮膚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11例,重癥肺炎16例,急性胰腺炎3例,腹腔感染4例,其他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均對研究知情并簽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膿毒癥/膿毒性休克急診治療指南(2018)》[6]中膿毒性休克的診斷標準;②患者年齡30~70歲。排除標準: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和)惡性腫瘤者;②近期接受過免疫抑制劑或(和)糖皮質激素治療者;③因故無法完成相關治療者;④對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者。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包括液體復蘇、抗感染治療及加強監護管理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生脈注射液(江蘇蘇中藥業集團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2021056,規格:20 mL/支)治療,將60 mL生脈注射液加入250~50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行靜脈注射治療,1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7 d。分別在治療前1 d及治療7 d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以10 cm為離心半徑,離心(3 000 r/min轉速,時間10 min)后,獲取血清保存在-80 ℃冰箱中備檢。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氧合指數及乳酸。其中HR、MAP及氧合指數通過電監護儀檢測。乳酸檢測通過默克乳酸生成檢測試劑盒完成,檢測方式為比色法。②比較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水平。包括降鈣素原(PCT)及白細胞介素-6(IL-6),檢測方式選擇酶聯免疫吸附法,操作以試劑盒說明書為準,試劑盒均由深圳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③比較兩組患者序貫器官衰竭量表(SOFA)及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APACHEⅡ)評分。SOFA包括呼吸、循環、凝血功能、中樞神經系統及腎臟功能等指標,共12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0~4分,總分0~48分,評分越高預示預后越差[7]。APACHEⅡ主要內容包括急性生理評分和慢性健康狀況評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嚴重[8]。④比較兩組患者外周血T細胞亞群水平。采用流式細胞儀(美國BD公司,型號:FACSCantoll型)檢測CD3+、CD4+及CD8+T淋巴細胞水平,并計算CD4+/CD8+比值。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HR及乳酸水平均低于治療前,MAP及氧合指數水平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HR及乳酸水平均低于對照組,MAP及氧合指數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HR:心率;MAP:平均動脈壓。1 mmHg=0.133 kPa。
組別例數 HR(次/min) MAP(mmHg) 氧合指數 乳酸(m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41 120.34±10.35 84.51±8.21*51.01±7.46 85.02±9.12*130.42±10.35 224.62±12.40*6.31±1.25 2.01±0.45*對照組42 120.55±10.41 100.48±9.63*51.15±7.66 76.20±8.45*130.87±10.41 202.58±11.49*6.34±1.26 3.41±1.02*t值 0.092 8.121 0.084 4.572 0.197 8.402 0.109 8.05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PCT及IL-6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PCT:降鈣素原;IL-6:白細胞介素-6。
組別 例數 PCT(μg/L) IL-6(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1 21.37±6.22 1.15±0.04* 131.05±8.39 70.12±4.32*對照組 42 21.41±6.27 2.36±0.15* 131.62±8.45 82.45±6.57*t值 0.029 49.941 0.308 10.076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SOFA及APACHEⅡ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SOFA及APACHEⅡ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SOFA及APACHEⅡ評分比較(分,x)
2.4 兩組患者外周血T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CD3+、CD4+、CD8+T淋巴細胞水平高于治療前,CD4+/CD8+比值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CD3+、CD4+T淋巴細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外周血T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患者外周血T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例數CD3+T淋巴細胞(個/μL) CD4+T淋巴細胞(個/μL) CD8+T淋巴細胞(個/μL) CD4+/CD8+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41 315.23±87.46 671.34±124.59*182.95±14.56 410.38±45.49*120.50±31.32 223.17±56.26*2.17±0.45 2.15±0.53*對照組42 316.06±88.21 531.29±104.56*184.90±14.06 322.59±32.55*121.96±30.47 217.49±55.68*2.18±0.46 1.54±0.34*t值 0.043 5.552 0.621 10.130 0.215 0.462 0.100 6.25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膿毒癥屬于臨床常見危急重癥之一,目前,關于膿毒性休克的發病機制仍未完全明晰,臨床上并無特效治療藥物。西醫治療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同時積極治療原發疾病,但其作用效果不甚理想,仍存在較高死亡率。中醫認為,膿毒性休克屬于“厥脫”范疇,其發病機制是本虛標實,本虛含脾肺腎虛,標實包括邪毒內陷等。臨床治療目標當以祛邪開閉為主,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及扶正固脫等為輔。生脈注射液中的人參具有益氣固脫的功效;五味子則可斂肺氣、止汗生津;麥冬則有養陰生津的功效[9]。諸藥共用,可達益氣養陰及復脈固脫的功效,對膿毒性休克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本研究結果發現,治療后觀察組患者HR和乳酸水平均比對照組低,MAP及氧合指數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與相關研究一致[10],提示觀察組治療方案在改善患者血流動力學紊亂方面的效果較好。按中醫理論分析,這是由于生脈注射液,有助于患者元氣的恢復,繼而實現復脈固脫,發揮益氣、生脈及攝血作用,從而可促進患者血液的正常運行,進一步改善其癥狀和循環功能[11]。此外,治療后觀察組患者PCT及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觀察組治療方案在改善患者炎癥反應方面的效果良好,這是因為生脈注射液具有扶正固脫、益陰助陽的功效,繼而可保證陰陽氣血順調,從而使休克獲得糾正[12]。本研究結果發現,治療后觀察組患者CD3+、CD4+T淋巴細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對照組,提示觀察組治療方案可有效增強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人參有效防治因內毒素所誘發的休克,相關機制可能是通過促使患者機體內應激狀態變化,進而較好地修復紊亂功能和機體損傷,從而提高免疫力[13]。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增用生脈注射液可提高膿毒性休克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免疫炎癥反應,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