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第七中學畢業典禮上,數學組的老師合唱改編版《孤勇者》,現場掌聲、吶喊聲不斷,堪稱整場最佳節目。12位數學老師分列舞臺左右,跟著屏幕上的歌詞唱歌。不過除了一位女老師發音標準之外,男老師幾乎都跑調了。
但是,網友根本不在乎這個,紛紛表示:“全是感情,沒有技巧。”“歌詞改得太真實了,數學老師的文采不弱于語文老師!”
“記得奇變偶不變,符號一定看象限,一正二定三取等,均值有條件”“有向線段直線圓,橢圓拋物雙曲線,數形結合的方法,一定不能忘”,改編版《孤勇者》中的這些口訣有沒有讓你想起令人昏昏欲睡的數學課?
想象一下,如果耳邊一直有蜜蜂扇動翅膀的聲音,你是不是想跳起來讓蜜蜂見識一下你的“迷人聲線”?在意大利,有一個養蜂人反其道而行之,他建造了一個奇妙的、簡易的,卻很新穎的小房子。
這個房子由杉木、樺木和玻璃組成,內部結構非常簡單,兩張單人床和一些存儲空間,外加一個水槽和一壺水。不過,外部裝備可謂是非常“豪華”,共有9個蜂箱在“外墻”上掛著,讓你可以在上百萬只蜜蜂的嗡嗡聲中“安然”入睡。
雖然這個房子缺乏舒適性,但四周特別建造的蜂箱絕對能吸引獵奇的游客,不知道是養蜂人的腦洞大,還是住進去的游客腦洞更大。
長江江豚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017年的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結果顯示,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僅約1012頭,比大熊貓還稀少。日前,在中國科學院水生所白鱀豚館,14歲的長江江豚“福久”成功誕下一頭雌性幼豚——“F9C22”,為長江江豚人工繁養群體帶來新的希望。
貴州平塘,“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于群山中靜靜仰望著蒼穹,洞悉星辰大海。截至2022年7月下旬,“中國天眼”已發現660余顆新脈沖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極大拓展了人類觀察宇宙視野的邊界。
近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宣布成功修復了兩具陶俑。其中,28號陶俑與秦陵出土的其他陶俑姿態都不一樣,呈仰臥狀,研究人員歷時9個月才完成修復。研究人員利用高精度表面三維掃描和紋理拍照技術,構建了28號俑表面和幾何形態的高精度建模,人們可以瀏覽三維模型,詳細了解28號俑的姿態和細節。
我們無時無刻都要保持一個高度警惕的狀態,所以說在訓練上,我們會比別人更加努力、更加認真。
很多知識來自科學,要讓公眾閱讀到我們的研究成果,要賦予更多人文的光輝與溫度,我們的閱讀才會更加通俗、公眾化。
要創造性破解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改革的重點與難點問題,逐步構建以學生成長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打造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校園育人生態,以素養為導向,五育并舉,為每一個孩子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竭盡全力。
括號里的內容才是重點,即把想炫耀的東西放在正文后面的括號里,表面裝作不在乎,實際上在炫耀。
有些人自律,但不完全自律。比如碰見奶茶或者蛋糕不會全吃光,也做不到完全不吃,只能靠著有限的自律能力控制自己只吃一點點。
指的是當你陷入尷尬局面時,為你挺身而出緩解尷尬,給你找臺階下的人。
日前,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聯合多地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簡稱網信辦),共同舉辦的2022“打卡中國·最美地標”網絡國際傳播活動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正式啟動。
2022“打卡中國·最美地標”網絡國際傳播活動邀請了來自各國的網紅博主,圍繞“長江文化、黃河文化、大運河文化、冰雪文化、民族文化”五個主題,在中國多個省、自治區選擇一批在當地有獨特性、在中外有差異性的文化地標進行線下打卡,通過網紅博主獨特的視角,向世界展示獨具特色、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促進人文交流,推動文明互鑒。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傳播局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最美地標”不僅是新時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集中展現,還是凝聚中國精神、彰顯中國自信的文化符號。他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各位網紅博主能用國際化視野、國際化表達,記錄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成就,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的、立體的、全面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