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冠平 周子雷

定海區人大常委會將集體資產監管從線下延伸到線上,進一步提高了人大對集體資產的監督效能。
隨著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設試點的深入推進,定海區人大常委會在調研中發現:鎮街本級集體資產數量龐大,但不同程度存在家底不清、權屬不明、監管不到位等問題。
根據定海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掌握的情況,全區11 個鎮街的集體資產可達數十億元。面對數額如此龐大的集體資產,人大又該如何作為?
2019年7月,定海區委出臺《關于建立區人民政府向區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實施意見》。自此,定海區各鎮街人大紛紛啟動對本級國有、集體資產的監督工作,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實踐,鎮街集體資產監督實現了從無到有,既破解了鎮街集體資產管理難題,也為鎮街人大管好“錢袋子”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021年,在各鎮街已基本摸清集體資產底數的基礎上,定海區人大常委會借助數字化改革東風,將集體資產監管由線下延伸到線上,協同財政、審計、鎮街等部門,積極開發人大鎮街集體資產監督特色應用場景,加強對鎮街土地使用、房屋使用、監督預警指標動態監測和實時監測,實現鎮街集體資產閉環管理、動態監督,進一步提高人大對集體資產的監督效能。
2022年初,鎮街集體資產監督應用場景正式上線運行。系統聚焦鎮街本級集體資產管理使用情況及效益監督,以財政資產管理核算軟件為基礎,以用戶及服務層、業務應用層、應用支撐層、數據資源層、基礎設施層為基本架構,梳理明確資產報表采集、重點資產分析、監督評議互動、資產報告展現和制度文件匯編5 個子場景。
“我們建設這個應用場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將‘賬外’鎮街集體資產納入監督重點,確保所有集體資產納入平臺,運作規范、資產不流失、價值不低估。”定海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主任周利軍介紹。
在系統開發過程中,各鎮街第一時間成立資產清查專班,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對已調查資產進行合理化價格評估,包括下屬房屋、土地面積等進行資產評估,并登記造冊,納入鎮街集體資產監督應用。
全區8 個街道和3 個鎮全面開展集體資產清查,基本摸清各自“家底”。據系統顯示,全區11 個鎮街本級共有國有、集體資產總額54.11 億元,其中,國有資產占比不到30%,在對現有集體資產進行清查基礎上,通過查漏補缺、登記造冊、申辦補證等方式,進一步充實和完善集體資產數據庫,實現業務數據全量歸集入庫,打造集體資產“數據倉”,為動態管理集體資產、盤活存量資產打下基礎。
“目前,我們街道的集體資產基本都登記在冊,做到了無遺漏、全覆蓋。”定海區人大小沙街道工委主任王裕通說,人大小沙街道工委專門抽調人員成立街道本級集體資產監督小組,通過運用應用場景的重點資產分析、監督評議互動等功能,監督發現多處閑置資產年久失修,屬D 級危房且使用價值低,在報街道黨工委同意后,督促政府不斷探索新型出租模式,從而進一步提高集體資產的利用率。
據統計,自系統開發測試以來,已導入相關數據2300 余條,報表錄入率達100%,同比、環比資產比對數據量達100%,預警測試推送率達95%,預計試運行用戶數達600 余人。曾經僅僅停留在感性認識層面的代表履職,變成了一個個鮮活的數據。
從最初的11 個鎮街分散式的監管平臺1.0 版本,到全區一碼集成的2.0 更新版,在一次次的迭代升級中,定海區人大常委會以數字化改革作為“船”和“橋”,逐步破解以往鎮街集體資產存在的家底不清、權屬不明、監管不到位等問題,打造集監督、預警、分析于一體的鎮街集體資產監督應用場景。
“依托資產報表采集和報告展示功能,鎮人代會聽取、審議鎮本級集體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借助大數據分析匯總和拓寬信息來源渠道,實現精準審議。”
“建立每年一次的資產清查制度,街道議事會每年聽取街道本級集體資產清查及管理情況,人大工委通過監督評議互動,晾曬問題清單,促進整改到位。”
……
在定海區人大常委會召開的全區基層人大工作會議上,部分鎮街人大就集體資產監督工作作了交流發言。
定海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林劍彪表示,接下來,定海區人大常委會將繼續塑造變革、攻堅突破,推動鎮街集體資產監督和基層單元建設雙向發力、迭代升級,打造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定海“金名片”。