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昆
(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
伴隨“一帶一路”的實施,我國承擔國際工程項目越來越多,但同時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不確定性增加。尤其是在目前新冠疫情背景下,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對我國而言,如何在新冠疫情影響下世界經濟蕭條的背景中脫穎而出,爭取更多的國際工程,降低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爭取更多利潤,顯得尤為重要。國際工程項目國際環境復雜,風險較多,如自然風險、政治風險、經濟風險以及戰爭風險等,由于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以及風險程度不同,如何在國際工程中識別重要的風險因素,規避風險的發生,對風險因素發生概率較大且風險程度高的因素進行識別、評價、應對,對我國建筑企業走出去尤為重要。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是對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影響因素的全面識別困難較大。目前針對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相關文獻較少,且風險的影響因素較多,指標體系的構建不僅要精而且要全,要能夠系統反應國際工程施工階段風險;其次目前多數學者在國際工程項目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研究,而將定性研究與風險的定量研究結合較少,用結構方程模型對風險方面的評價更是少之又少?;诖?,本文首先結合已有學者的研究成果,結合國際工程項目實際案例,建立本文的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通過問卷調研法對有關專家及多年從事海外工程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問卷調研,最后根據數據帶入結構方程模型對構建的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檢驗,得出各潛變量及各潛變量指標的風險權重。最后根據風險權重將研究結果運用于國際工程拉伊鐵路項目,通過專家對項目打分計算出一級指標及二級指標的風險大小。研究結論為我國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評價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目前對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研究較多,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國際工程項目進行了研究。
董艷東[1]首先對國際工程的施工特點以及可能的內部風險、外部風險進行了分析,其次以非洲某國施工項目為例,提出了施工階段風險防范的具體措施。何濤[2]以國際工程為例,建立了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風險模糊遞階辨識模型,分析了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主要包括技術風險、現場條件風險、設備風險、人員風險、材料風險等五個方面,最后提出了必需的保障、最好取得的保障、有利可圖的保障三方面風險管理措施。鐘偉容等[3]指出國際工程項目現場條件風險因素主要包括不充分的現場條件、征地拆遷拖延、地質資料不充分、不可預見的地下問題、三通一平、不穩定的供水供電、通信不暢、場地排水等風險。魏建等[4]首先對EPC總承包模式以及采用該模式進行風險管理的必要性進行了研究,指出國際工程的風險類似主要包括政治風險、經濟風險、施工風險、法律風險、管理風險等,提出了國際工程風險管理的路徑。申秦勇[5]首先指出了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環境因素、人員因素是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的主要影響因素,建立了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最后以非洲某國公路升級改造項目為例,對項目施工階段風險進行了模擬,得出該項目目前施工階段風險等級為中度風險。李創[6]從國際工程承包商的視角出發,以納米比亞歐曼德爾管道工程項目為例,采用 AHP-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風險因素進行了綜合評價,針對研究結論提出了納米比亞歐曼德爾管道工程項目風險應對措施。孫夢然[7]以A公司的4個項目為例,采用專家調查法對項目風險因素進行了識別,梳理出國際工程項目風險清單。姜黎明[8]以Z公司國際工程項目為例,首先對項目風險因素進行了識別,并運用層次分析法對風險因素進行了評價,給出了Z公司實際情況的國際工程項目風險應對策略。李輝煌[9]以科威特新煉廠工程項目為例,分析科威特新煉廠工程項目財務風險類別,并提出相應的管控措施,以期為同類國際工程項目財務風險管控提供參考。
有關風險評價方面的研究。目前多數學者采用蒙特卡洛、敏感性分析、貝葉斯分析等對風險進行分析[10]。Wirba[11]引入面向對象的工程項目控制系統對工程項目風險進行管理,目前多數學者將貝葉斯理論應用于風險評價中[12]。盧光輝[13]基于層次分析法改進云模型理論,構建了AHP-云模型評價體系,通過對海外工程項目總承包商風險文獻的參考,歸納總結出國際工程風險清單并構建總承包商的風險層次體系圖,該理論模型一方面有利于國際總承包商提前預測風險發生的概率大小,另一方面提供了處理風險的相應措施。武京[14]以EPC模式下的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為研究對象,主要對國際EPC工程項目風險預測進行研究。李碩[15]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識別出的國際EPC工程項目合同風險進行評價,并且基于熵權法確定權重,降低了主觀性,實現定性與定量研究相結合。弭子昂[16]對當前政府作用的現狀對政府在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形成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了當前政府在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中遇到的主要問題的對策和措施。李佳潤[17]收集了近幾年已經發生的政治風險事件,將“拉夫堡因果關系模型”應用于國際工程項目政治識別中,識別出15個直接風險,建立了國際工程項目政治風險評估模型,從降低國際工程項目政治風險的角度提出應對措施。
綜上所述,目前有關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的識別、風險防控等方面,定性研究風險因素較多,定量研究較少,且將定量研究用于實際案例評價風險的幾乎沒有,基于此,本文將以前人的研究結論,并結合項目實際,構建本文的國際工程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表1),并用問卷獲取數據,采用SEM模型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檢驗,得出各指標權重,為案例分析奠定理論基礎。

表1 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文章通過對風險研究相關專家學者、國際工程管理人員、一線施工人員等進行調研,發放問卷262份,共獲得數據205份,剔除無效問卷后還有17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67.94%,達到數據分析要求。問卷回收后,首先采用SPSS對數據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結果發現樣本數據的信效度較好,可以對結構方程模型進行分析。將樣本數據帶入,對結構方程模型進行首次模擬,模擬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評價結構方程模型(模型修正前)
從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評價結構方程模型首次模擬可以看出,AGFI、GFI、RMR、RMSEA等指標還未達到模擬標準,因此考慮對模型進行修正,經過多次修正后,各項指標基本達到擬合標準。模擬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國際工程項目風險評價結構方程模型(模型修正后)
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評價參數估計值及風險評價路徑參數標準化估計值見表2、表3。

表2 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評價參數估計值

表3 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評價路徑參數標準化估計值
從表2、表3可以看出,政治風險→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的非標準化估計值為1,標準化估計值為0.69;經濟風險→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的非標準化估計值為1.68,標準化估計值為0.853,準誤為0.263,T值為6.386,P值小于0.001,達到0.001顯著性水平;管理風險→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的非標準化估計值為1.192,標準化估計值為0.739,準誤為0.211,T值為5.642,P值小于0.001,達到0.001顯著性水平;文化風俗風險→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的非標準化估計值為1.363,標準化估計值為0.824,準誤為0.225,T值為6.061,P值小于0.001,達到0.001顯著性水平。
根據模型最終模擬結果,各潛變量以及各潛變量的指標權重見表4。

表4 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評價一、二級指標權重
尼日利亞鐵路現代化項目拉各斯至伊巴丹段(簡稱“拉伊鐵路”)于2012年8月28日簽署協議(No.2),合同額14.88億美元;于2016年12月22日簽署阿帕帕港支線工程補充協議(No.2A),合同額9 407萬美元,拉伊鐵路的總合同額增加至15.81億美元。拉伊鐵路項目No.2和No.2A協議資金來源為中國進出口銀行商業貸款12.67億美元,以及尼日利亞聯邦政府配套資金3.14億美元。拉伊鐵路項目于2017年5月5日正式開工,合同工期為36個月;后受新冠疫情影響,業主將工期延期至2021年6月30日。
該項目采用中國一級鐵路標準,設計速度為150 km/h,為雙線鐵路,采用內燃牽引,自動閉塞。該項目全線主要工程量為:路基土石方約2 833.2萬m3;鐵路大中橋21座共計6.08 km,框架橋12座,涵洞256座,公跨鐵橋梁32座;車站10座;鋪軌工程388.13 km。2021年6月10日,拉伊鐵路開通商業運營。
通過讓該項目經理、施工人員、管理人員等用專家打分法對風險的4個方面14個指標二級指標進行打分,并采用10分制李克特量表進行正向打分,分值越大,代表風險越大,打分需根據項目實際情況以及本文建立的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評價指標體系來進行。對18位人員的打分結果取均值,代表專家得分。
將前文所得指標權重與對應二級指標得分相乘,得到以下線性方程組:
該項目風險程度=0.22×政治風險+0.27×經濟風險+0.26×文化習俗風險+0.24×管理風險;
政治風險=0.30×A1+0.29×A2+0.41×A2;
經濟風險=0.35×B1+0.35×B2+0.30×B3;
文化習俗風險=0.32×C1+0.35×C2+0.33×C3;
管理風險=0.20×D1+0.18×D2+0.24×D3+0.20×D4+0.18×D5。
通過計算,各一級指標以及二級指標的風險見表5。

表5 案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一級、二級指標、項目整體風險模擬值
由表5可以看出,該拉伊鐵路施工階段的風險等級為中度風險,在后期施工中應加強管理風險的規避,特別是進度滯后風險以及業主工作滯后,應該不斷致函業主,通過高層推動部長協調相關產權部門或單位,加快推動解決現場存在的征拆問題;同時,承包商在現場提供必要技術、測量等支持,加快征地進度,還要注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認真貫徹落實股份公司和集團公司關于海外項目防疫的要求及部署,建立新型冠狀病毒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處理機制,采取網格化防控措施,明確拉伊經理部和分部的工作職責,做好“帶疫施工”的疫情預防工作,強化疫情防控責任,始終繃緊防疫這根弦,不松懈,不大意。一手抓新冠疫情防控,一手積極組織施工生產,做到項目實施安全有序,切實保障員工的身體健康及安全。
本文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了國際工程施工階段風險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對風險研究相關專家學者、國際工程管理人員、一線施工人員等進行調研,獲取樣本數據后對基于SEM對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檢驗,最后根據研究結論,將研究結論應用于實際案例中模擬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程度。本文的研究結論與應用方法對國際工程項目風險應對具有重要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