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方新報》9月27日文章,原題:在中國高漲的MBA學位熱潮,因加薪和職業發展好說起主要面向在職成年人的工商管理碩士(MBA)項目,大多數人會想到哈佛大學商學院等西方院校。在英國《金融時報》發布的“2022年全球MBA排行榜”中,由中國政府和歐盟1994年在上海共同創立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掃沱第16位。排名雖有所下降,但仍位居前列。此外,復旦大學MBA項目位列第32位,北京大學第42位,上海交通夫學第58位,清華大學第60位,同濟大學第65位。
中國的MBA項目始于1991年,最初共有9所大學開設,學生100多人。目前,申國國內擁有MBA項目的教育機構超過200所,MBA項目報考人數逾25萬人。攻讀MBA所帶來的職業發展以及跳槽帶來的加薪是該學位的魅力之一。以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為例,該院MBA項目畢業后3個月的就業率達100%,薪資增長率達60%。
不過,最近中國MBA學費高漲引發熱議。例如,在互聯網科技企業云集的深圳市,深圳大學的相關項目學費從19.8萬元一下子提高到29.8萬元;復旦大學雖然維持在49.98萬元,但相比2020年的41.98萬元也漲了不少。
某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學費漲價須向相關政府機關提交費用計算說明,學校不能隨意漲價。為提高競爭力,學校會邀請歐美有名的大學教授和跨國企業高管授課。另一方面,學校也無償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幫助,因而當畢業生數量增加時,相關費用也會上升。
相比歐美的商學院,中國大學的,MBA項目因學費較低,吸引越來越多人從日本等國前往中國攻讀該學位,而這正促使中國的MBA逐漸成為“高嶺之花”(因漲價而高攀不起)。▲(嚴格譯)
環球時報202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