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亮
(新疆兵團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公路交通網已逐漸成型,橋梁工程的建設規模也不斷增加。相關統計資料表明,中小跨徑橋梁在橋梁工程中所占的必中非常大,有些地區占比會達到70%以上。在設計中小跨徑橋梁時,其主要材料就是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其設計參數的引入對橋梁技術和經濟的控制具有良好的知指導作用。傳統的中小跨徑簡支T形梁橋設計往往是基于工程類比法,參考鄰近項目或類似橋梁的標準圖集,往往忽略了其本身的設計參數,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1]。為了提高橋梁結構的承載性能和服務水平,國內外很多學者和工程人員開始研究中小跨徑的設計參數優化方法,但目前沒有形成系統性的理論,同時對簡支T形梁的研究較少。因此,研究中小跨徑簡支T形梁橋的設計參數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義。
由《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15)可知,簡支T形梁結構基本設計準則是:技術先進、安全可靠、適用耐久、經濟合理,即簡支T形梁設計的目標是實現其使用功能(在施工期和運營期能承受各種荷載的隨機組合)的前提下,確保其經濟性和美觀性[2]。
要實現橋梁結構工程量最小、造價最低、工期最短等目標,必須要求設計人員有良好的設計理念。設計人員首先要清楚各種荷載及其組合與橋梁結構抗力之間的關系,即參考相關橋梁設計規范和力學原理,計算構件的應力分布和變形,確保橋梁在各種作用下不會發生裂縫、坍塌等事故;其次,要考慮橋梁結構的可靠度。這是因為橋梁在施工運營期間可能出現各種不確定因素,所以要求橋梁結構有一定的安全系數儲備(可靠度)。簡支T形梁設計的可靠度不宜過高或過低,過高會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過低會造成橋梁結構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
設計指標包括技術指標和經濟指標兩大類,是設計簡支T形梁橋型方案的關鍵元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含鋼量既屬于技術指標,又屬于經濟指標。
1.2.1 技術指標
簡支T形梁的技術指標包括橋梁幾何指標(跨徑、配筋率、橋梁高度等)、耐久性指標、安全性指標等。簡支T形梁構件應先根據其功能來確定截面尺寸、配筋等,然后按規定計算理論其對安全性和耐久性進行驗算。
1.2.2 經濟指標
簡支T形梁的經濟指標包括橋梁每平方米造價、運營養護成本等。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簡支T形梁的主要材料都是鋼筋和混凝土,材料成本占橋梁工程建設費用的比例很大。
簡支T形梁破壞形式分為第Ⅰ類T形梁破壞和第Ⅱ類T形梁破壞,因此在進行簡支T形梁極限承載力計算時,應先根據梁體破壞形式來判斷其截面類型。當簡支T形梁屬于第Ⅰ類破壞時,可講T型截面等效為矩形截面,此時寬度為受壓翼緣寬度;反之,還需要考慮截面腹板受壓[3]。
簡支T形梁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公式如下:
第Ⅰ類T形梁截面:
fsdAs+fpdAp=fcdb′fx
第Ⅱ類T形梁截面:
fsdAs+fpdAp=fcd[bx+(b′f-b)h′f]
式中:fcd為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fsd為縱向普通鋼筋抗拉強度;fpd為縱向預應力筋抗拉強度;As為普通鋼筋受力面積;Ap為預應力筋受力鋼筋;b為T形截面腹板厚度;h′f為T形截面高度。
簡支T形梁設計荷載取值可參考表1。

表1 簡支T形梁荷載參考值
豎向鋼筋能夠承擔彎矩產生的拉力,因此配筋率會直接影響簡支T形梁的抗彎能力。這是因為豎向鋼筋提供的豎向應力會減小梁橋截面內的主應力(對剪應力幾乎無影響)。
式中:σ為主應力;σy、σz為縱向和豎向主應力;τyz為剪切應力。
根據目前中小跨徑簡支T形梁的施工反饋,豎向預應力筋預應力損失比較大,這是因為簡支T形梁中的豎向預應力筋長度較大,導致錨固時的鋼筋回縮量大。此外,如果孔道內的水泥砂漿抗剪強度低或含水率高,會導致孔道內壓漿不充分,鋼筋的預應力在孔道內傳遞難度大,從而使預應力筋減小T形梁截面主應力的效果不明顯[4]。
同時,簡支T形梁的鋼筋配筋率不宜過大或過小。如果配筋率太大,混凝土在壓力作用下會率先壓碎破壞(超筋破壞),而預應力鋼筋還沒達到屈服點;如果配筋率太小,受拉區的鋼筋會發生屈服破壞,此時混凝土還沒有受壓破壞(少筋破壞)。合理的配筋率應當能確保受力鋼筋先達到屈服點,并在應力不變的情況下應變顯著提高,直到簡支T形梁的受壓邊緣混凝土出現塑性破壞(適筋破壞)。因此,簡支T形梁在設計時要控制構件的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
橋梁結構的含鋼量是指單位體積混凝土的鋼筋用量,不同結構的含鋼量存在較大差異,比如木結構含鋼量約等于0,混凝土構件含鋼量較多,鋼結構含鋼量幾乎是100%。簡支T形梁屬于混凝土結構,鋼筋是橋梁結構的基本骨架,直接影響其承載能力。簡支T形梁的含鋼量應該在合理的范圍內,然后目前橋梁含鋼量研究大多數是依靠大量工程經驗統計得到,理論成果較為欠缺。
簡支T形梁的含鋼量不宜過大或過小,含鋼量過大會使得橋梁截面面積過大,從而影響結構的經濟性。但是在簡支T形梁設計過程中,也不能盲目的減少構件含鋼量,要確保其承載能力滿足施工和運營的安全性。影響簡支T形梁含鋼量的因素有構件尺寸、配筋率、荷載大小等,其計算公式如下[5]:
式中:ε為含鋼量;Gs為鋼筋用量,kg;Vc為混凝土體積,m3。
為了準確分析簡支T形梁不同設計參數之間的關系,筆者以某公路簡支T形梁工程依托進行計算,采用的計算方法均參考《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15)。該公路簡支T形梁為兩車道,截面寬2 m,跨徑L和梁高h取變量。
通過對鋼筋混凝土簡支T形梁的受力特性分析,跨徑一般不大于20 m。增加梁高,混凝土用量增加不大,可以減少鋼筋用量,經濟性較好。計算橋梁跨徑與梁高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簡支T形梁跨徑與梁高關系
由圖1可知,簡支T形梁跨徑為8 m、10 m、16 m、20 m、24 m時,對應的梁高參考值為0.8 m、1 m、1.3 m、1.5 m、2.0 m。這表明簡支T形梁的跨徑與梁高基本呈線性正相關關系,即隨著跨徑的增加,梁高也要隨之增加,且增長速率基本保持不變。但是當跨徑超過20 m,梁高增長幅度驟增,此時應選擇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以滿足結構受力要求。這是因為提高簡支T形梁跨徑后,一方面需要增加梁高來改善正截面受力分布,提高其承載力;另一方面是為了保持合理的高跨比,提高橋梁結構的美觀性。
簡支T形梁含鋼量與其設計參數密切相關。筆者計算了在梁高相同的工況下,不同車輛荷載下簡支T形梁最小含鋼量隨跨徑、梁高的變化規律見表2。

表2 不同工況下簡支T形梁最小含鋼量
由表2可知,不同荷載等級下,各種高跨比的橋梁的含鋼量是不同的,但相差不大。在相同荷載條件下,隨著簡支T形梁的跨徑和梁高的增加,其含鋼量也不斷提高。
本文詳細探討了中小跨徑簡支T形梁的設計理念、設計參數及計算方法、不同參數間的關系,主要得到了以下幾方面結論:
(1) 簡支T形梁結構基本設計準則是技術先進、安全可靠、適用耐久、經濟合理,設計指標包括技術指標和經濟指標兩大類;
(2) 簡支T形梁破壞形式分為第Ⅰ類T形梁破壞和第Ⅱ類T形梁破壞,驗算極限承載力計算應先判斷截面類型;
(3) 簡支T形梁的配筋率和含鋼量都應在滿足基本使用功能,并控制其最大值和最小值;
(3) 簡支T形梁隨著跨徑的增加,梁高不斷增加。同時,在車輛荷載相等條件下,簡支T形梁的含鋼量與跨徑和梁高呈正相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