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梅
(銅陵市城市建設項目管理處,安徽 銅陵 244000)
我國現行法律法規、行政規章明確規定了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制度:施工圖審查機構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對施工圖涉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內容進行審查,施工圖未經審查合格的,不得使用。審查機構應當在出具審查合格書后5個工作日內,將審查情況報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施工圖審查制度在銅陵市實施近20年來,消除了大量存在于工程勘察設計環節中的安全隱患,避免了大量工程安全事故的發生,基本消除了因勘察設計原因導致的房屋倒塌事故。相較于施工因素導致的質量安全事故,因勘察設計因素發生的質量安全事故客觀上較少,其中施工圖審查制度所起的積極作用不容忽視。但是施工供圖審查了也帶來了審批流程冗長、影響項目進度的問題。近年來,隨著國家工程審批制度的不斷改革和完善,施工圖審查制度也在不斷進行改革優化,基于放管服優化行政審批改革以優化營商環境,部分省市開始試點取消施工圖審查工作。
《關于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9〕11號),提出試點地區要探索取消施工圖審查或縮小審查范圍。試點地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沈陽、大連、南京、廈門、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貴陽、渭南、延安和浙江等16省或市。限于篇幅,本文近梳理分析山西省、浙江省以及南京市在取消施工圖審查方面的做法。
山西省住建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施工圖審查制度改革加強勘察設計質量管理的意見(試行)》的通知》(晉建辦字〔2019〕155號),提出取消現行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社會中介機構施工圖審查環節,全省圖審機構停止承接新業務;實行勘察設計質量承諾制,重要工程要按照規定進行專家論證,實行重要工程專家論證制。
其中重要工程范圍是指:國家和省級重大建設項目中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筑高度24 m以上的醫療建筑和教育建筑;單體建筑面積5萬m2以上的公共建筑和1萬m2以上的人員密集場所;單體建筑面積2 500 m2以上的室內兒童活動場所、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大跨屋蓋建筑;地質結構復雜的地基勘察項目;超限高層建筑工程以及其他超出國家技術規范的建筑工程;單跨40 m2以上或多孔跨徑總長100 m2以上的市政橋梁、城市地下管廊、大型污水處理廠、全地下式的泵站等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設計單位認為需要進行專家論證的其他項目。
論證主要內容包括:施工圖設計文件中的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的安全性,執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情況。屬于超限高層建筑的,同時要對抗震設防專項審查意見修改落實情況進行核實。
浙江省住建廳發布《關于深化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管理改革的實施意見》(浙建〔2020〕16號),文件中明確特殊建設工程施工許可前審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管理暫行規定》需要進行消防設計審查的特殊建設工程,仍按《關于貫徹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決策部署全面推進施工圖聯合審查的實施意見》規定進行施工圖數字化聯審,施工圖未經審查合格的,不得核發施工許可證。
免予審查的低風險工程為單體建筑面積不大于5 000 m2、建筑高度不超過24 m、跨度小于12 m、不超過3層、無地下室的工程。
一般工程施工許可后審查,全套施工圖上傳圖紙系統,即可作為辦理施工許可證(含應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項目報建審批、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手續)所需的施工圖紙。市、縣(市、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應當在核發施工許可證后及時委托施工圖審查機構進行審查。施工圖未經審查合格的,不得作為后續施工的依據。
《南京市深化施工圖審查改革實施意見》(寧建改辦〔2019〕11號)規定,2019年12月20日起,對于不屬于免于施工圖審查的項目,全部施工許可前審查。對免于施工圖審查的項目,全面推行“自審承諾制”。建設、勘察、設計單位共同簽署《免于施工圖審查項目勘察設計文件質量自審承諾書》,替代施工圖審查合格證書,作為申報施工許可手續的要件。強化建設、勘察、設計單位質量主體責任,嚴格落實質量終身責任制。
免于施工圖審查的項目范圍如下:
(1) 工業類、倉儲類、研發辦公類帶規劃方案出讓的項目。
(2) 中小型的工業廠房和倉庫。
(3) 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橋梁、隧道除外),包括道路、給水、排水、燃氣、熱力等。
(4) 除中小學、托兒所、幼兒園、醫院、養老院、福利院外,地上單體建筑面積在2 000 m2以下的一般公共建筑工程。
(5) 三層及以下的居住建筑。
(6) 裝飾建筑面積小于5 000 m2的單項裝飾裝修工程;幕墻面積在6 000 m2以下,且高度低于50 m的單項幕墻工程;輕鋼結構專項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
(7) 建筑面積不大于3 000 m2。
(8) 無須辦理規劃許可的工程建設項目。
由以上山西的取消圖審采取重要工程專家論證制、浙江的后審查制、南京的免于施工圖審查嚴格自承諾制,不難總結出,各試點省份雖對探索取消施工圖審查做了些勇敢的嘗試,但也還是分層級取消、分項目后置審查,分項目免于審查、自審承諾等。全國各試點省市雖采用了靈活方式,在施工圖審查方面進行了一些營商環境優化嘗試,但各省市試點未有完全交付市場主體負責施工圖質量的。經多渠道了解,未試點的省市基本保持施工圖審查前置于施工許可做法。目前這種形勢在延續,并將在一定階段內存續下去。
經調查了解,安徽全省目前狀況,16地市中未見取消施工圖審查的地市,施工圖審查合格還是辦理施工許可的前置條件。2013年11月1日至2019年1月審查機構線下紙質版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完成后,通過安徽省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編輯審查合格書并打印帶有審查機構公章和主管部門備案專用章的審查合格書;2019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1日審查機構通過安徽省數字化施工圖審查云平臺線上進行施工圖審查,通過安徽省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編輯審查合格書并打印帶有審查機構公章和主管部門備案專用章的審查合格書;2019年12月1日以后審查機構通過各個地市自行開發的施工圖聯合審查系統編輯打印審查合格書,線下蓋章后報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銅陵市住建局作為項目施工圖審查備案行政主管部門,堅持以施工圖審查合格備案為抓手,大力促進新發展理念及新建筑方針的貫徹,確保具體項目的政策性設計標準、技術性設計標準全面執行。嚴把本市具體項目政策性設計標準要求,落實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建筑節能、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無障礙設施項目的市政府的政策性要求,嚴把圖審備案關,對符合政策性、技術性要求的設計項目給予施工圖審查備案辦理,不符合的指出不予辦理的原因,要求設計、圖審補充完善合格后再給予備案,以確保我市項目的政策性、技術性設計標準100%落地執行。具體做法如下:
(1) 準確掌握執行項目政策性標準要求。以安徽省銅陵市規范性文件為依據,對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無障礙建設等政策性推進要求必須執行的建設項目,嚴格區分具體項目有無政策性建造標準要求,認真做好圖審備案審查,確保項目施工圖設計與施工圖審查不僅按照勘察、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等技術專業標準進行,同時還確保及時貫徹安徽省銅陵市的政策性推進項目的要求,比如具體土地出讓條件、項目建設意見書里明確要求的,要落實在項目中的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的配建比例等有政策性要求的,在施工圖審查階段及審查合格書中要留痕,要有明確審查后結論,確保項目施工圖設計不丟項,100%執行市政府的項目配建要求。
(2) 積極做好政策性標準宣傳、督促整改執行。對來辦理圖審備案的建設單位相關人員,認真審查提交材料,對不符合備案條件的因素,當面指出,及時宣傳安徽省銅陵市規范性文件,解讀政策性標準要求,大力促進銅陵市項目設計標準的全面執行。對于未落實綠色建筑設計標準的項目、未執行星級設計標準的項目,在圖審備案環節嚴格把關,促進建設單位完善整改項目設計、施工圖審查相關工作,切實促進進政府政策性設計標準的貫徹執行。
(3) 科學規范建立圖審項目備案臺賬。加強圖審備案工作管理,建立科學規范的圖審備案臺賬,為行業管理工作服務。充分提取相關項目要素,不僅反映項目的責任主體、項目體量、時間節點等,更加突出項目的政策性標準要素,項目是否裝配式建筑、是否綠建、有無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要求一目了然,臺賬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為主管部門的行業管理工作發揮重要作用。
圖審備案項目按項目類型分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業建筑、市政項目、裝飾裝修、其他類等各類,按政策性設計標準分為裝配式項目、綠色建筑項目、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表1),分類目的便于明晰落實政策性設計標準的需要、滿足行業管理上報各種項目數據的需要。

表1 2018—2020年銅陵市圖審備案項目數量
近年來我市住建局行業管理部門堅持施工圖審查制、施工圖審查合格備案制。并在圖審備案環節督促整改完善多起項目的政策性設計標準的落實,圖審備案項目政策性、技術性設計標準執行率持續保持100%,有力保障了項目后續按要求建造。圖審備案先后為市政府的創建無障礙環境建設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綠色建筑迅速推進,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其他地市創建示范城市、發展綠色建筑等行業管理方面,從設計龍頭把關的高度上提供了積極借鑒。
取消施工圖審查是近年來國家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和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以來,工程領域的一項重要的制度探索,目的在于縮短冗長的審批流程。但在目前階段完全取消施工圖審查并不成熟,因為取消后的配套風險保障制度并未建立完善,試點省市的做法也只是小步慢走地嘗試,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內容。當前階段,施工圖審查制度還是保證建設工程質量、控制勘察設計質量的重要環節,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的重要手段,施工圖審查及備案還在地市行業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