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轉寶
你的備孕之路是怎么樣的呢?是否也曾因為備孕而焦躁不安呢?一起來聽聽我的故事吧。
婚前單純的我,天真地以為所有的懷孕都是“手到擒來”和“水到渠成”,婚后過夠二人世界,才明白“1+1=3”這道題有多么難做。
當和隊友打定主意準備要個寶寶時,我們倆結婚也2年有余了。自我做了一下健康評估:年紀25 有余30不足,BMI正常,體檢狀況正常,不煙不酒,初級健身愛好者,除了偶爾晚睡,沒有別的不良習慣。
葉酸吃起,鍛煉身體,早睡晚起~哇噢,堪稱完美,給自己一個贊!
照理說,這樣的情況,備孕個半年怎么也能出點成果了吧。美滋滋的我已經開始期待。沒想到半年過去了,即使“大姨媽”遲到,驗孕棒依舊風平浪靜,沒有留下任何波瀾……
哎?怎么和電視劇劇情不一樣?說好的屏幕一暗一亮女主角就開始孕吐呢?婆婆和媽媽有點著急了,旁敲側擊的讓我去醫院看看。看看就看看,找了個婦幼醫院就去了。
沒生過娃,做陰超那真是一個痛啊!齜牙咧嘴完了,坐等出報告,劈頭就被一盆冷水淋懵了:卵巢多囊樣改變。
多囊?啥意思?我病了?還能懷孕嗎?能不能治?一連串的問號擠滿了腦瓜子。
醫生耐心解釋:“卵巢多囊樣改變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癥狀之一。正常功能的卵巢一個月經周期一般僅一個(偶有多個)卵泡膨大成熟,排出一個卵子。而多囊卵巢則同時有8~10 個卵泡膨大,但較少正常排出成熟卵子。一般來說,多囊卵巢綜合征具有4個主要癥狀:閉經、多毛、肥胖及不孕。”
我立刻給自己打分:月經稀發√、多毛×、肥胖×、不孕√,倆有倆無,這算符合還是不符合?
醫生繼續說:“結合你的狀況和激素血象來看,處于確診多囊卵巢綜合征的邊緣。A計劃是服藥治療,但對于備孕女性不作為首選推薦。建議你采取B 計劃,不需要服藥,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用試紙或者B超監測排卵情況,也有機會自然懷孕,只不過時間可能較長。”
一個不好也不壞的結論。我和隊友、家人商量了一下,許是從內心里還沒有接受自己是個“病人”吧,決定選擇B計劃。
跑了幾次社區醫院做B 超監測排卵,皆無功而返。心情焦躁的我,月經稀發的情況幾乎發展到“季經”的程度。于是調整計劃,網上下單買了一大堆排卵試紙,日復一日枯燥地測試……
隨著時間的推移,耳邊“早生貴子”之音漸消,也曾有好事者打聽我為何肚皮“平平無奇”。家人也跟著著急,便各自找從醫的親朋好友咨詢。但多方意見匯總到最后,竟都是一句“急不來的,順其自然吧”。這給了煎熬中的我,一個不大不小的臺階,索性連試紙也不測了。
冬去春來,又是一年。我媽忽然假裝漫不經心地提了一嘴:“你們過兩天是不是放假?要不要去XX醫院生殖中心看一下?”我想了想,反正也沒事,掛個號唄,愛咋咋。
去了醫院,現場一看,嚇一跳,人山人海啊……啥也別說了,我遞上之前的檢查報告。
“什么?之前說你只是處于確診邊緣?你這就是多囊卵巢啊。看這里、這里、這里,多典型!啥也別說了,等著吃藥吧,先去驗個血,下午再拿報告給我看。”
驗完了血,五味雜陳地回家,迷迷瞪瞪地午睡。睡醒準備出門,想起如今醫院檢查報告好像可以在手機上看,就邊起床邊查。“HCG 8.3,正常值0~3↑”,腦子“嗡”的一下,第一反應是“完了,病情加重了!”趕緊查查這是啥意思?一查,“提示妊娠”。腦子再次“嗡”的一下,趕緊打電話給出差的隊友,“我……好像應該也許可能說不定是懷孕了?”隊友也沒經驗,又震驚又疑惑,催我趕緊去找醫生確認。
醫生看著忐忑的我:“恭喜你啊,小姑娘,你懷孕了!”唰!眾人那個眼神啊,如果說“孕氣”可以被吸到,估計我周圍恨不得能給整成負壓了。
孕酮低、孕吐、先兆流產、臍帶繞頸……后來的事情就留待后來再說,至少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再解決“好不好”的問題吧。
迎來新生命的過程并非總是一帆風順,如果你也和曾經的我有一樣的煩惱,我建議你:
提前籌劃 優生優育檢查必不可少,婚后甚至婚前就可以給自己和隊友約一個。如果備孕多時仍然沒有動靜,更要盡快就醫。部分地區有免費的優生優育檢查優惠政策,可咨詢所在地衛健部門或街道辦事處(需持結婚證)。
科學詢證 如果檢查出這樣那樣的問題,應進一步到當地三甲醫院就診,并遵醫囑,積極配合治療,戒煙忌酒,膳食均衡,規律起居。
不要諱疾忌醫,更不要聽信偏方。葉酸很重要!待孕和懷孕3 個月內都可以免費領取葉酸服用,可咨詢所在地衛健部門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身心愉悅 治療的過程也許現在看來十分漫長,但請將目光放長遠,畢竟好事多磨,等待的日子放在漫漫一生中不過是個小小的波瀾,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相信“好飯不怕晚”。
畢竟3年多后坐在雞飛狗跳的家里,敲下這1千多字的我覺得,生兒育女真的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持久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