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仿杰


人無精神不立,業無精神不強。回望我國老年教育事業近40年來的發展歷史,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老年教育從無到有,經過了艱苦初創、擴容增位、科學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老年教育的辦學模式、管理體制、辦學績效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老年大學在致力于讓廣大老年人成長為“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幸福長者,引導其參與社會治理,服務老齡事業發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近40年的發展中,既有老年人幸福指數不斷提升的生動展示,也充分體現了廣大老年教育工作者的創業、奉獻、科學、協作的偉大辦學精神。精神育魂,科學引領,正是這種堅強有力的精神引領,為老年大學辦學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思想遵循。
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開始進入老齡化階段,大批老同志從原來的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他們需要有一個妥善安置、過渡適應的安排。黨中央對此高度重視,提出要堅守政治思想陣地,堅持以人為本,以服務老同志需求為目標,關心和安排好他們的退休生活。就這樣,老年大學應運而生,進入了艱苦創業的探索階段。許多老年大學開始時就是借用外單位校舍,從幾間房間、幾位教師、幾本講義起步,通過能者為師的選拔方式,揭開了中國老年教育發展的序幕。廣大老年教育工作者懷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甘做探索者、鋪路石,矢志不渝,不畏艱辛,艱苦創業。經過長期艱苦奮斗、接續努力,終于初步形成了現在的就近、便捷、均衡、快樂的老年教育模式,營造了老年人廣泛參與終身學習的良好局面,為推進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社會的建設發揮了老年教育的獨特作用。
各級老年大學堅決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服務好國家戰略,堅守初心,以人為本,努力辦好“讓黨放心、讓老年人滿意的老年教育”。同時,各地老年大學還積極發揮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主陣地作用,提出了把學校建成“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習基地、當代新知識的傳播基地、中華優秀文化的研修基地、老同志榜樣表率作用的輻射基地”的辦學目標。許多學校提出了“黨建引領、政治建校”的辦學理念,重視發揮黨員學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建立學員臨時黨支部。以黨風帶學風,以學風正校風,保證了辦學方向的堅定正確,保證了辦學理念的貫徹落實,有力推動了老年教育事業的發展。
圍繞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要求,老年大學為學員搭建了“求知、求樂、求健、求為”的學習平臺,幫助老年人實現“探求健身之道,增長新鮮知識,豐富精神生活,陶冶高尚情操,保持光榮晚節,貢獻革命余熱”的晚年生活目標,引導老同志用自身所學積極服務社會,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老年教育的發展是個漸進的過程,需要頂層設計,依法治教,與時俱進,逐步完善,實現科學發展。在國家層面,《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的發布,都為老年教育的科學發展描繪了美好的藍圖。而在地方,各地老年教育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也高度重視制度建設,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以上海為例,從1986年起,先后出臺了多個關于老年教育發展的政策文件,既有市委頒發的明確老年教育在終身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的文件,也有全面推進老年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在每個老年教育發展五年規劃中也都有明確的指標和要求。所有這些都為依法治教提供了科學參考,有力推動了上海老年教育的快速發展。
在重視規劃引領的同時,老年大學辦學在微觀領域的科學發展也進入了精準施策的新階段。各地大力加強依法辦學、科學治教的工作,紛紛開展了標準化建設,推動規范發展,充分發揮系統優勢,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形成了科學的辦學理念。向科研要質量,向過程要質量,向管理要質量,成為老年大學的共同追求。
與時俱進的精神也時時體現在老年大學的發展中。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技術,以及近年來新冠疫情的發生,客觀上促進了我國老年教育模式的轉型和發展,促使教師開始熟悉和了解線上教學,開展網上直播教學。同時,老年大學也大力加強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能力培訓和教學監管,盡可能提高為老年人學習服務的效能感。信息化新平臺還涵蓋了招生管理、學員管理、教師管理、教室管理、學校管理、評價管理、統計分析等多個模塊,帶動了老年學員主動融入信息化時代。
我國老年教育發展的一大優勢,就是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各行各業、各系統、各條塊都能夠凝心聚力,發揮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互通有無,博采眾長,推動老年教育的科學發展,促進老年教育辦學格局多元發展,實現資源整合能力不斷增強。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擴大了老年教育資源供給。多級聯動,面向基層,優化了老年教育供給結構。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老年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老年教育學術陣地不斷擴大,與國際老年教育的學術交流日趨活躍。第二屆世界老年旅游大會、湖北省武漢老年大學承辦的一帶一路與老年教育國際研究會等國際間的老年教育論壇交流活動,既促進了研究者、教師、學員的多層面交流,實現了老年教育的共同提升和科學發展,又增進了國際間的文化了解,加強了友好合作,在學習國外先進辦學理念的同時,也宣傳了中國老年教育,擴大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回望我國老年教育事業幾近不惑之崢嶸歲月,感嘆中國老年教育發展的巨大變化,由衷感恩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感謝廣大老年教育工作者。在夜以繼日的工作中,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奮斗者們憑借不畏艱辛、接續奮斗的創業精神,堅守初心、為黨分憂的奉獻精神,依法治教、與時俱進的科學精神,凝心聚力、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推動了我國老年教育的飛速發展。船至中流,當奮楫篤行。相信在黨和國家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老年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與拼搏進取中,我國的老年教育事業一定會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