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強,許 杰,張 威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 汽車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出能夠面向社會生產、服務、建設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這類人才培養的關鍵就是職業技術,所以各個高職院校目前的教學核心都聚焦在學生職業技術水平的提升上,而技術水平提升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實訓操作,特別是汽車類專業這種工科專業,實訓課程是學生教學的重中之重。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指出,要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高標準建設職業本科學校和專業,鼓勵應用型本科學校開展職業本科教育。這首先體現了國家對職業教育的不斷重視,同時也意味著一些職業院校要往職業本科發展,他們的人才培養目標大大提高,需要培養出更專業、更全能的技術人才。一些應用型本科學校要開展職業本科教育,將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加大學生實習實訓實踐占比,充分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要求大大提高,學生實踐鍛煉課程的任務量大大提高。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等新興行業的發展、更新,對學生技能水平的全面性和豐富性要求也進一步提高,由此也增加了實訓項目的多面化,實訓課程課時量,實訓設備的數量和復雜度以及實訓難度。
陶宇奇對當前一些高職院校的汽車類專業實訓教學情況進行研究,發現實訓教學的開展存在著在進行實訓內容的選擇時,未考慮到相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水平等諸多問題,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實踐能力無法得到提升,進而導致輸送汽車行業高素質人才的途徑受阻。梁炫等分析了高職院校目前的實訓基地建設現狀,發現存在封閉式教學管理,內外循環不暢通,導致資源未能充分利用,實訓項目開發不足,校內實訓難以共享,造成資源閑置;部分實訓室僅起到觀摩展示或技能競賽的作用,使用率低;假期大部分儀器設備空置,未能發揮效能,經濟效益低等問題。王群等對目前高職院校實訓課程設計方面進行研究,發現存在著一定的短板:實訓模式設置老化,部分院校缺少創新理念與創新動力,教學方式方法持續多年未跳出固有模式,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產業產品不斷地豐富,固有守舊的實訓模式對學生技能的培養已經不能適應先進產力的發展需求。因此,傳統的實訓模式已無法滿足需要,采用創新性的實訓模式非常重要,而本文探索了一種汽車類專業自主開放互通式實訓模式,可以滿足汽車類專業實訓模式的設計、安排和使用等的要求。
關于自主開放互通式實訓模式的研究,張轉輝等分析了高職院校開放實訓室的現狀,基于“生產工況”設置實訓任務、基于“工匠培養”制定過程考核評價標準、“微視頻”指導實訓、分層次建立開放實訓室,有效提高了開放實訓室利用率和教學質量。卜燕紅通過分析目前開放性實訓室實行的現狀,提出開放性實訓室完善管理的建議,從而實現對高素質綜合人才的培養。王棟等從解決工程綜合實踐課程大規模實踐教學與個性化培養要求之間存在的矛盾切入,通過分層分類、豐富多樣的工業性實踐項目指導方法,以及虛實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法、科學的教學組織與督導評價方法的探索與實踐,提高了學生綜合實踐的主觀能動性和課程教學效果。杜希亮等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實訓室為例,將信息化技術運用于高職院校的實訓室建設,探索了一種開放型的信息化實訓室。儲茂祥等針對現有數字信號處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實驗教學無法滿足市場對DSP人才需求的問題,提出了自主式DSP實驗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定制實驗項目、自主設計實驗方案、自主搭建實驗電路與自主考核等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張軍林等發現傳統的校內實訓具有較強的封閉性,對機械工程實訓教學模式現存問題與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實施開放型的教學模式,基于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視角,提出了具體的對策,以促進開放型實訓教學模式的構建。
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自主性、開放性實訓模式的可行性和策略研究,而關于如何具體實現自主式、開放式實訓模式的實施方案研究卻很少,兼具互通式的實訓模式的研究幾乎沒有。
因此,本文在深度分析現有的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實訓模式的現狀后,探索了一種汽車類專業自主開放互通式實訓模式,分別從自主化、開放化和互通化三個方面介紹了其實施方案,此實訓模式能更好地利用汽車實訓資源、節省實訓時間、提高實訓效率、提升學生實習興趣等。同時也指出了此實訓模式實行的保證體系,從而為此實訓模式的順利實行提供了保證。由此為汽車類專業實訓發展探索了一種新模式。
以本校汽車類專業為例,目前本校擁有發動機臺架20臺,變速器臺架16臺,整車9臺,實訓車工位7個,汽車實訓室12個和汽車駕駛訓練場1個。在現有的實訓資源下進行汽車類專業實訓,存在著以下問題與不足。
如一個汽車類專業的實訓課程,共開設16學時,4個實訓項目,每個實訓項目約用時為4學時,180 min。在原有模式下,一個教師帶40人以上的班級,只能分5~8組實訓,因此,每個學生真正操作鍛煉的時間可能不到40 min,剩余的時間只能在實訓教室內等待,浪費了學生們的實訓時間,若是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甚至可能在實訓室內玩手機、聊天,影響學習風氣。
目前的實訓課程,都是課程安排在實訓教室里,但是實訓操作要在實訓車工位上,因此,有時不同班級的教師沒有在課前協商好各自的實訓工位,在同一時間段內進行實訓時,學生們要爭搶實訓工位;有時實訓室又沒有安排實訓課程,實訓資源處于空閑狀態。所以實訓資源是時而門庭若市,時而門可羅雀,利用不均衡。
學生都追求個性化教學,希望教學過程能有更多自己的選擇,他們在實訓任務選擇上也是如此,希望能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喜好和對不同教師授課方式的適應性等方面,選擇實訓任務順序和實訓教師,由此可以進一步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習效果。但是目前的實訓模式不具有自主性,沒有給予學生們適當的自由選擇,降低了學生們的實習積極性。
實訓鍛煉不是一次課堂上的操作就可以掌握的,在僅僅30分鐘左右的時間內完全掌握一項技能難度很大,所以很多時候,學生們在課后很想找空閑時間來再次操作練習,但是沒有教師的監督和指導,實訓室在課下不對學生開放,學生不能得到回火式的鍛煉,這既不能提高學生們的實踐技能,與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背道而馳,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今后實訓課程的開展。
隨著目前的職業教育發展和汽車新興專業的擴展,目前的人才培養目標是要培養出更專業、更全能的技術人才,學生需具備更多、更全面的技能知識。同時當代的“零零后”學生們興趣愛好更加廣泛,對未來職業規劃發展也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希望在本專業實訓課程之余,也接觸一些其他專業的實訓項目,從而讓自己成為更全能、更全面的技術人才。但是目前的實訓模式都是各專業獨自訓練,沒有給予學生選擇其他專業實訓項目的機會,不具備互通性。
為解決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實訓模式現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本文探索了一種兼顧時間、地點、項目和人員的自主化、開放化和互通化的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自主開放互通式實訓模式,現介紹其在自主化、開放化和互通化上的實施方案。
原有的實訓模式不具備自主性,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實訓要求。在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自主開放互通式實訓模式下,將把一個實訓課程分為多個項目,每個項目上又有兩名以上教師進行選擇,每位教師對應固定的實訓工位,對應兩個以上的時間段可供選擇,每個時間段均為兩個學時,每次只帶領八名學生進行實訓,在課程開始之初就告知學生。學生可以自己選擇每個項目的教師、工位和時間,其實施方案如圖1所示。

這種模式給予學生自主性,能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喜好、對不同教師授課方式的適應性等方面選擇實訓任務順序和實訓教師,由此可以進一步地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一個教師只負責八個學生,可以達到點對點的教學,從而保證實訓質量,進而提高學生實訓學習效果。這種模式還將時間段、工位、實習學生進行統籌協調,學生實訓完后就可以離開,也不會存在實訓工位的爭奪和大量的實訓資源空閑現象,既不會浪費學生的實訓時間,也能提高實訓資源利用的均衡性。
原有的實訓模式具有很強的限制性,只能讓學生在固定的時間進行實訓操作,不具備開放性。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并沒有完全搞懂實訓項目,想課下再次實訓操作。在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自主開放互通式實訓模式下,將在每周為學生們開放兩個以上的課下實訓時間段,每個時間段安排兩位教師,每個教師負責兩個課程的所有實訓項目,出于安全性和效率考慮,每位教師每個時間段內只能負責6名學生。同時,每個時間段的實訓教師以及教師負責的實訓課程可以重復,可根據當前實習課程的學習進度來安排,由此可以在有限的實訓教師數量下發揮更好的實訓效果。其實施方案如圖2所示。

原有的實訓模式不具備互通性,不適應現在更專業、更全能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當代“零零后”學生們多樣性的學習特點。在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自主開放互通式實訓模式下,將給予各專業學生有必修和選修兩項的實訓課程,選修的實訓課程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其他專業實訓課程,如汽車智能技術專業的學生,除了必修自己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中的實訓課程,還可以選擇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的二手車鑒定與評估實訓課程,學生互通在一起實訓。但出于實訓工作量和實訓效率的考慮,每位同學最多只能選修兩門實訓課程,也可以一門不選,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情況來定奪。其實施方案如圖3所示。

在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自主開放互通式實訓模式下,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實訓資源,克服汽車專業實訓過程中實訓時間浪費,實訓設備資源利用不均衡,實訓不具自主性、開放性和互通性等問題,同時提高學生實訓興趣和主動性,提高實訓效果質量。
為保證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自主開放互通式實訓模式能夠順利開展,需要相關的保證體系支持,通過探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點:
(1)網絡技術的支持。要想滿足學生自主開放互通式地選擇實訓課程,必須有一套網絡化的選課系統。現在的學生們都善于使用微信,所以需要開發一套微信小程序,由此既能方便學生們選課,也能方便教師和教務人員的處理,這就需要外部相關的網絡技術的支持。
(2)人員投入的支持。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自主開放互通式實訓模式下,教師上實訓課程時負責的學生們更少、更有針對性,雖然提高了實訓效果,但開設的實訓課程和實訓項目的次數也會增多,由此對應的教學工作量也會增多,這就需要加大人員在實訓課程上的投入。
因此,只有在網絡技術和人員投入得到支持,才能保證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自主開放互通式實訓模式順利進行。
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自主開放互通式實訓模式,通過其具有的自主性、開放性和互通性,將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更多的實訓機會和更好的實訓操作體驗,由此將更好地利用汽車實訓資源、節省學生實訓時間、提高學生實訓效率和提升學生實習興趣等,它將打破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現有實訓模式,更好地服務于當代學生的實訓課程,實現汽車類專業實訓的進一步發展,培養出更專業、更全能的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