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 張健
急性心肌梗死是為心臟供血的血管突然被血栓堵上,大面積心肌失去供血。若搶救不及時,隨時可能失去生命。如果血管不是一下堵死,而是經歷幾個月,甚至幾年,一點點堵住的,就叫做“慢性閉塞”,是心血管界公認的難題。
“慢性閉塞”的“慢”有兩層含義。一是冠脈完全閉塞的時間超過3 個月;二是從健康血管發展到完全閉塞的血管,過程比較緩慢,不像急性心肌梗死那樣,冠脈緊急、突然發生閉死,患者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
慢性閉塞的患者不如急性心梗猝死的可能性高,但是生存質量大大降低,走幾步就心口疼,干不了重活兒。
在慢性閉塞的血管中,斑塊是一點點長大的,沒有破裂,也就沒有血栓產生,日積月累把血管堵死。同時,在血管狹窄、心肌缺血的期間,在其他好的大血管周圍,開始長出小血管,幫助缺血的心肌供血,這就是常說的“側支循環”。雖然有了側支循環,但最好的側支循環,也僅僅相當于這支血管沒有發生病變之前血流的10%左右,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開通慢閉血管,對多數患者是獲益的。國內支架手術患者中,慢性閉塞的患者占比為15%~20%。
判斷冠脈血管慢閉可以通過兩個方法:第一通過既往病史,判斷既往有沒有相關癥狀或疾病,間接判斷;第二是通過觀察有無側支循環判斷,如果有側支循環,則說明這支慢閉血管至少閉死了2周以上。當血管完全閉死時間超過3個月,我們才把這支血管稱為“慢性閉塞”。如果某支血管完全閉死的時間沒有超過3個月,尚且不能把它稱為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性病變,只能稱為新進的閉塞。這時閉塞段里的組織、鈣化,閉塞段的堅韌程度,都相對柔軟得多,介入成功率就相對較高,針對這兩種情況的治療策略也是不相同的。
慢性閉塞的血管病例治療雖然難,但并不是全無機會。不同患者的病變有不同的特點,醫生總會想辦法找出一個突破口,然后不斷嘗試,尋找機會。但一切策略必須有一個前提:這支慢閉的冠脈有拯救的必要。開通狹窄或閉塞的冠脈血管,根本目的是為了拯救缺血的心肌。心肌必須還活著,才有拯救的必要。如果慢閉的血管沒有任何側支循環,這部分心肌缺血的時間遠超20 分鐘,心肌已經死亡了,不能再復活重生了,那這支慢閉血管就沒有開通的必要了。(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