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祥
2012年騰訊微信推出公眾號服務,自此,微信公眾平臺逐漸成為政府、企業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也成為用戶獲取信息資訊的重要渠道。本文將深入分析微信公眾平臺的傳播特點,探析其在企業新聞宣傳中的應用。
信息傳遞效率高。微信公眾平臺相較電視、廣播等傳播工具而言,采用的是用戶主動訂閱模式。企業微信公眾平臺的訂閱者一般包括企業員工、相關行業人員及對該企業感興趣的群眾等,這些訂閱者對平臺有一定的關注度,有意愿主動閱讀了解相關行業信息和新聞資訊。在此基礎上,訂閱者還可以通過轉發朋友圈、群聊等方式,促進平臺內容的更廣泛傳播。同時,微信公眾平臺推送從編輯到發送傳播均在線上進行,減少了紙媒所需要的排版印刷及投遞時間,因此更具時效性。企業在進行新聞宣傳時,便能夠更快地將內容傳播出去。
信息傳播靈活。相較傳統媒體而言,微信公眾平臺推送作為數字化的傳播媒介能夠更加靈活地傳遞新聞資訊內容。從創作者的角度來說,微信公眾平臺推送內容不僅僅涵蓋文字和圖片,還可以在其中加入視頻、小程序、H5頁面等多種形式的內容,這樣就能夠更加直觀、靈活地展現新聞。從讀者的角度來說,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微信公眾平臺推送能夠隨時隨地滿足用戶的碎片化閱讀需求。
群眾參與度高。微信公眾平臺能夠實現創作者和受眾的互動,讓創作者第一時間得到來自受眾有價值的反饋。讀者可以通過評論、轉發、點贊等多種手段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創作者進行更直接的交流。這種良性溝通與互動不但能促進創作者生產出更多貼合受眾口味的文章,而且能使讀者從新聞資訊的被動接受者逐漸晉升成為新聞傳播的參與者。
發揮引導作用,塑造企業形象。微信公眾平臺信息傳遞效率高、傳播方式靈活,也有較高的群眾參與度,是企業進行新聞宣傳、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工具。企業微信公眾平臺運營者在進行新聞宣傳工作時要堅定政治立場,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對新聞事件進行介紹和闡述,積極宣揚企業模范人物事跡,以積極的內容鼓舞人心,為企業樹立正面形象。另外,微信公眾平臺運營者還應及時回應公眾反饋內容,把握讀者關注焦點,更好引導輿論走向。
完善互動機制,打造服務型平臺。企業微信公眾號如果想獲得讀者的長期關注,就一定要重視受眾需求,完善互動機制,打造服務型平臺。一方面,微信公眾號運營者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自定義回復功能,增加針對熱點話題及各類服務的回復內容,切實讓用戶感受到關懷,從而進一步增強用戶粘性。另一方面,運營者可以對公眾號導航窗格進行優化,將歷史文章、通知及各類服務信息進行進一步細分,促進用戶通過自主點擊獲取信息。運營者還可以通過開放在線投稿、意見征集、投票等窗口,提升用戶的參與度,增強融入感,進一步形成平臺和用戶之間的良性交互。
聚焦垂直領域,做好內容運營。內容垂直化、細分化已經是新媒體發展的重要趨勢,在微信公眾平臺的建設中,企業要做好垂直內容的生產和運營。以“觀察者網”微信公眾號為例,不僅在微信公眾平臺建立“觀察者網”主賬號,還分設了“觀學院”“科工力量”“底線思維”“大橘財經”等多個垂直領域公眾號,聚焦科普知識、工業科技新聞、時評、企業信息等細分化內容,使公眾號更專業、更聚焦、更有深度,有效擴大了受眾群體范圍。
總之,企業在運營微信公眾號時,要充分利用平臺效率高、信息傳遞方式靈活等優勢,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引導作用,塑造積極向上的輿論環境;與讀者積極互動,豐富自身功能,打造服務型平臺;不斷創新,促進媒體融合發展,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